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入不敷出”式的写作,阅读输入有多必要?

 新用户15472188 2022-11-13
文章图片1

由于最近开始认真更新,我发现自己是个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的人。

以前写得随意,几乎是遇到一个有意思的选题或者忽然对某件事有了感悟才会去写。

但那样是不行的,想要取得这些成绩还是得不断更新。

所以,在不断更新后我发现自己的知识、素材储存非常有限:

开始写文之前一个选题要想很久,甚至有时候几乎想不出来。

选题确定后搜肠刮肚地找素材,但脑海里根本找不到相关的内容。

搜索、看书、翻笔记,拼拼凑凑才写出一篇文章。

文章图片2

“我大约一年读了200本书,并且有较好的观影习惯。”

这是我在四处寻找写作素材时,无意间看到的一位博主说的话。

当我看到“一年200本书”时,我就知道自己为什么写不出别人那样的文章、不能像别人那样保持更新了。

所谓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想要写作的人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书里不仅有你不知道的道理和知识,也有你写作时需要借鉴的例子和词句。

文章图片3

看过一个建议,说普通人一周至少读一本,一年大致是52本,我认为这是完全合理的,但实际上我的阅读量连普通人要读的都没有到。

而我所关注的写作取得成功的博主,他们大多一年的阅读量都是一百本书左右。

所以,脑袋空空,没话可说的时候,我体会到了那种所谓“对知识的渴望”。

当输入和输出不成正比时,就成了“入不敷出”的现状。

就像赚钱一样,收支不平衡,又不能削减支出时,我们唯一能解决问题的是“增加收入”。

所以,多阅读,多搜集素材是一个写作人的日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