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不语〗南宋的战力

 陈德龙k60ofaux 2022-11-12

图片

蒙古横扫欧亚大陆,在半个世纪内,灭掉40多个国家,征服700多个民族,征服的土地一度超过4500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多国家,谁能想到抵抗最久的,竟然是由因“靖康耻”被迫南渡,由“投降派”宋高宗创立的南宋。蒙古征服西辽、花剌子模分别用了1年多时间,征服罗斯联盟用了5年,征服波斯和阿拔斯阿拉伯用了8年,征服西夏用了10年,征服金朝用了22年,征服南宋却用了45年之久。

1234年,蒙古和宋朝联合灭金,随后就因争夺地盘,盟约破裂。1235年,窝阔台召集诸王大会,决定对南宋开战,由他本人亲自负责,可见重要性更在西征之上。从此,蒙古开始大规模进攻宋朝,几乎每年都有大战。蒙军指挥官不乏张柔、兀良哈台、汪德臣、汪良臣、史天泽等大将以及一些显贵皇子,甚至还有蒙哥大汗御驾亲征,却直到1276年才攻破宋都杭州,1279年才完全灭宋。看过《神雕侠侣》的都知道,连蒙哥大汗都战死在钓鱼城下。宋朝的战力,真令人“刮目相看”(时下流行语)。

国无敌国者国恒亡!南宋之所以能抵抗蒙古45年,是因为与金朝这个不共戴天的死敌对峙了100多年,期间虽然两次达成和议,累计有60年左右的和平光景,但“靖康之难”的耻辱和恐惧始终萦绕不去,南宋的军备从未像北宋那样松弛,战力得到充分锤炼。1127年的“靖康耻”,金军长驱直入,轻松灭掉北宋。从军事角度来看,金军其实是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其之所以敢走险棋,毕其功于一役,一大原因是宋金以“海上之盟”夹攻辽国时,北宋拉胯的战力完全暴露在金人眼中。与女真相比,辽国是不折不扣的文明之邦,甚至在典章制度、社会风貌等方面,比宋朝更像唐朝。撕毁与辽国缔结的“澶渊之盟”,选择与刚刚告别原始状态的野蛮人共舞,北宋的灭亡,可谓自作孽不可活。力主联金灭辽的童贯等人,确实是大奸臣。

与金朝对峙的107年,是充分展现南宋战力的历史舞台,“靖康耻”时期,金兵乘胜追击,宋高宗一度逃到海船之上,但数年之后便可对金兵形成有效的防御,赢得长期稳定的偏安之局。兹整理度过最初的危局后,南宋和金朝最重要的20场战役如下:

11133年饶凤关(今陕西石泉)之战,王彦、吴玠收复金州。

21134年仙人关(今陕西凤县)之战,吴玠、吴璘收复凤、秦、陇诸州。

31140年顺昌(今安徽阜阳)之战,刘錡击败宗弼。

41140年河池(今甘肃徽县)之战,吴璘收复扶风。

51140年郾城(今河南漯河)之战,岳飞收复颍昌、洛阳等地,几乎生擒宗弼。

61141年店步(今安徽合肥)之战,杨沂中击败宗弼。

71141年剡家湾(今甘肃天水)之战,吴璘以迭阵法击败金军。

(注:1141年,宋朝以军事胜利促成“绍兴和议”,此后二十年无战事。)

81161年采石(今安徽马鞍山)之战,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大举南征,被虞允文击败。

91162年吴璘收复秦、陇、大散关等十三州及镇戎军等三军,次年因奉令班师,被金军背后袭击损失惨重。

101161年唐岛(今山东青岛唐岛湾)海战,李宝全歼十余倍于己的金军水师。

111162年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之战,魏胜击败金军。

121162年蔡州(今河南驻马店)之战,赵撙守城击退金军,汲端率200骑兵反复冲击金军阵地,迫使金军推走,宋军仅阵亡2人。

131163年宿州之战,宋将李显忠收复宿州,旋即溃败。

141164年楚州(今江苏淮安),金将布萨忠义攻宋,楚州知州魏胜战死,楚、濠、滁等州失陷。

(注:1164年,金朝以军事胜利促成“隆兴和议”,此后四十年无战事。)

