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画Ⅰ古人笔下的枯木寒林!诗词20首,绘画20幅

 沐风书画文化 2022-11-14 发布于河南

南北朝·庾信《枯树赋》曰“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正如龚自珍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花木植物皆应随天地雨露自然之润,疏密应俱自然之态。

东坡谓“枯木怪石”派,这个也没谁了,很直观,老死朽木唯美!至于“瘠而不瘁,信植物之英烈也”米芾,对苏东坡的树石也十分倾倒,说:“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咏怪石》

宋·苏轼

家有粗险石,植之疏竹轩。

人皆喜寻玩,吾独思弃捐。

以其无所用,晓夕空崭然。

碪础则甲斮,砥砚乃枯顽。

于缴不可碆,以碑不可镌。

凡此六用无一取,令人争免长物观。

谁知兹石本灵怪,忽从梦中至吾前。

初来若奇鬼,肩股何孱颜。

渐闻{左石右宫}{左石右隆}声,久乃辨其言。

云我石之精,愤子辱我欲一宣。

天地之生我,族类广且蕃。

子向所称用者六,星罗雹布盈溪山。

伤残破碎为世役,虽有小用乌足贤。

如我之徒亦甚寡,往往挂名经史间。

居海岱者充禹贡,雅与铅松相差肩。

处魏榆者白昼语,意欲警惧骄君悛。

或在骊山拒强秦,万牛汗喘力莫牵。

或从扬州感卢老,代我问答多雄篇。

子今我得岂无益,震霆凛霜我不迁。

雕不加文磨不莹,子盍节概如我坚。

以是赠子岂不伟,何必责我区区焉。

吾闻石言愧且谢,丑状炊去不可攀。

骇然觉坐想其语,勉书此诗席之端。

这首诗里描述的就是他门前的一方怪石,不仅仅形态怪异,而且还无比灵异,实际上这个怪石并不是具有特殊的法力,只是苏轼把自己的理想寄予其中了而已。

苏轼写了《咏怪石》后,又画了一幅画,这幅画作就是《枯木怪石图》,不过可惜这幅画流落江湖,下落不明。

《古木怪石图》(三苏祠博物馆藏珂罗版复制品),纸本水墨。

图左画一怪石,其石身上满勾圆形弧线。怪石上画满了圆形弧线,仿佛在快速旋转,赋予了图画极其强悍的生命感,怪石右侧的那棵枯树,枝头枯杈,极似一组左右分叉的鹿角,虬曲之树身,到上方竟然转了一个圆圈,见所未见。连追求狂怪的米芾也觉得此画“怪怪奇奇无端”。这样的石头和树木,在中国画中都极其少见。从《诗经》到后世的诗歌,枯木都代表着离愁别绪、羁旅思归等等思想,那种情感是悲伤无助的,可是在苏轼的画作中却没有流露出来任何悲绪。

《枯木怪石图》据说产生于黄州,在那里,苏轼并没有颓废,那广阔天地自有他的去处。在黄州,苏轼“开荒南野际”,把一片赤诚锤炼成诗行,在那里,他不仅写诗,还开创了不同的画风。

《枯木怪石图》就是苏轼心理转变的一个历程。


宋·李成《寒林平野图》绢本设色,120×70.2cm,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南宋·梁楷·枯木图

宋·马和之  《古木流泉》 台北

元 ·郭天锡《枯木图》

元·吴镇 《枯木寒鸦图 》

元   李衎《 四清图卷》

明·沈周  《枯树双鸦》

明·陈洪绶作品


清·查士标  《书画合壁册》故宫博物院

清·查士标  《书画合壁册》故宫博物院

清·恽寿平

清·华喦  《秋树斗禽图》  纵117cm,横54.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清·王玖 乾隆己丑(1769年) 枯树图 

溥儒 《古树寒鸦图》

陆俨少 

附:有关“枯木寒林”诗词十九首:

《辞南平钟王召》

唐代·

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

樵客见之犹不采,郢人何事苦搜寻。

《翠峰庵》

宋· 陈岩

缚屋山中数十年,薙茅诛棘旋开田。

何须折柳溪边去,枯木寒林总是禅。

《枯木》

宋 ·林用中

数年抱叶不萌芽,终岁淹淹绝藓花。

廊庙大材工舍用,何须把节向人夸。

《雪中口占二首 其二》

宋 · 程俱

一夜满城三尺雪,寒林枯木尽生春。

盆池水窄成冰鉴,庭竹枝低扫玉尘。

《自作真赞

宋 · 刘一止

枯木寒岩,形影相依。

禄食而臞,孰与遁肥。

四十九年,我知其非。

已往不谏,来者庶几。

《扇子诗 其十九》

宋 · 李石

桃花流水神仙地,枯木寒岩自在春。

错上磨成白玉质,矿中仍现紫金身。

《和光亭》

南宋 · 何耕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暖气。

达人定汝笑,胸中太泾渭。

不妨声色海,径造佛祖地。

所以亦乐翁,花前时一醉。

《题罗汉手轴》

宋末元初 · 释祖钦

松风浩浩,涧水潺潺。

白云影里,枯木寒岩。

十八高人,行住坐卧,神通游戏其间。

龙耳无听,虎体元班。

《枯木寒鸦》

金末元初 · 王恽

枯树寒梢冻欲冰,野鸦翻影若为情。

锦鸠呼雨烟林外,红杏香中过一生。

《题姚娄东所藏平台寒林图》

元 · 柯九思

古木寒林欲断魂,家山落日近黄昏。

相从便问桃源路,绝顶人行何处村。

《天井平原》

明 · 胡应麟

古木寒林四望幽,经过麋鹿共淹留。

翛然不起红尘念,坐占平原十亩秋。

《马远枯木寒鸦图》

明 · 冯裕

南宋画师数马远,閒作枯木寒鸦图。

老干槎牙仍上竦,归羽翩翩时相呼。

朔风飘摇栖未定,寒烟倒挂半有无。

老怀对此亦冷落,南邻好酒方待沽。

醉来拂拭方束素,更写凤凰鸣碧梧。

《再过观音堂赠老尼》

明 · 杨巍

野店南来古佛堂,旧游回首几星霜。

不知别后参何法,枯木寒岩带夕阳。

《草塘河为伟儿觅葬地(戊午)》

清 · 赵翼

朔风凄紧逼残年,枯木寒鸦欲雪天。

肠断草塘河畔路,白头为子觅牛眠。

《王屋仙灯》

清 · 张文炳 

王屋山中有我家,也曾辟谷卧烟霞。

仙灯夜半朝真宰,枯木寒岩尽放花。

《调笑令 即景》

清 · 范安澜

风景。风景。已是一年将尽。

不堪留滞江村,旅舍凄凉掩门。

门掩。门掩。枯木寒鸦几点。

《香山寺瞻礼偶咏》

清 · 乾隆

枯木寒林晓色披,轻舆石磴历逶迤。

峣峰积素分香界,古殿磨金礼大慈。

不去不来曰如是,非今非昔更何疑。

偶然随喜弗同道,二典三谟自我师。

《题绮儿画二首 其一》

清 · 曾习经

枯木寒藤依绝谳,飞流直下千尺强。

会须来此坐清昼,评量谷帘蟹眼汤。

《题折枝瓶梅画幅》

近现代 · 李景复

古木寒林雪霰冰,花花开放任斜横。

可怜一种清刚骨,插入官窑体自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