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新展 | 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

 老米gy0bzxypey 2022-11-14

文章图片1


展览前言
彼得·路德维希教授和夫人艾琳·路德维希教授一生致力于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作为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通过艺术探索世界、认识自己。他们的收藏在某种程度上构筑了一个时代艺术的全景,这本身便是了不起的壮举。
路德维希夫妇的伟大不仅在收藏上,更在捐赠上。“藏”,体现的是他们高远的目光,“捐”,则展示了他们博大的胸襟。多年来,夫妇二人搜集着人类文明的艺术结晶,并秉持着开放和共享的态度,通过捐赠或借展的方式让他们的收藏为世界所共享。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从其收藏中精选出包括巴勃洛·毕加索、安迪·沃霍尔、格哈德·里希特、大卫·霍克尼等欧洲和美洲现代艺术大师的89件(套)艺术作品捐赠给中国美术馆。如今,这批西方艺术珍宝在中国美术馆已经走过了26个年头。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中国美术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这批藏品的价值,在国内11座城市、14个场馆进行巡展,让上百万观众得以亲眼目睹了这批艺术珍品。这批作品和“路德维希”的名字已经成为了中德友谊的象征,也成为了两国人民心与心交流的桥梁。

中国美术馆与清华大学的合作由来已久,成果丰硕。2020年12月,清华大学与中国美术馆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开辟了馆校合作的新天地。此次“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属于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也是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作品首次走进大学校园。此次展览以“美育”为切入点,精选作品61件(套),通过“消费文化”“建构社会”“拓展语言”“构成边界”“记叙生活”和“继承传统”六个部分,立体呈现了20世纪60至90年代的欧洲和美洲艺术面貌。展览通过这批经典藏品还原了一个时代的切片,并在此基础上向广大观众阐释这些作品的艺术和文化价值。

一件作品不仅能产生艺术与广泛的社会效应,同时也能加深两国之间的友谊。2016年,路德维希夫妇捐赠2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以“永恒的温度”为主题的特展,以纪念捐赠者的大爱。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也是中国美术馆接受捐赠26周年。作为捐赠的受益者,中国美术馆再次以“永恒的温度”为题,希望通过展览,让这批作品的情感温度和中德之间友谊的温度不断“升温”。

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被称为是“终生献给艺术的人”。中国美术馆接续了这份带有温度的馈赠,并会将这温度传递下去,让文化弥合历史的断裂、连接不同的文明,编绘出永恒的友谊图景。

中国美术馆

清华大学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路德维希夫妇介绍

彼得·路德维希

彼得·路德维希教授,1925年7月9日出生于德国科布伦茨,1996年逝于德国亚琛。他拥有多个名誉博士头衔。他在德国美因茨大学学习了艺术史、考古学和哲学。1950年,他于该校提交了名为《一代人特有的生活态度表达——毕加索绘画中的人物形象》,并以此获得了博士学位。

1951年,他与同学艾琳·蒙海姆(1927年6月27日生于亚琛,2010年逝于亚琛)喜结连理。1957年,路德维希夫妇开始为其公共艺术机构做艺术品征集工作。早在做学生的时候,他和艾琳就开始为私人住宅收藏艺术作品。1957年,彼得·路德维希开始担任亚琛博物馆协会的主席,并与科隆和亚琛的公立博物馆展开合作。
在公共事业之外,彼得·路德维希做了大量的捐赠,并创立了多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从1976年开始,到1996年他离世,路德维希夫妇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十余家博物馆和艺术机构。

艾琳·路德维希

艾琳·路德维希教授曾在美因茨大学攻读艺术史、考古学和古代史。艾琳·路德维希和丈夫彼得一起建立了庞大、层次丰富的个人收藏,并精心记录了她的每一件藏品。直到她生命的尽头,艾琳·路德维希都一直在打理这些藏品,并面向公众展示的他们夫妇的个人收藏。支持展览和艺术史研究对路德维希夫妇来说也非常重要,艾琳对她创建的博物馆的工作非常热忱,除此之外,她也为众多的藏品征集提供了咨询和帮助。

