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宁海】葛云高 | 长街镇有个妈祖庙

 文化宁海 2022-11-13 发布于浙江

长街镇有个妈祖庙

原标题:娘娘宫村的妈祖庙

作者:葛云高

娘娘宫村妈祖庙坐落在长街镇的香花山下、长亭港畔的龙山塘。

明朝嘉靖元年(1522),龙山塘围海造田,当手人是林绅士。因潮水大,工程难,进展缓慢。眼看一次一次围成的大坝,一次又一次被海浪冲毁,他茶饭不思,心事重重。一天,他坐在工地边朦胧入睡,梦见海面上祥云满天,霞光普照,海神娘娘手抱如意徐徐降落,指点围塘的坝基形状。林绅士醒后,只见原坝基不远处出现了一行脚印。林绅士一想,这可能是妈祖娘娘显灵。于是,他召集各村的围塘首事人,讲述梦境情况,并焚香膜拜,祈求妈祖娘娘保佑,同时许下宏愿:若塘围成,建庙奉祀娘娘。后来各村民众团结协作,经过3年辛苦,终于将龙山塘围成。

各村的首事们也是说到做到,塘坝围成的第二年,明嘉靖四年(1525),由龙山村、流水湾村、长街村、西岙村、大湖村、岳井村、翁家、山头村等27个村,出资合建一座“天妃宫”。嘉靖五年(1526),建成坐北朝南的大殿5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大殿当中神龛供奉妈祖娘娘,左边供奉土地公、土地婆,右边供奉财神、文昌帝君,两旁站立千里眼、顺风耳诸将。

妈祖出生于仕宦之家,福建晋安人,原名林默,父亲林愿,母亲王氏,多行善积德。一天晚上,王氏梦见观音对她说:“你家行善积德,今赐你一丸,服下当得慈济之赐。”于是她便怀了孕,到北宋建隆元年(960)三月二十三日傍晚,一道红光,从西北射入室中,又听得春雷轰鸣,地变紫色。王氏感到腹中震动,妈祖于是降生。她出生至满月,一声不哭,因此父亲给她取名“默”。

林默长大后,精研医理,为人治病。她生长在大海之滨,还洞晓天文气象,熟悉水性,常救助海上的渔舟和商船。传说在28岁那年,她搭救遇险船只不幸被桅杆击中头部,落水身亡。后人视为海神,各地建庙奉祀。长街靠海,因建天妃宫。

天妃宫建成后,各地的信士常来膜拜,香火兴旺。清同治元年(1862),乡人聚居在“天妃宫”周边,形成一个村落,村名就叫“娘娘宫”。

明清时期的天妃宫,名气很大,东乡人家喻户晓。妈祖诞辰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羽化升天的九月初九日,27个村的香客都要到天妃宫举行隆重的祭奠,常有万人聚集在天妃宫之前。虽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传说在祭奠之日,长亭港中的大鱼也跃出水面,叩拜妈祖娘娘。

解放初土地改革时,天妃宫神像遭毁。文革时,两边厢房被龙浦卫生院拆毁,而后整座大殿无人修理也倾覆了。2006年,娘娘宫村老人金振岳为首事,组成7人小组,重建天妃宫。历时3年,建筑面积达240平方米,并重塑了全堂神像。

走进新建的妈祖庙,感到清洁美观。廊柱上有“千山匍匐朝天后,万水逶迤拜海神”一联。庙内妈祖神龛两边有“邀寰海庙宫同敬三炷香,携普天儿女齐喊一声妈”一联,均为浙江海洋学院教授方牧(王学渊)题写。

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文化)选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妈祖信俗成为世界遗产。

图片 | 平安

审核 | 浩海紫烟

本期编辑 | 平安

文化宁海题字 | 无禅

文化宁海工作室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