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在三伏,冷在三九”,今年哪天开始“数九”?什么时候最冷?

 老顽童藏书阅览 2022-11-12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是妇孺皆知的一首《数九歌》,其概况的就是整个冬季的变化过程。“数九”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其具体兴起于何时已经不得而知了,但是从古至今它一直是在民间口口相传。

如今立冬节气过去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正所谓“热在三伏,冷在三九”,那今年什么时候才开始“数九”呢?什么时候最冷,今年过年的时候又是几九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数九”?

“数九”也叫“冬九九”,它是在古代民间流传的一种用来计算寒冷冬季和春暖花开这段时间的一种方法。

在古代的时候冬季是非常寒冷的,而且到了冬季的时候农民也没什么事做,一般都是在赋闲在家的。可是漫长的冬季如果没事可做的话,日子也就没有了盼头。

于是有人就发明了一种既能计算时间,又能打发无聊又漫长冬季的方法,也就是“数九”,以此来帮助农民度过这段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光。

而之所以把它称之为数九,是因为它也和“九”这个数字有很大的关系,在古代的传统文化中,认为“九”是一个“极数”,比如古代的帝王是“九五之尊”。

而同时九还是“至阳”之数,也就是最大的数字了,“至阳之数”的累计就是最大数了。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也是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取到真经的。因此经历过九九八十一天以后寒冷也就到了尽头,意味着寒去暖来,春天也到了。

这也是古代民间“数九”习俗的由来和为什么“数九”而不是“数八”或者“数十”等。

如何“数九”?

关于“数九”古人根据长期的经验也总结了一套方法,它就是“夏至三更数头伏,冬至逢壬便数九”,也就是说夏至节气后第三个“庚日”就入伏了,而冬至节气后第一个“壬日”就开始数九了。

所谓“庚日”、“壬日”都是古代干支纪年法的一种表达,古人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结合,就是用来计算年、月、日的方法,一般都是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带上一个地支中的字,这样就构成了一对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开始,那么地支“子”字开始顺序组合,就可以得到“甲子”,以此类推就是60个组个,也就是六十为一个循环,以此循环下去。

因此“数九”就是以冬至节气以后所出现的第一个“壬日”开始,以此作为寒冷的开始。以后每九天为一“九”,即第一个九天叫“一九”,第二个九天叫“二九”,以此类推直到“九九”就是八十一天,之后就天气暖和了。

由于数九是从每年冬至后第一个壬日开始的,而壬日在每年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因此数九在每年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也不同。

现在很多人都是从冬至节气这天就开始数九了,这样每年“数九九”的具体时间是固定的,每个“九”都固定在冬至后第9天、第18天、第27天……但这种“数九”方法是错误的。

几九最冷?

关于几九最冷,不用笔者说很多人也应该知道,那就是在“三九”期间,因为有农谚“数九寒天,冷在三九”,而且《数九歌》中也说了三九、四九冰上走,可见这个期间是最冷的。

至于为何是在三九期间最冷,而不是在冬至节气的时候,何况冬至节气到 时候白天是最短的。这主要是因为冬至节气以后,虽然白天逐渐增长了,可是其增长的速度却很缓慢。从冬至到“三九”这一时期,平均每天只增长约一分钟。

但这个时候地球白天吸收太阳辐射的热量,到了晚上又会散发出去,并且是白天吸收得少,到了晚上释放的热量多,如此一来地温会继续下降,等到三九、四九期间的时候才达到最大值了,因此这个期间是最冷的。

同时在“三九”前后,西伯利亚地区的冷气团也发展到极为强盛的阶段,强冷空气的频频入侵也是造成气温低的原因之一。

因此按照“冬至逢壬数九”的计算方法,今年的冬至节气是在12月22日,而第一个壬日是12月25日,当天是腊月初三(壬子日),因此也就是 从这天开始数九,意味着冬天就是从这天开始的。

如此一来“一九”是12月25日-2023年1月2日,“二九”是2023年1月3日-1月11日,“三九”是1月12日-20日,“四九”是1月21日-1月29日……

这样也就看得出来了,今年最冷的时候是在三九、四九期间,也就是在一月份的中下旬这段时间。而且2023年春节是在1月23日,这个也是在四九期间,马上就要五九了,看来春节前夕是比较冷,而后半部分则比较暖和了。

结束语

数九是古人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利用自然界的一些生态反映和天气征兆的经验总结,因此是具有相当大的科学性,也就是说它的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这也是为什么它一直盛行不衰,广泛流传的原因。

好了,关于“数九”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你认为今年冬季是偏冷,还是偏暖呢?也欢迎大家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