1996年,彼得·路德维希去世之后,艾琳在亚琛成立了“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基金会”。德国的市级、国家级博物馆,古巴路德维希基金会、奥地利路德维希艺术与科学基金会等,都与“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基金会”有密切合作。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向中国捐赠了89件(套)当代艺术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并在馆内设立了路德维希国际艺术陈列馆。

第一部分:毕加索

“如果这些绘画能一再对我们产生影响的话,那就是一位艺术家的高超之处,它唤出了我们时代风格中的永恒人性……人在生活,在爱,在表演其角色,在演示其梦想,在绝望,也在期望。人在奋斗和坚持。”——《毕加索:最后的版画展》(路德维希基金会收藏) 前言

文章图片2
《人物形象》
巴勃罗·毕加索
毛笔画 52.8×74.5cm 1967年

文章图片3

《带鸟的步兵》

巴勃罗·毕加索

布面油画 146×114cm 1971年


第二部分消费文化——接纳与逆反
20世纪60年代起,彼得·路德维希经常逗留于纽约。在时代广场各种闪动的电子广告屏幕和不断滚动的股价面前,路德维希感受到了势不可挡的消费文化。这一时期,一些艺术家通过波普、照相写实、涂鸦等艺术形式表达出对消费主义热潮或接纳、或反思的态度。这些艺术家以大胆而新颖的艺术形式表现时代的变迁,并引领艺术的潮流。此时,欣赏作品的观众不再是那些少数的权贵,而是新中产阶级。流行的、魅惑的、低成本的、可消费的、可大量复制的,是消费文化和波普艺术之间的共性。社会和文化已开启了新的篇章,新中产阶级从这些艺术作品中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文章图片4

《彼得·路德维希肖像画》

安迪·沃霍尔

亚麻布丝网印刷画 105×105cm 1980年

文章图片5

《柠檬立体静物》

罗伊·利希滕斯坦

布面油画 228.6×172.7cm 1975年


文章图片6

《横渡大西洋》
大卫·霍克尼
布面油画 183×183cm 1965年

第三部分: 建构社会——介入与重构
20世纪60年代初,欧洲许多城市成为东西方思想和观念的交汇点。其中一些在文化上相对包容的城市,为新表现主义、自由具象、批判现实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新具象艺术提供了适宜的发展环境。这些城市吸引了一群将“构建乌托邦社会”视为己任的艺术家。在这些地方,艺术家们试图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创作参与社会的建构,艺术作品成为他们介入与重构社会的一种载体,其中蕴含着他们对理想世界的美好想象。

文章图片7

《AB-图像》
A.R.彭克(拉尔夫·温克勒)
布面油画 139×148cm 1965年

文章图片8

《吞火者》
罗伯特·孔巴
纸面油画 104×195cm 1981年

文章图片9

《亚拉里克的坟墓》
安塞尔姆·基弗
布面油画
221×300cm 1975年


第四部分: 拓展语言——转换与发展
后现代艺术的出现,颠覆了人们对传统艺术的认知。在受此影响较深的地区,新一代艺术家开始思考“艺术该走向何方”“什么是好的艺术”等问题。通过路德维希的收藏,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答案。这些作品的风格流派常常很难界定,有些倾向于新达达主义、抽象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等艺术风格。围绕鲜明的主题和态度,这些作品摆脱了沉重的传统束缚,为艺术语言的拓展提供了诸多可能。
文章图片10
《胡贝尔拉特附近的埃费尔风景(黎明)》
格哈特·里希特
布面油画 150×200cm 1969年

