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闭环思维才靠谱,到底什么是闭环思维?

 12345csdms 2022-11-12
原创 韩斌斌HN 杏林数豆者 2019-11-14 22:10

最近,朋友圈一篇微信广为流传——“一个人是否靠谱,闭环思维很重要”。上周,听了几个讲座,老师们不约而同的把“闭环思维”当成干成事的必选项。那么,到底什么是闭环,什么是闭环思维?

什么是闭环?

闭环,也叫“闭环结构”、“反馈控制系统”,是将系统输出量的测量值与所期望的给定值相比较,由此产生一个偏差信号,利用此偏差信号进行调节控制,使输出值尽量接近于期望值。

------来自百度

和“闭环”相对应的是“开环”,也叫“开环控制系统”,意思是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当前控制的系统。

------来自搜狗

可见,开环和闭环的区别主要是——反馈,而反馈决定了整个系统能否不断的改进,以接近系统预设目标。

下图可以直观的表现出两个系统的不同:

图片

什么是闭环思维?

所谓闭环思维,是指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养成及时反馈结果、将行为结果和预设目标比对并基于差异不断优化行为的思维习惯。

根据目标制定和任务的实施者是否一致,可以将闭环活动分为两类:一类是他人制定目标自己执行,一类是自己制定目标自己执行。两类活动中闭环思维的内涵略有差别。

图片
图片
图片

如何养成闭环思维?

首先要做好“PDCA”循环

第一,明确目标。到底该项任务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要在目标值、标准、时间节点等方面都形成共识。

第二,及时反馈。反馈的内容包括任务里程碑、任务完成情况、执行差异。反馈的对象包括目标的制定者、任务的发起者,还包括任务的协作各方。这点在工作中很多人会忽略,而反馈与否直接给人“靠谱”或者“不靠谱”的印象。制定者和发起者往往是上级领导,忽略反馈的结果会让行动效果打折扣;协作方是平行单元,忽略反馈会影响彼此的信任和团队间的合作。如果任务周期比较长,过程中的定期反馈也是必要的。

第三,分析差异。为什么结果和目标有差异?是一个因素还是多个因素引起的?是输入不足还是过程效率不够?

第四,不断改进。根据差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并继续跟踪行为结果,持续进行分析,不断优化措施,直到接近目标。重大的方案修订和计划改进在事实之前也需要及时反馈,有时候还需要获得授权。

第五,如果是自己设定的目标值,一个任务周期完成之后,还要对目标进行分析——目标值制定的是否合理,偏高还是偏低?对于人生的大目标而言,这个目标有意义吗,是否需要修订内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其次要做好过程中的“闭环”

所谓过程闭环,是指行动方案、工作流程、机制设计要环环相扣,没有断裂,没有开口,一旦启动,就像坐上了轨道交通,只能到达预设的目的地。这对多部门、多岗位协作的工作尤其重要。过程闭环的有效措施是画流程图,用流程图清晰的展示工作的步骤、先后顺序、环节之间的联系。

对于第二类活动,自己制定目标、自己完成计划,过程的闭环倒不是很重要,可以随机一些。

图片

闭环思维的局限性

闭环思维对于提高系统效率,提高组织执行力,加强个人自律无疑都很有用。但是,我们要明白,闭环思维是基于单一目标的小系统循环,而我们所处的世界却是多样的、非结构化的、互联共生的大系统。因而,闭环思维也有它的局限性——过于封闭的系统、咬合紧密的执行链条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创新能力、限制个体活力,尤其在大的系统发生巨变的时候,小的系统也需要重构。

事实上,历史上很多发明和创新,譬如橡胶、糖精、万能胶、微波炉、心脏起搏器等的发明,都是实验系统之外,试验者的无心之失。而在艺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艺术家往往都是思维发散、行为无常,看起来很不靠谱。眼下,在有些领域,已经开始把“开环”当成新思维、新模式、新任务。

2018年,马化腾提出,腾讯要改变互联网公司固有的闭环思维,从闭环到开环再到开放,为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合作者“去中心化赋能”,促进每个合作者最大程度的创新。

2015年,斯坦福大学启动“开环大学”计划,打破过去学生选择、学制安排、学科设计、校友互动等方面封闭的、结构化的教学模式,试图建成一所使命驱动、入口丰富、学生多元的有活力的、开放式的大学,为人才的培养和成长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