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启与“林社”

 菖蒲泛舟 2022-11-14
余暇 文
  在杭州西湖孤山的放鹤亭,有座建筑叫“林社”。说到“林社”的设立和兴废,还得提到100多年前的杭州知府——福州人林启。
  林启从政
  林启字迪,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9月)出生,父亲以教书为生,家境清寒。林启于清同治甲子年(1864年)中举人,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入翰林院,3年后授编修。林启在京任御史等职凡十余年,期间曾担任过陕西学政、浙江道监察御史等职。林启在京为官期间,学习了英文、日语等,能够直接阅读一些外文报刊书籍,为成为一个学贯中西的开明官员奠定了基础。
  林启在北京担任粮仓御史期间,曾因整顿粮仓,得罪不少权贵。后来,慈禧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朝野议论纷纷。慈禧警告满朝文武大臣:“谁要让我不高兴,我就要让他一辈子不高兴。”林启却坚持御史职责,冒死上书,“请罢颐和园之役,以苏民困”,触怒了慈禧。光绪十九年(1893年),朝廷将林启连降三级,外放浙江衢州任知府。
  林启在衢州为官两年,勤政兴学,发展经济,政绩民声俱佳,被推举为“两浙循吏第一”。林启为官作风务实。在衢州任上他整顿仓廪,劝人种桑养蚕,整顿正谊书院,新立义塾十二处。“义塾”即由官府出资,官办民助的义务教育小学堂。林启是我国教育史上倡导和施行义务教育的第一人。
  浙江巡抚廖寿丰对林启甚为欣赏,大力支持林启的工作,多次向朝廷推举林启补杭州知府。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林启调任杭州知府。
  林启就任杭州知府之后,仍然坚持他在衢州从政的方针:重视生产,发展经济,兴办教育。林启在廖寿丰的支持下,大展拳脚,摒弃官场陋规,刚正廉明,勤勉务实,在任不到五年,业绩斐然,杭州风气焕然一新。史书记载,林启“守杭五年,政平人和”,“治杭得其政,养士得其教,为匹夫匹妇得其利”。林启办学
  林启最重要的政绩是兴办教育。在短短4年零3个月的时间里,林启整顿东城讲舍,创办了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杭州蚕学馆(浙江理工大学前身)、养正书塾(今杭州高级中学前身)等三所新式学堂,开浙江近代教育之先河。
  1896年,林启就任之初,杭州尚有紫阳、东城讲舍、沽经精舍、学海堂等6所书院,但所学的内容停留在学八股、讲词赋,应付科举考试。林启就任后,订立新规,调整教师,增添书籍。增设一些西学课程,考试要求改应试八股为以策论为主。接着,林启着手创办求是书院、养正书塾和蚕学馆等三所新式学堂。
  林启创办新式学堂的目标非常明确:“立求是书院,综中西之学,以淑成人;立养正书塾,授童蒙经,兼导以欧洲普通之学;修东城讲舍,课经史策论,俾杭士通晓时务以归本于道德;开蚕学馆于西湖,延东人蚕业之良者,以徒学徒。”这四所学校,都强调中西课程兼习,时务和道德并重。
  林启在杭州办学的得力助手是福建长乐人高凤岐(字啸桐)。高凤岐带领高而谦、高凤谦(高梦旦)两个胞弟以及高足林獬(林白水)一行四人到杭州协助林启办学。后来,高凤岐的好友林纾,也加盟进来。
  1897年正月十五,求是书院开学,浙江和杭州近代高等教育的帷幕正式开启。林启知府兼总办(校长),每逢望日(每月十六日),林启总要亲自到书院上课,亲自命题阅卷,督促甚勤。林启不仅没有领取校长应得的津贴,还将积蓄甚至夫人的陪嫁首饰典当了,作为学院定期颁发给优秀学生的奖学金。林启是我国教育史上制定和实行“奖学金”制度的第一人。
  1898年,求是书院招收第二届学生,保留了林启提出的学生必须“行指笃实,文理通畅,资质敏悟,精神充足”的基本要求,取消了原来对学生必须出身举人、贡生的限制,报名者非常踊跃。学院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林启甚感欣慰,便把求是书院总办的事务交给高啸桐负责,自己着手开办杭州蚕学馆。
  自古以来,杭州府和浙江省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是蚕丝和丝绸。19世纪末,大量日本丝绸进入我国,浙江丝绸业受到严重打击。国家关税每年减少白银50万两,浙江财政收入减少580万两,蚕农破产,农村经济凋敝。林启入主杭州,带领四个儿子,立志改良本地蚕种,引进日本先进的织造技术,培养自己的种桑养蚕人才和现代丝绸织造人才,决心彻底扭转“国家利益外溢,百姓生活更趋贫困”的局面。
  林启一直让四个儿子跟随自己南北迁徙,先是在家塾学习,后来在衙门跟着师爷学习和熟悉官府业务,协助自己工作。林启要求四个儿子首先到杭州附近农村,深入调研蚕桑业情况。然后,结合调研,借鉴大量文献资料,考察日本先进的织造技术和蚕种培育工作,做好创办蚕学馆的可行性报告,着手联系引进相关外籍技术人员。高啸桐、林白水等人在完成求是书院的工作之余,也多次陪同前往西湖实地勘查选址,具体负责做好办学场地规划、开办资金费用计划以及年度开支预算等工作。