文章图片11
《渔夫之死》
马库斯·吕佩茨
布面油画与综合材料 190×245cm 1977-1978年
文章图片12
《画作六号》
格奥尔格·巴塞利茨
布面油画 285×457cm 1991年
第五部分: 构成边界——语境与隐喻
1970年代,消费文化已席卷大半欧洲,但在莱比锡、德累斯顿、莫斯科等地依然保留着未被美国文明淹没的本土文化,以及这些宝贵文化的继承者。这些艺术家坚守传统绘画技巧,并饱持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莱比锡画派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流派。他们通过描绘宗教故事、历史事件等当地知识分子所熟知的文化元素,隐晦的表达对当前社会及政治的态度。1990年代后,正是这些延续和发展本土文化脉络的艺术家保存了多元的民族文化,他们也因此在世界画坛大放异彩。

文章图片13

《同船》

阿尔诺·林克

布面油画 241×281cm 1985年

文章图片14
《经理》
西格哈德·吉勒
石膏 157×80×35cm 1983年

第六部分: 记叙生活——现实与情感
1970年代年始,东欧受后现代艺术影响,艺术风格已从对歌颂英雄的浪漫主义转为更关注个人情感生活的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逐渐融入了超现实主义、立体主义等风格。此时的东欧艺术家们无论表达何种情感,是用怎样的艺术风格,都能遇到相应的买家。这些现实题材作品,反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呈现了真实且多面的社会生活。

文章图片15

《茨瓦托斯拉夫·里希特在演奏》
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希林斯基
硬纸板胶画 200×150cm 1984年

文章图片16
《鸟》
纳塔利娅·内斯特洛娃
布面油画 140×150cm 1988年
第七部分: 继承传统——经典与重塑
在艺术经典中寻找灵感是艺术家们经久不衰的创作手法。在古典艺术和民间艺术中,流传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和文化价值。在不同时代,艺术家们吸收、借鉴着属于他们的传统文化,或重述历史、或借用经典形式讲述自身故事。这些作品在继承、借鉴经典的同时,也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在时空与情感的交织中,体现出独特的现代性。

文章图片17

《轨迹中的拉奥孔》
鲁道夫·豪斯纳
水质颜料、油质颜料、硬木板 210×185cm 1969-1976年

文章图片18

《罗马,静物》
威廉·贝利
布面油画 114×146cm 1976年

永恒的温度

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


展览时间

2022年9月10日-2022年11月30日
展览地点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四层7、8、14号展厅

展览组织委员会

主 任:吴为山 彭 刚

副主任:燕东升 安远远 张 晴

潘义奎 张百成 杜鹏飞

委 员:韦 枫 付瀛莹 张希丹

张国安 李美娜 李 哲

邵晓峰 封 帆 赵 辉

徐沛君 徐 虹 程阳阳

学术总主持

吴为山

展览统筹

安远远 杜鹏飞

展览协调

李美娜 赵 辉 王晨雅 张 珺

策展团队

徐 虹 李浩然 徐梦可 孙艺玮

孙 珂

藏品协调

张希丹 张宝国 沈 军 温 铮

刘 姝 兰 钰 安 夙

修复团队

徐沛君 孔 妍 李 博 徐晴付

邰武旗 杨昱吉

设计团队

韦 枫 王 鹏 张 超 王学军 杨 晖

展览宣传

程阳阳 寇旭乾 高 勇

刘垚梦 周辛欣 肖 非

国际联络

陈冠楠 郑宇婷 王 瑛

文字翻译

席敏俐(德) 刘 朔

公共教育

张 明 周 莹 王玟惠

影像制作

陈 曦 张小雨

主办单位

中国美术馆

清华大学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驻华大使馆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中国美术馆典藏部

特别鸣谢

彼得和艾琳·路德维希基金会


开馆时间

本馆实行限流预约参观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

(16:30停止入馆,16:00停止会员手续办理)

逢周一闭馆
参观须持有入馆前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参观门票

清华师生:持校园卡可免普通门票和特展门票

社会观众:需购买20元普通门票或60元特展门票(含普展)

(优惠政策详见官网)

https://www.artmuseum./cgfw/wsgp/

网上订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