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子养亲汤

 河南豫东中医馆 2022-11-14

作者/占凌胭;编辑/高佳华

导读:三子养亲汤是一个小而专的方剂,临床常被配伍使用。本文从方义、辨证要点、用药原则、配伍、临床应用等各方面对三子养亲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文章引用了古代文献、名家经验与现代研究,信息量大,涵盖面广,说理透彻。读后能使我们对三子养亲汤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掌握。


1、来源

《韩氏医通》治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紫苏子、白芥子、萝卜子。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


“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


《病因脉治》组成:山楂子,莱菔子,白芥子。(不作具体分析)主要功效:消食化痰


2、方义分析

“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

紫苏子:主气喘咳嗽,若咳喘尤甚者以之为主药。
白芥子:主痰,除皮里膜外胁旁寒痰积聚,若痰涎盛者以之为主药。
萝卜子:主食痞兼痰,若食滞胃胀甚者以之为主药,以助消食导滞。
若痰、气滞、食积同时并重,可三药等量。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现代药理实验证实:三子养亲汤有镇咳、祛痰、平喘及消食作用。合方和拆方研究表明,紫苏子、白芥子都有明显祛痰和平喘作用,白芥子祛痰作用较紫苏子强,而紫苏子平喘作用较白芥子强,镇咳则以莱服子作用强。由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组成的三子养亲汤,其平喘作用优于各单味药。三药经配伍组方后,既可增强药效,又可取各药之所长,协同发挥作用。


3、辨证要点

1)辨虚实

祛邪治标,气虚、阴虚忌用,无食积或无气滞者不宜选用。


2)辨寒热

三子养亲汤中紫苏子,性味辛温,有止咳平喘功效,《别录》云其:“主下气,除寒温中”。白芥子性味辛温,温肺祛痰,《本草经疏》云:“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隔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法在所忌。”莱菔子性味辛甘平,消食化积,降气化痰,《本草纲目》曰:“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三药组方,性温主疏泄,适用于寒痰壅盛、气滞或食积者,而肺经有热,阴虚火旺所致咳嗽、痰少者,不宜选用。


4、用药原则

1)三味药用量,依主证而定

何证居多,则以何药为君,其效尤佳。若咳喘尤甚者,则以紫苏子为主药,以加强止咳平喘之功;若痰涎盛者,则以白芥子为主药,以增强快隔化痰之功;若食滞胃胀甚者,则以莱菔子为主药,以助消食导滞;若痰、气滞、食积同时并重,可三药等量。三子养亲汤为豁痰利气、祛邪之剂,易耗气伤正,故各药用量均不可太过。其主药用量可用9一12g,余药用量次之。三药等量时,则以8一12g为宜。


2)祛邪不忘扶正

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脾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景岳全书》亦曰:“故治痰者,必当温脾、强肾,以治痰之本,使根本充,则痰将不治而自去矣。”由此提出了治痰求本的重要性。所以在应用三子养亲汤祛痰时,要注重治痰之本;再者,因此方为祛邪之剂,易耗气伤正。故临床运用时,可配伍白术、茯苓、扁豆等健脾化湿之品,一是以其固本,防“三子”耗气伤正;二是取其能绝“痰之源”,加强祛痰化湿之功。


3)用药不拘于老人

要顾及年幼者“脏腑娇嫩”,年长者“年老体衰”的体质特征,在祛痰止咳平喘时,配合健脾补肾,扶正祛邪并施。


5、配伍应用

1)三子养亲汤合二陈汤

二陈汤(法半夏、橘红、茯苓、甘草、生姜、乌梅)有燥湿化痰、理气和中功效,与三子养亲汤相合加减,具有健脾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适用于痰浊壅盛所致,以咳嗽、咳大量白痰、气喘、胸隔痞闷、肢体困倦、舌苔白润、脉滑等为主症的病证。痰涎盛者加苍术,咽喉肿痛者加牛芬子、僵蚕,大便秘结者加积壳、厚朴,喘息甚者加地龙、草劳子。


2)三子养亲汤合三拗汤

三拗汤 (麻黄、苦杏仁、甘草)有宣肺解表之功,与三子养亲汤合用加减,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适用于风寒袭表、肺气郁闭、痰盛气滞所致,以鼻塞、恶寒、咳嗽、咳白痰、胸闷、苔白腻、脉浮滑等为主症的病证。痰涎壅盛者加草劳子,喘甚者加地龙,鼻塞恶寒等表证重者,加防风、荆芥。


3)三子养亲汤合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甘草、桂枝、法半夏、五味子)出自《伤寒论》,有解表蠲饮、止咳平喘之功,与三子养亲汤合用加减,适用于风寒客表、水饮内停,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闷、咳白泡沫样痰、恶寒、鼻塞、头身重、舌白滑、脉浮紧或弦紧等为主症的病证。痰喘甚者加草劳子、地龙,胸闷甚者加瓜萎、燕白,大便秘结者加枳壳。
三子养亲汤除与三方配伍外,还可根据辨证,与定喘汤、射干麻黄汤、止嗽散等方化裁配伍,辨证治疗各种肺系疾病。


6、治疗范围

1)肺系疾病:老人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肺动脉高压,另外还可治血胸,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梅核气(以痰结为主者),现代研究表明三子养亲汤具有吸收炎症,助炎性液体消散的作用。除了阴虚燥咳、干咳外,都可配伍使用。


2)高脂血症:中医没有高脂血症病名,对本病的认识多与肥胖、中风、胸痹等病相联系。但中医对脂质有不少论述,如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津液和合为膏,以填补于骨空之中,则为脑为髓,为精为血”;清代医家张志聪认为“中焦之气,蒸津液化其精微……溢于外则皮即脂也。凝者曰脂,释者曰膏。”可见中医认为膏脂源于水谷,属津液之一,并能化入血中,乃人体的营养物质。若膏脂摄入过多或转输、利用、排泄失常,则堆积为患,甚至浸淫血脉,瘀阻血络,变证丛生。故多数医家认为本病应属中医之痰浊、痰瘀范畴。赵绍琴老师常配伍皂角子、冬瓜子、赤芍、丹参、茜草等凉血散瘀化痰药治疗高脂血症,另有医家配伍决明子、泽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决明子、泽泻都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单纯性肥胖:肥人多湿,从湿论治。


4)代谢综合征:有医家认为三子养亲汤有“去污剂”的效果,与营养过剩相关的多种疾病都可治疗,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脂肪肝等。


5)便秘:小儿食积感冒,便秘,老人便秘。


占凌胭,女,北京中医药大学在读。平生所为,但求无愧于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