分享

干细胞一周资讯(11.05-11.11)

 华科同济干细胞 2022-11-12 发布于湖北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最新资讯,你关心的健康问题都在这里!

01.北大研究团队的重要发现为肝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11月9日,北大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大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BIOPIC)张泽民团队、北大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紧密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研究论文。该论文首次报道了肝癌“免疫微环境”的5种类型,并就其中一种类型深入研究,揭示出了部分中性粒细胞在癌症免疫中的负面作用,为肝癌治疗、乃至癌症治疗带来新希望。

02.DNA条形码揭示癌细胞逃避免疫能力

新研究发现,一些癌细胞可部署并行机制来逃避免疫系统的防御,而且能抵抗免疫治疗。通过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活动,并阻碍免疫系统标记肿瘤细胞,乳腺癌细胞能够复制和转移。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研究人员使用了标记有已知DNA条形码的小鼠乳腺癌细胞,从而能看到更具侵略性和抵抗力的细胞来自哪里,DNA条形码使他们能追溯到原始细胞,看它是增大还是缩小。

03.我国学者证实NK细胞输注可以抗衰老

上海长征医院输血科、上海交通大学免疫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在《Frontiers in Immunology》上发文,首次从数据层面证实了自体NK细胞输注能显著缓解T细胞衰老、衰竭,抑制关键成分SASP(衰老相关分泌表型)的有效方法,特别是针对免疫系统,衰老可以通过NK细胞输注让其向更年轻的方向发展。

04.干细胞是未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基于对间充质干细胞的疗法给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带来了变革。国内已经有2款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IND获得临床默示许可,治疗脑卒中的一条全新道路正在打开。一篇系统综述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接受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后相较于—般传统保守治疗有更好的预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受损,表明干细胞具有强大的神经组织修复功能。干细胞治疗方法是未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发展方向。

05.世界首例“人造红细胞”用于人体试验

据多家英媒报道,当地时间11月7日,英国正在开展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试验,首次把实验室培养的“人造红细胞”输入人体。这项“人造红细胞”研究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剑桥和伦敦的研究人员以及NHS血液和移植中心共同进行,重点是培养红细胞,其功能是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身体其他部位。研究人员表示,这将显著改善患有血液疾病和稀有血型患者的治疗。

06.新发现的蛋白质可重新编程心脏肌肉细胞

研究发现,一种帮助神经元发展的蛋白质也具有将疤痕组织细胞重新编程为心脏肌肉细胞的功能。研究人员在令人兴奋的细胞重编程和器官再生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的发现可能对未来受损心脏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用于直接细胞重编程的主要转录因子不一定只针对一种目标细胞类型。

07.TCR-T治疗实体瘤客观缓解率提升至52%

Adaptimmune Therapeutics公布了其在研T细胞受体(TCR)细胞疗法ADP-A2M4CD8在1期临床试验SURPASS中的最新数据,试验针对卵巢癌,尿路上皮癌和头颈癌等MAGE-A4表达较高的实体瘤。相较于9月份在ESMO上公布的数据,单药治疗以及联合给药的客观缓解率(ORR)均有所上升。

08.通用NK细胞联合疗法2期临床ORR达100%

临床阶段的肿瘤免疫学公司Affimed公布了其通用NK细胞疗法与NK细胞衔接器AFM13联用治疗难治性CD30+淋巴瘤的最新临床数据,该结果将在2022美国血液学年会上发表。数据显示,在接受2期临床推荐剂量治疗的所有13名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100%,完全缓解率从接受第一疗程治疗后的38%提高到两个疗程后的62%。而此次虽然新招募了11名患者,但2期临床推荐剂量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从62%提升到了70.8%。

09.上海计划2024年细胞治疗产业规模达100亿元

记者从召开的《上海市促进细胞治疗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4年)》媒体通气会上获悉,上海将以打造细胞治疗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增长极为主线,着力强化原始创新、临床转化与产业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促进细胞治疗领域科技创新新范式和产业发展新模式,有力推动上海细胞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4年,上海细胞治疗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显著增强,临床研究和转化应用明显加速,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产业能级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