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你不知道如何取舍时,这6个问题帮助你选择

 精读君 2022-11-13 发布于福建


人生处处是选择,选择质量高低,影响显著。

去哪个城市,读哪所大学,做哪种工作,和哪个人结婚,当时即便表面看起来不重大的选择,拉长时间一看,影响都很深远,甚至会影响一辈子。

做选择富有挑战,取舍出错也就在所难免。为减少后悔和遗憾,我们需要提高选择质量。

当你不知道如何取舍时,不妨运用清单思维,思考这6个问题,帮助自己优质决策。

Q1:我满足自己真正需要了吗?

欲望不等同于需要。想要的,未必就是真正需要的。

例如,在生活中,我们可能想要一套大房子,但真正需要的却是一个充满爱、温馨的家。如果片面追求大房子,而忽略提升亲密关系质量,就是本末不分。

做选择时我们要试着问问自己:我满足自己真正需要了吗?这只是我想要的,还是我真正需要的?

事实上,我们想要东西很多,但我们需要东西很少。当我们专注于那些与我们需要有关决定时,做决定就相对容易。

得到真正需要东西以后,就可以去追求想要东西,但两者顺序不能颠倒。


Q2:我还有其他选择吗?

当我们觉得泄气时,往往是觉得别无选择。但事实上,工作和生活中多数情境,我们其实都有选择余地,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即便真的陷入绝境,我们还有选择自己态度的自由。只要不放弃自己,我们还可以耐心等待并捕捉机遇。

为了找到其他选择,我们要发挥搜商,尽可能找到相关又可靠决策信息。

新决策信息,意味着新选项可能性。如果决策信息收集齐全,往往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

例如,你尝试多种沟通方案无效,然后搜索到“非暴力沟通”方法,尝试运用,可能沟通就会有转机。

Q3:我是贸然行动,还是对事情进行深思熟虑了?

凭着本能冲动,冒冒失失地行动,做出的选择往往质量不高,会出现很多问题。

我们可以参考下棋高手做法,尽可能预测不同走法,形势会产生什么变化,出现什么情况时又要如何应对。

这种多想几步深思熟虑做法,能让我们有备行动,遇到问题时不至于措手不及,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

具体一点说,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进行心理模拟,想象自己将要身处其中情境,让自己感觉已经处于那种情境中,然后问自己:“这样会发生什么事?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然后会怎样呢?”

反复地追问自己“然后呢?再然后呢?”我们就更容易想到形势变化细节,最后有条件考虑得清楚、周全。



Q4:我做这个决定对自己是不是诚实?我是在寻找真相,还是回避真相?

真相客观真实,但未必会让人舒服。假相虽然虚幻,但却容易让人舒适。

两相比较,很多人反而会害怕面对真相。他们常常会认为,只要假装不知道真相,自己就会安全,或者至少感觉比较舒服。

例如,很多人知道自己所知有限,却不愿意通过遍历确认事实和落差,于是就会产生“自己虽然没有多好,至少不差”虚假自信。但这种自欺只是掩耳盗铃,随着时间推移,会让我们付出更大代价。

判断是在寻找真相,还是在回避真相,其实并不困难,只要静下心来,诚实地面对自己,我们就不难发现答案。

我们可以在表面上找出很多貌似合理借口,让别人信以为真,但内心感受却没法掩饰。也就是说,我们最清楚自己,是在寻找真相,还是在回避真相。

Q5:我有没有相信我的直觉?

直觉思维作为人的一种重要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一样,具有显著价值。虽然直觉未必正确,但作为一种快速判断综合机制,对于我们判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原因在于,除了意识,我们还有潜意识;除了显性知识,我们还有内隐记忆。意识和显性知识通过理性思维可以把握,但潜意识和内隐记忆,通常是以直觉作为中介来把握。

要想正确决策,我们需要借用直觉。虽然直觉不能全信,但值得重视。

例如,在做决策时,我们可以问一问自己:做决定时是压抑还是平静?是清醒还是糊涂?是筋疲力尽还是充满活力?是心怀恐惧还是热情高涨?是独立自主还是唯唯诺诺?

做选择时的感受、直觉、状态,往往和选择质量有一定相关性。如果你发现自己在哪些特定感受、直觉、状态下,做出优质决策概率更高时,后续做选择时就可以参考。



Q6:我是不是还应该得到更好的?

对于这个问题,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给出肯定回答。可惜的是,你给出的答案未必是你的真实想法。就好像似乎人人都喜欢成功,但其实不少人有成功恐惧。

原因在于,人们是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但是并不一定相信那会成为现实,也就不会采取行动努力争取。

从本质上来说,许多人都不愿意承认,他们不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东西。

例如,选择前要花足时间,收集充分决策信息,但很多人都做不到,不愿意在上面花功夫。相反,那些真正相信自己应该得到更好的人,不会用任何借口来拖延,而是即刻行动。

精读君要提醒的是,所谓真正相信,就是要有与之对应的行动;否则,就是不相信。做一个类比,就像一个口头说爱的人,却没有相应行动,那就不是真正的爱。

以上6个问题,前3个问题是理性判断,后3个问题是感性判断。在做取舍选择时,理性和感性不可偏废,既需要用脑思考,也需要用心感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