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大山里藏着最后的匈奴部落,已传67世,有着神秘奇特的风俗

 王浩然 2022-11-12

说起匈奴,我们自然而然的会想遥远的汉朝,因为中原汉族与匈奴部落最激烈的正面交锋就发生在汉朝。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匈奴”早已变成了尘封在历史书上不再出现的文明?其实不然,“匈奴部落”离我们并不遥远,在安徽大山里还藏着最后的匈奴部落,已传67世,他们住在安徽南溪古宅,有神秘且奇特的风俗。

01从蒙古大漠到皖南山寨

虽然我们都没有真正见过匈奴族人但一旦提到匈奴族我们就会想到骁勇善战的性格,结实强壮的肌肉和疾驰飞奔的军马,因为匈奴人的剽悍程度在整个中华民族历史上都赫赫有名。

江南水乡里长不出马背上的射手,匈奴人发源自塞外的蒙古地区。中原地区土地肥沃、资源充足这些都令匈奴族首领非常羡慕,他们屡屡侵扰边疆也让封建统治者们烦不胜烦。

公元前215年,新生的大秦帝国靠着勇猛的将士们将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到了秦末汉初时匈奴再度来犯并控制西域,对西汉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等到汉武帝前期,匈奴被汉军击败,退出漠南。

此后的许多年里匈奴分裂成许多分支,有的分支向中原王朝俯首称臣而有的分支则继续来犯边疆,虽然匈奴首领始终没忘记入侵中原但中原统治者从未让匈奴人得逞过。

常年觊觎中原土地的匈奴人不仅没能占领中原大陆还把自己本族的生活搞的一团糟。因为匈奴首领常年征战在外导致了部落内生产水平急剧下降,匈奴人连生存都成问题,最后也是逐渐衰微。但是衰微并不意味着灭亡,匈奴人有自己生存根基,匈奴的祖先们率领剩下的族人,从不同的地方退居到山寨之中,自那以后,他们不再发动战争侵扰中原。

我们今天要讲的这支匈奴部落为躲避“唐朝黄巢之乱”而来到的皖南大山,自从在这大山里定居后他们就再没出去过。因为大山的闭塞,他们很少与外界来往,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才保留下了这支中国最后的匈奴部落。

02古色古香的生活环境

匈奴部落因为逃避战乱来到了大山深处,为了躲避战乱,他们在村口修建了独特的“陷阱”,这个陷阱就是村口的“三把锁”,“三把锁”其实是三道桥,这三道桥暗藏杀机,不了解其中规律的闯入者可能会命丧此桥上,战乱结束后,“三把锁”变成了实用观赏主义的桥。

南溪古镇的入口不止有“三把锁”还有一棵古樟树,这树从匈奴人迁到此处时便栽下了,一千年来,这树的年轮越来越宽见证的村民故事也越来越多。如今“三把锁”和“千年古樟”都变成了南溪古寨吸引游客前来拜访的景点。

站在桥头的千年古樟下从街头望向巷尾,你会看到大量的徽派建筑,这些建筑明明都是青砖白瓦但又个个不尽相同,细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有着江南风情的建筑其实不失匈奴族人的个性,有的门户上插着豪放的旗帜,有的墙壁上面的印着绮丽的花纹。

南溪古寨内的老设施也保留的非常完好,村中修建了大大小小供人玩乐的园林,这些园林的格局非常优美,深处大山里的南溪古镇空气条件也是得天独厚的宜人,整体看来,南溪古镇俨然一种室外桃园既视感。

03原生态的风俗习惯

南溪古寨中有80%的人姓金,古寨中的匈奴人一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与汉族通婚,所以不姓金的村民古寨大都是汉族媳妇。因为始终没有被外来文化改变古寨中的习俗还沿袭着当初进寨时的传统。

作为最后一支匈奴部落祭祀,南溪古寨的村民们仍保留在祭祀的习俗。其实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汉族都有祭祀的习俗,与汉族不同的是,匈奴部落把每年农历的八月三十一定为祭祀日,每到这个日子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聚集在大成祠里。

大成祠是山寨里最庄严的祠堂,占地前后三进,堂内共有100根柱子,祠里供奉着匈奴祖先的画像,他们是匈奴王休屠王后裔所以大家希望通过祭祀祖先休屠王来驱邪祈福、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说到“五谷丰登”,其实南溪古镇的祖先刚到这里时并不是以农业为生,他们先是在森林狩猎为生,后来开山种杂粮,再后来才有了如今用来养活整个村庄的良田。祭拜与祈祷环节结束后,南溪古寨的村民们就是围绕在大成祠的空地上载歌载舞,不只是在重要的农历八月三十一号跳舞,每个月祠堂里面都会举行两到三次的固定聚会。

聚会的时候,村里的男女老少都会穿上匈奴族保留下的传统民族服饰,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说到兴起时,他们会在中间会穿插着一些舞蹈表演。这些舞蹈大多奔放有力,很好的表现出来匈奴族的特点,如果游客在这个时候进入南溪古镇一定会被他们的习俗吸引。

不仅有独特的祭祀仪式,匈奴族庆祝丰收的习俗也很有趣。每到插秧季节,当村民只剩下最后一块田的时候,他们就要举行独属于他们的庆祝仪式,他们会把会把田里的泥巴往田地东家身上拍打,这就是村寨的传统--“糊仓”,寓意稻谷满仓。

04结语

面对原住民越来越少的古村落,如何激发起本地人对文化继承的积极性俨然变成了一个大问题。

不只是南溪古寨,越来越多保留原始风茂的文明也在遭遇这样文明危机,怎样保护这些受众面不广的文化已经变成了目前整个社会需要一同探讨的课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