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椒

 草药君 2022-11-13 发布于贵州

有粉丝留言要看胡椒,今天安排了!想要了解什么药材,请在文末写留言告诉我,给您安排哦!

性味归经

味辛,性热。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冷痢,反胃,食欲不振,癫痫,寒痰。并解鱼蟹毒。胡椒性热,具有温中散寒的功效,故可用于胃寒所致的吐泻、腹痛等症,常配合高良姜、荜菝等同用;也可单味研粉放膏药中,外贴脐部,治受寒腹痛泄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置膏药内外贴。

注意

阴虚有火者忌服。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 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或烘干,即成黑褐色,取下果实,为黑胡椒;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晒干,则表面里灰白色,为白胡椒。原产东南亚,现广植于热带地区。我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及云南等省区均有栽培。

性状

黑胡椒 又名黑川。呈球形,直径3.5~5mm。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网状皱纹,顶端有细小凸起花柱残迹,基部有自果轴脱落的疤痕。质硬。外果皮可剥离;内果皮薄壳状而稍坚硬,灰白色或淡黄色。断面黄白色,粉性,靠近顶端有细小的胚及内胚乳,外胚乳通常中央颜色较浅,中有小空隙。气芳香,味辛辣。以粒大、饱满、色黑、皮皱、气味强烈者为佳。

白胡椒 又名白川。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平滑,顶端与基部间有多数浅色线状条纹。内果皮及种子的性状均与黑胡椒同。以个大、粒圆,坚实、色白;气味强烈者为佳。

炮制

拣净杂质,筛去灰屑。用时打碎,或研成细粉。

经方选

1.胡椒汤《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治脾胃受寒,胸膈不利,心腹疼痛,呕逆恶心。常服温暖脾胃,去寒顺气:红豆、肉桂(不见火)各一两,胡椒六两,干姜(炒)三两,桔梗(焙)三十两,甘草(炒)七两。为细末。每服一大钱,入盐少许,沸汤点服,不拘时。

2.胡椒汤《圣济总录》

产后霍乱,吐利不止,腹痛:胡椒1分,干姜半两(炮),诃黎勒皮1两(炒),甘草3分(炙)。为粗末。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3.胡椒汤《圣济总录》

霍乱转筋:胡椒半两,吴茱萸(汤浸净,炒)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干姜(炮)半两。为末。每服5钱,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4.胡椒丸《圣惠》

肾气冷气卒攻,脐腹撮痛不可忍:胡椒3分,木香3分,沉香3分,桂心3分,蛜螂(虫祁)2分(微炒),阿魏1分(面裹煨,面熟为度)。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以热生姜酒下,不拘时候。

​5.胡椒丸《圣惠》

妇人脾胃久冷,心腹虚胀,面无颜色,四肢羸瘦,不思饮食:胡椒1两,桂心3分,芎藭3分,当归3分(锉,微炒),高良姜1两(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木香半两,白术3分,草豆蔻1两(去皮)。上为末,炼蜜和捣300-500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以热酒送下,不拘时候。

6.胡椒丸《普济方》

寒气攻胃:胡椒30颗,麝香1钱(细研)。上捣破胡椒,入麝香,用酒1中盏,煎至半盏,稍热服。

7.胡椒丸《普济方》

呕吐:胡椒21粒,丁香14粒,半夏7粒(汤浸去滑)。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鸡头子大。每用1丸,以干枣1枚,擘破去核,入药在内,以湿纸裹煨熟,放温,以米汤烂嚼下。

8.胡椒理中丸《古今录验》

肺胃虚寒,气不宣通,咳嗽喘急,逆气虚痞,胸膈噎闷,腹胁满痛,迫塞短气,不能饮食,呕吐痰水不止:胡椒4两,荜茇4两,干姜4两,款冬花4两,甘草(炙)4两,橘皮4两,高良姜4两,细辛4两,白术5两。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丸,日2次。忌桃李、雀肉、生菜、海藻、菘菜。

9.建中丹《小儿卫生总微论》

治小儿泄泻,腹痛啼哭:胡椒、蓬莪术(煨)、全蝎各3克,肉豆蔻(面裹煨)15克,共为细末,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10粒,乳、食前用米饮送下。

10.复阳丹《景岳全书》

治阴寒呕吐,泄泻腹痛,寒疝

附子(制)、炮姜、胡椒、北五味(炒)、炙甘草各30克,白面60克(炒熟),为末,和匀,入温汤捣为丸,梧桐子大。每服3克,随证用药引送下。

文献摘录

1.《本经逢原》

胡椒大辛大热纯阳之物,走气助火,昏目发疮,多食损肺,令人吐血。心腹冷痛,反胃吐利,霍乱气逆及鱼鳖蕈毒宜之。严冬泡水磨墨,则砚不冰,胜于皂水。火酒伤笔易秃也。

2.《本草害利》

〔害〕辛热之物。如血分有热者,与夫阴虚发热,咳嗽吐血,咽干口渴,热气暴冲,目昏口臭,齿浮鼻衄,肠风脏毒,痔漏泄泻等症,切勿轻饵,误服能令诸症即时剧作,慎之。世人因其快膈,嗜之者众,然损肺走气,动火动血,损齿昏目,发疮痔脏毒,必阴气至足者方可用。

〔利〕辛热,入脾、胃、肝、大肠四经,温中下气,快膈消痰,治寒痰食积。盖此药犹如附桂,使与阴虚火衰,必与归地同用,则无偏胜之弊也。毕澄茄,即胡椒之大者。

〔修治〕五月采收,曝干乃皱。

3.《饮食须知》

味辛,性大热,有毒。多食损肺,令人吐血助火,昏目发疮。有实火及热病患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病咽喉口齿及肠红痔漏者,忌之。妊妇食之,令助胎热,子生疮疥。

4.《随息居饮食谱》

多食动火燥液,耗气伤阴,被血堕胎,发疮损目,故孕妇及阴虚内热,血证痔患,或有咽喉口齿目疾者皆忌之。绿豆能制其毒。

5.《新修本草》

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美,而芳香不及蜀椒。

6.《证类本草》

味辛,大温,无毒。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生西戎。形如鼠李子,调食用之,味甚辛辣。

7.《药性切用》

味辛大热,暖中快膈,燥湿除寒,为胃寒吐水;阴冷腹痛之专药。白胡椒∶专走气分而性更烈。

8.《得配本草》

辛,热。有毒。入足阳明经气分。除寒湿,下膈气。治一切风冷、积滞、痰饮、泻痢诸痛,杀一切鱼肉鳖蕈诸毒。得木香、蝎梢,治背膜寒癖。配绿豆,为末,治冷热下痢。(一岁各一粒。)使芒硝,治大小便秘。入麝香,治伤寒呃逆。多用动血伤气,发疮昏目。

本内容主要参考《中国药典》《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等文献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小编水平有限,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