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宗义 || 卖油条(生意人2)

 一床书759 2022-11-13 发布于陕西

1982年,桑树坪矿一位老干部退休,每天清晨和老伴在一号单身楼前支起油锅卖油条,是矿区第一家做生意的人。距一食堂大门口就十多米,按说一食堂是一所具有150多名炊事员24小时昼夜开饭供应3600多名职工就餐的食堂。饭菜品种齐全,形味俱佳,被煤炭部授予两堂一舍先进单位。紧挨着就是二食堂、招待所机关食堂,斜对面还有三食堂、班中餐食堂,远处更有平峒食堂、小井食堂、二工区食堂,可许多工人早餐偏偏不进食堂,就喜欢吃他老两口的油条、咸菜。当时食堂管理员无奈的说,这就叫:老汉吃胡卜,百人中百货。有个卖啥的,就有个买啥的。

一家开了头,紧接着就有好多家人在一食堂马路对面,斜井综合楼前卖夜宵,油条、醪糟、胡辣汤……。2号,3号,8号楼前,卖胡卜、面条、饺子、油饼、肉夹馍……。一时风起云涌,8号楼前,解放军00423部队广场全成了饭摊。11 、12 、13 、14号单身楼职工,下楼随地就餐,不用去食堂吃饭了。几个大食堂炊事人员热爱集体意识经不起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管理层出现危机,导致全民单位(国有)食堂一度萧条冷落,无力恢复往日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使矿区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形成很大规模。

随后,桑树坪矿第一家属区河畔,工人清早上班必经路段,边上就有一家人在路旁也支起油锅炸油条。三区、一区的工人陆陆续续停下自行车,先吃两根油条,喝一碗豆浆再去上班。时间一长,过路人看别人吃,自己也吃,互相影响,形成时尚,似乎坐在河畔吃早点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把大家吃得心里乐滋滋的。

吃饭人越来越多,就在同一地点,应运而生出第二家、第三、第四家卖油条的。常言说,卖面粉的就不想看见卖石灰的。买了你家的,对他家生意肯定有影响。吃饭的人感觉到,每天早上到第一家摊位去吃,同样的价格,油条大了,而且比往日多了一根。咸菜免费,豆浆由顾客自己加糖。到第二、三、四家摊前,价格一样,油条小,又少一根。现实情况是,眼看着,每家都在过秤。或许是吃油条的人都爱占便宜,每天清晨就早早坐在第一家长凳上,一边观光赏景一边谈天说地,不慌不忙地等着。这家三人一起忙乎,大姑娘在笑盈盈地称油条收款;她母亲爬在案板上笑嘻嘻地揉面团制作;她父亲在油锅前笑眯眯的下油锅、翻炸、上色、捞出。三人都不多说话。顾客都在笑哈哈地说着,美津津的吃着。

河水哗哗,岁月悠悠,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也不知为什么,后来的三家都收摊不卖了。让第一家稳扎稳打,经营了好多年。正应了那句古话:做生意是千家万家,赚钱的是一家半家。

当时三家退出后——

一家油条百人抢,

半碗豆浆千层浪,

几丝咸菜别有味,

老客走后新客尝。

1、有人说,第一家油条炸得好。2、有人说,第一家服务态度好。3、有人说,第一家会做生意。4、更有人偷偷地说:第一家人有智慧。卖家多了,生意被人抢了,怎样才能再抢回来?智慧型生意人不是去和第2、3、4家吵架打闹,他家人最巧妙的办法是:每天早上悄悄给每位顾客多加一个油条。把顾客的心拉拢到自己一边。让顾客把其他三家凉在一边。他家有意花钱赔本,用智力让顾客把另3家赶走了。这叫做:让利不让市。宁可亏本,一定要把市场牢牢抓在自己手里。5、有一位女教师大概是第一家的亲戚吧,她说:第一家并没有拉拢顾客,赶走同行那样的花花肠子。只是面对市场竞争,他家薄利多销,让利于顾客。给顾客多加油条是事实,其他三家也可以增加两根三根,为什么不增加啊?况且第一家增加上去就没有再减少。几年时间粮油数次涨价,他家油条并未跟着水涨船高。

一时间众说纷纭,卖油条主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依然满面笑容精神饱满,和往常一样清早摆摊不顾晨昏露冷,精心烹制,热情待人,一如既往。

 作者简介: 高宗义,陕西白水人,鲁迅文学院学员,《人民文学》创作班学员,韩城市退休干部,客居杭州市萧山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