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得物APP删用户视频,到底是不是一场误会?

 黄齐超 2022-11-13 发布于河南

    

11月13日午间,@得物App 发文称,今日,收到用户反馈“华为手机提示得物删除照片”,公司已第一时间联系该用户及手机厂商核查。

得物表示,公司完全没有任何动力去做删除用户相册等不合规的行为;同时,对于用户的海量视频内容,得物没有相应技术能力进行批量识别,甚至定向删除。

(11月13日       九派新闻.好看视频)

11月12日,有网友反映,自己在得物APP上购买了商品,但感觉不满意,就拍了视频留证据,存放在手机上。然而,手机系统提醒:得物APP试图调用手机权限删除最近段拍的视频,遭到了手机系统的拦截。该网友检查发现,得物APP试图删除的那段视频,正是他准备做证据的视频。

刚刚留存证据,就被得物APP监测到,并试图删除?若如此,得物自然就有毁灭证据的嫌疑。鉴于此,那位网友当然很生气,就把此事发在网上,让公众评判。其实,不止是那位网友生气,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也被得物的这种行为感到气愤与不安;毕竟,谁也不能保证下一个遭遇此事的不是自己。

众所周知,每一个APP都有索取访问权限的要求。如果是合理的索权,为了软件更好地提供服务,我们也可以理解;更何况,倘若用户不默许的话,就无法使用APP。就比如得物APP,就需要获得访问用户相册的权限,事实上,得物的这个索权,也具有合理性。然而,现如今,得物利用这个权限删除视频,明显就属于违规了。

11月13日,得物官方针对此事做出回应。他们说:得物没有任何动力去做删除用户相册的不规行为;同时,对于用户的海量视频内容,得物没有相应技术能力进行批量识别,甚至定向删除。说明白一点就是:得物没有删除视频的动力,也没有识别和定向删除视频的技术能力。

其实,笔者比较倾向于认同得物关于“动机”的回应。首先,得物确实没有删除视频的动力,大家想一想:得物没必要删除视频证据,毕竟,视频证据针对的是销售物品的电商,而又不是得物平台。再者,利用删视频来阻止消费者维权,岂不是做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蠢事?所以,我认为,得物应该没有删视频的动力。

那么,得物有定向删除视频的技术吗?这个我们拿不准。之前有媒体报道,豆瓣APP曾删除过用户的照片。被用户举报后,豆瓣APP承认、道歉并解释了原因——在网络环境较差的环境下,在系统认为帖子页同时发送多个带图回复时,会导致误将用户上传的图片当成缓存文件删除。虽然该bug的发生概率较低,但豆瓣APP也已经在下个版本中修复了漏洞。

豆瓣能误删图片,得物也有触发误删视频的bug。然而,得物却坚说自己没有那样的技术,连试图误删都不承认,这样的回应,完全是推卸责任,毫无真诚。所以,得物APP是否试图删除视频?需要有个明确的答案。

当然,这到底是不是一场误会,其解释权不能全在得物APP一方,而应当由互联网部门介入,从技术层面裁决,给用户和消费者一个明白。

------------     The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