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气消痰饮之我见

 医广天地 2022-11-14

图片

补气消痰饮,出自陈士铎《石室秘录》卷三。具有补气消痰,兼补肾水肾火之功效。主治肥人气虚多痰。组成为:人参三钱9g,白术五钱15g,茯苓三钱9g,熟地一两30g,山茱萸四钱12g,肉桂一钱3g,砂仁一钱3g,益智仁一钱3g,半夏一钱3g,陈皮五分1.5g,六曲一钱3g。

现在就来分析一下这个处方。

方中以熟地补肾阴,益智仁补肾阳。以小剂量神曲、砂仁、陈皮,半夏开中焦阳明之消导,以茯苓,白术健脾祛湿,以肉桂温下焦元阳。人参能够补津液,使扶正但不伤阴津液。另外人参可以补益脾胃中焦之气,起到脾肾同调之意。另以山茱萸为先导,补肝阴,同时又固摄补益起来的脾阳与肾阳,不至于游溢精气于四末而不归脏腑。

方中山茱萸是笔者治疗肥胖的要药。最近阅读陈士铎先生的书,对治疗肥胖颇有启发。心与小肠相表里,心阳旺盛,则小肠火旺。此方以益智仁做补肾阳之药,配合中焦小剂量消导之品,配合滋补肾阴的熟地,且熟地剂量最大,此为阴中求阳的思路。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补少阴君火,用炙甘草和桂枝,则是入心。以附子干姜,则是入肾水之火。补少阴君火而助小肠火,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小肠火盛则痰饮自消。

肝主疏泄,方用山茱萸补肝体,助肝用。现代盛人病多在肝不在脾。很多大夫以脾去论证效果均不佳时,此时要考虑肝自己疏泄的问题。山茱萸大剂量的使用,酸可收敛,有助于阳气的固护。

从小肠火及肝主疏泄两个角度考虑脾胃病,效果出奇。笔者自己对原方进行了修改,熟地30改为生地10,熟地20;茯苓15;山茱萸15;人参5;加巴戟天6。

此方笔者自己尝试服用,服用之后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为饿,这种饿会持续很久,基本上是全天在饿。本质是阳气在运化三焦中的水湿。二为尿多。尿量相比之前要多一倍的量,但饮水正常。此为治疗水病的“洁净府”的思路,同时后背微微发汗。仲景在《金匮要略》提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18)”

就是讲风湿当微微汗出才可,不可用大量汗剂。

笔者后期会进行一个简短的回馈,希望此案可以与诸君共赏。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