151205年秦巩(今甘肃天水一带)之战,宋军兵扰秦、巩二州及定远等,被金军击退,引发四川吴曦叛宋降金,称蜀王。

161206年韩侂胄撕毁“隆兴和议”,大举北伐,被金军击败,宋宁宗杀韩侂胄求和。

171206年六合(今江苏南京)之战,毕再遇击败金军。

181217年襄阳之战,孟宗政、扈再兴击败金军。

191219年枣阳(今安徽怀远)之战,李全、孟宗政、扈再兴等杀金军三万,金军主将单骑逃走。

201233年银葫芦山(今河南汝阳)之战,孟珙击败金军,降其众七万。

只看上述资料,南宋对金朝的胜率居然达到九成,简直是碾压秒杀。实则不然,宋金对峙,基本上维持了势均力敌的态势。前期南宋一意求和,以战场上的胜利作为和谈的筹码。后期在完颜亮南征失败后,南宋渐有优势,在陇西、黄海均取得重大胜利,改由金朝积极求和,也以军事反制作为和谈筹码。相对于在江淮荆楚方面的拉锯,南宋在陇、陕方面的表现更为优秀,但无论在哪一线,都是防御强于出击。金朝对南宋也是如此,主动出击往往被宋军遏制,防御却多能令宋军铩羽而归,完颜亮南征和韩侂胄北伐,都举倾国之力主动出击,皆以失败告终。

南宋初期涌现一批抗金名将,有后来被追封“七王”者,即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此后也名将辈出,如魏胜、余玠、虞允文、毕再遇、孟珙、吕文德、吕文焕等,都有显赫战绩。南宋军队的装备虽有短板,如因为缺少马匹,无法装备蒙古那样的重骑兵,但“神臂弓”“步人甲”以及早期火器的装备,加上依托壕沟堡垒的密集阵型,足以使南宋军队成为当时全世界最强的重步兵之一。但这样的军队,依然不足以主动出击。防御和进攻是两码事!

战力和战略也是两码事!诸葛亮“隆中对”提出从汉中和荆州两路出击,可消灭曹操。南宋相当于坐拥蜀、吴两国之地,在陕陇、荆襄、江淮三线都有战力超群的名将,完全具备了“隆中对”设定的条件,相当于刘备、关羽、孙权三路并进,却也只能和金朝维持均势。除韩侂胄北伐外,三条战线都有过一些试探性进攻,皆铩羽而归,可见“隆中对”的可操作性并不强。不过,蒙古为灭宋采取的战略,却有点像反向的“隆中对”,忽必烈率军长途奔袭灭掉大理,形成对南宋的夹击之势,最终取得胜利。南宋不是没有战略性的防御部署,最终却输给了蒙古的战略性进攻,战略落地,大局已定,这不是只靠军队的战力可以改变的。据说“七七事变”后,蒋介石、陈诚等人为避免日本像蒙古灭宋那样先取四川然后顺江东下,则中国将失去大后方,“持久战”也就无从谈起,所以才在上海主动出击,将日军导向淞沪会战,日军强大的战力就此陷入泥淖,这就是战略的作用。

南宋一方面以强大的战力抵御外侮,一方面以瓷器、丝绸、茶叶等“高科技”产品大量赚取海外财富,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之一。但偏偏生不逢时,前有女真这匹狼,后有蒙古这只虎,战力虽强,最终还是在饱受折磨后惨遭灭国,而且是中国首次被异族完全灭国,故被后世标上“弱宋”“亡天下”的恶名,这是很不幸的。如果南宋的敌人不是世界有史以来最强的征服者蒙古,如果蒙古没能先攻占大理和四川,而是像金朝那样从北向南进攻,我认为以南宋的战力,还可以坚持很多年,也许能撑到蒙古(蒙元)崩盘的时候,“天下”或可不亡,文明不会异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