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雨天,孔子、老子、佛佗会说些什么?

 金苹果6 2022-11-12
当孔子、老子、释迦牟尼相遇,他们会聊些什么?这是第一篇。今天的场景变一变,不再是梦而是雨。
子虚大陆突降大雨,孔子、老子、佛佗在乌有酒楼的檐下避雨。乌有客栈老板为人好客,见有避雨者皆请见堂来。老板见人群中的三人非一般,将其三人迎见二楼雅座休息,清茶供奉。
坐定之后,老子看向远方说暴雨不终朝,雨终有停息之时。天地无言而民自化。天一下雨,人就自动打伞,不需要上天来教。如果侯王能懂这个道理,天下哪有治不好的地方。
人在天地之间是无法左右刮风下雨,日升日落,自然顺道而为之才是最为上策的。出门要看天气,下雨天要带伞,不带被雨淋,此为天道不假也。

Image

雨很急,有些带伞,有些没有带,街上乱成一团,还有奔跑发生碰撞的事故发生。孔子看着街道说:要是有伞帮忙遮盖没伞的人,这样街道被雨淋的人就少很多了。要是有伞之人将伞合起来形成伞廊,天下人就算下雨天也不会被雨淋了。
你看那个撑大伞的人,明明可以帮助遮盖旁边没带伞被雨淋的人,他就是视而不见,真是人心不古,唉。我一定要让天下人学会伞的礼仪,先收一些学生,让这些学生再去教学生,时间久了,人们一定能学会伞的礼仪,天下人下雨天就不会被雨淋了。
很快暴雨停了,三位圣人走出酒楼,各走各之道,各行各之路。
Image
此时酒楼不远处有一个刚才因为避雨发生事故而摔倒的老百姓。
佛佗轻步向前,合十安慰老百姓以减轻他的痛苦,然后轻语:痛吗?
老百姓:痛。
佛佗:因何摔倒?
老百姓说:下雨天没带伞,跑太快,路太滑,跟人撞了,摔倒了。
佛佗说:没带伞是因,摔倒是果。即知果,又知因,悟性不错。
若你知因必有果,坦然受之,其心不动,则不会奔跑,再结因果,自不会受此苦楚。
Image
老子看到整个世界,孔子看到人与人的相处,佛佗则在帮助个人觉悟。为什么儒、道、佛三家可以融合,而不像西方出现的十字军东征这样的历史事件呢?
因为道给了我们视野,儒给了我们在社会上生活的准则,佛则解决了我们的困惑,顺天为道,执事为儒,悟空成佛,三家融合正好构成一个人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这是从用的角度,所谓的用即功用,功利。
功用和修行是两回事,一则功利,一则正心。
若有人说自己精通儒道佛三家,在我看实为虚妄语也!
儒、道、佛三家终是一样,然各行各路,人之精力有限,穷一生进一家能达道已属不易,为何要走三条路?
此为贪而好名也,实为知晓功用而非精通也。
修行之时择一家而从之,缘也,怎么可能三路皆走之反常之举,故王阳明最终择儒而行之,其弟子萧惠问佛道之好,王阳明正色道:向汝说圣人之学简易广大。汝却不问我悟的,只问我悔的。

最近不知道写什么,似乎该写的都写了,感觉没什么好写了,欢迎提供写作问题,感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