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隐形的生命线“输液港”

 银缕一瞬 2022-11-12

 

 背景

 图片

很多长期输液的患者常会担心反复扎针会造成手肿、淤青和疼痛,尤其一些肿瘤患者经常需要化疗,化疗药物中包含发疱性药物和刺激性药物,静脉渗漏后可能会引起严重的、持续性的组织损伤和坏死,或可引起注射部位或沿静脉的疼痛,伴有或没有炎性反应,可能会导致沿静脉的硬化和色素沉着、灼烧感、红疹等,因而被禁用于外周静脉途径给药。今天,带您了解一下“温柔”的输液港,帮您解决反复扎针手肿漏液等困扰。


输液港可用于输注各种药物、补液、营养支持、输血、采血等。

输液港包括一个导管和一个港座,外接一个蝶翼针。医生会通过一个小手术将港座和导管埋置在患者的左侧或右侧胸壁下,导管的一端连接患者的中心静脉,另一端连接于输液港,这样便可以将药物直接输注于中心静脉(见下图)

图片

01

什么是输液港?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implantable venous access port, IVAP,简称PORT),是一种埋入体内供长期输液的装置,可用于采集血标本、输血、化疗药物的输注,可可有效防止化疗时药物外渗等原因造成的不良反应。 

输液港就像一个用于静脉输液治疗的“港口”,通过这个“港口”,可以将各种药物、营养液、血液制品输入到中心静脉。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叫注射座,埋置于皮下,顶部由可以耐受反复穿刺的硅胶材料制成;另一部分为不透X线的硅胶导管,头端连接在输液座,末端留置在中心静脉内。
  输液港的植入,既可以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降低感染风险,又可以将各种药物直接输注到中心静脉,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还可用于血样采集。长期使用总体费用不增加,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是目前恶性肿瘤化疗、长期肠外营养治疗患者的最佳方式。
输液港,临床上也称为PORT,是为了减轻药物对患者血管刺激而置入体内的专业输液装置。

图片


它分为三部分:无损伤针、置入静脉的导管、埋藏在皮下与输液针连接的注射座(港体)。注射座连接插入大静脉的导管形成长期血管通路,发挥类似港口的作用,故称作“输液港图片
图片

图2 静脉输液港体及导管

图片

图3 锁骨下静脉输液港示意图

图片

图4 静脉输液港使用原理图

02

输液港的适用范围?



1.需长期或重复静脉输注药物的患者

2.注化疗药物的患者;

3.TPN及其他高渗性液体输入;

4.其他静脉治疗如输血、抽血、输入抗生素

03

输液港的禁用范围?



1.任何确诊或疑似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的患者;

2.患者体质、体型不适宜植入式静脉港;

3.确定或怀疑对输液港的材料有过敏的患者;

4.经皮穿刺导管置入法禁忌症:严重的肺阻塞性疾病、预穿刺部位曾经放射治疗、预插管部位有血栓形成迹象或经受过血管外科手术。


04

输液港用于癌症化疗的优势?




1.减少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难度,每次穿刺可用7天,不用每天忍受扎针的痛苦。

2.维护方便,一般每个月维护一次即可(耐高压的输液港可每3个月维护一次)

3.提高生活质量,日常生活不受限制,可以洗澡、做家务、旅行,甚至可以游泳。

4.保护静脉,输液港直达中心静脉,可以有效防止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5.美观,输液港一般埋置在胸前,无外露,比较隐蔽,不易被发现,符合一部分人对美观的需求。

6.可长期、反复使用,使用期限最长可达20年。


05

输液港如何日常维护?

  • 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两种以上不同药物时,两种药物之间要用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导管堵塞。

  • 每次使用输液港后,用25ml生理盐水冲管,用100U/ml的肝素液5ml封管,这也是预防导管堵塞的关键。

  • 放置导管部位可能会出现紫斑,1-2周后一般会自行消失。

  • 出院时必须拔除蝶翼针,拔针后24小时内不能沾水,24小时后可以洗澡。

  • 待伤口痊愈,患者可以洗澡,可以做家务和简单的运动,日常生活如常即可。

  • 间隔4周到医院冲管一次,由持有置管资格证的护士进行维护。

  •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胸片一次。

  • 避免剧烈运动牵扯穿刺侧肢体,如提拉重物、举哑铃等;避免撞击穿刺部位。

  • 穿柔软透气、好穿脱的宽松衣服,避免背包带、女性文胸肩带等摩擦港座附近的皮肤。

  • 输液港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则表明皮下有感染或渗漏,必须返院就诊,肩部、颈部及同侧上肢浮肿、疼痛及时检查。

  • 禁止用强力冲洗导管,避免高压注射。


冲封管手法
冲管手法:冲管液一般为生理盐水。手法为脉冲式冲管,有节律的推动注射器活塞,推-停-推-停,使生理盐水在输液座内部产生涡流,使注射座内壁及导管壁能冲刷干净。

封管手法:手法为正压式封管,当注射器内封管液剩余0.5毫升左右时,为维持系统内正压,应在推注的同时夹闭导管延长管或拔针。

06

异常情况及并发症如何预防与处理?

化疗间歇期,携带输液港回家之后,可能会发生一些异常情况或并发症,患者应在第一时间识别,并返回医院及时进行处理。

▌ 局部皮肤损伤

囊袋表浅或注射座较大,穿刺部位液体外渗或综合因素导致囊袋感染,均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组织损伤。早期从红肿开始,逐渐进展为皮肤破损。

▌ 感染

局部感染主要发生在穿刺部位、隧道和囊袋,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甚至皮下积脓等;全身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

▌ 导管断裂或破裂

发生率为0.1%-2.1%。血管外导管部分发生导管断裂的典型表现是输液后液体外渗。表现为局部肿胀和波动感、皮肤红斑、局部疼痛和压痛,并出现淤斑或血肿[1]

再次提醒:当患者发现上述或其他意外情况时,切勿轻视,请及时返院处理!

END




多精彩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