  林启在蚕学馆生源培育和招生方面,采用“三餐饭、三两银”的办法,即学生每日三餐伙食费由官府承担,每生每月发给三两银子作为家用补贴和零用。此举一出,吸引了大批出身贫寒的秀才报名。
  蚕学馆的创办得到浙江巡抚的大力支持,批给开办费银三万六千两。林启在西子湖畔金沙港购置30亩土地,种植桑树,开馆舍和蚕房,创办了杭州蚕学馆。1897年8月,蚕学馆开学,林启知府兼总办(校长),揭开了我国近代纺织丝绸教育的帷幕。蚕学馆后来改名为杭州蚕桑学校,即后来的杭州丝绸工学院、现在的浙江理工大学前身。林启因此成为中国教育史上创办农业职业技术学校的第一人。
  林启开办杭州蚕学馆不仅振兴了浙江农业经济,还为全国蚕丝业培养了蚕桑培育、现代织造等各个方面的优秀人才,为我国近现代蚕桑业和丝绸织造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启被誉为我国现代蚕桑业和丝绸织造业的奠基人。
  1899年,林启又带领高啸桐等人,利用没收的佛教寺院圆通寺,开办了杭州第一所现代中学养正书塾。养正书塾的创办,保证了求是书院有源源不断的优秀生源。1901年11月,养正书塾改为杭州府中学堂,即现在杭州高级中学前身。林启为创办浙江现代中学教育的第一人。
  林启办学期间,求是书院和蚕学馆的优秀学生由教师带队被派往日本留学,杭州成为当时外派留学生最多的地区之一。这三所由政府官办的现代学堂,汇聚了当时江南一带众多有志青年。许多师生成为辛亥革命前后政治、军事、文化方面叱咤风云的人物。
  林启之死
  林启办学有许多独到之处,处处显露出他精明求是的特色。林启开办新式学堂却沿用旧有教育体制内“书院”、“学馆”、“书塾”等陈旧名称,体现了林启对保守派势力的斗争讲究策略、追求实效的风格。求是书院、蚕学馆和养正书塾经历了百日维新与戊戌政变的疾风暴雨,坚强地挺立着,并顽强地发展壮大,无不得益于林启坚持“务求实学,存是去非”的“求是”精神。这种“求是”精神作为浙江大学的优良传统保存至今。
  维新变法期间,康有为、梁启超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将近30%与教育改革有关,诸多建议被光绪帝采纳并谕令各地实行。各地办学校、派学生留学,沉寂封闭的社会风气渐开。杭州在浙江巡抚的支持下,在林启的带动和高啸桐兄弟、林纾、林白水的推动下,新政谕令多有所落实,维新变法的空气非常浓厚。
  维新变法不过数月,风向陡然转变。9月21日(农历八月初六),慈禧发动政变,从光绪帝手中夺回政权,再次“训政”。光绪帝遭幽禁,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等六名变法志士被捕入狱。9月28日,被捕的六名志士被杀害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清廷掌权的保守派大开杀戒,反对林启改革的人趁慈禧下令捕捉维新党之际,密告“林启所办三所学堂,伏有新党,应予查封”。部分胆小怕事的学生自动退学。林启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以“自己身家性命担保”向总署申辩,驳回诬告。求是书院、蚕学馆和养正书塾才幸免于难,退学的学生也陆续返校。但是,林启终因此受到打击,疲于应付,一病不起,于1900年暮春病逝。
  “林社”的创建
  戊戌政变之后,新政停罢,兴学大计无形中辍,顽固势力全面复辟。不久,慈禧经历了1900年的“庚子事变”,才深刻意识到非改革难以自保,遂决意全面复行新政。改革的千头万绪中,兴学堂、停科举、奖励游学(留学)成为第一要务。林启于1897年起陆续创办的新式学堂──求是书院、蚕学馆和养正书塾,这时也已恢复生机,蓬勃发展。1902年,清廷授求是书院为“浙江大学堂”,1905年,清廷废止了科举制度。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杭州知府林启,已然安息于西子湖畔。
  林启于1900年在杭州知府任上病逝,家人准备将其归葬福建家乡。杭州人认为,“林知府虽是闽人,然为杭府之父母官。他为杭人鞠躬尽瘁,就是吾杭人矣”。且林启生前仰慕“梅妻鹤子”的孤山隐士林浦,曾在孤山补植梅树百株,并有游西湖之诗句“为我名山留片席,看人宦海渡云帆”。杭州人以诗句为凭,说明留葬杭州西湖应是林启的遗愿。林启的亲友为杭州人的情意所感动,遂将林启安葬在西子湖畔孤山,墓前树“古之遗爱”牌坊,两旁石柱镌刻对联:“树人百年,树木十年,树谷一年,两浙无两;处士千古,少尉千古,太守千古,孤山不孤。”
  林启去世,众好友深感痛心。高啸桐倡议建“林社”来纪念林知府,并带头捐资。高氏兄弟、林纾、林伯颖、林白水等在杭闽人以及杭州、衢州的好友纷纷响应。众人筹款,在西湖孤山林启墓旁购置土地营建“林社”。
  1901年初,“林社”竣工。农历四月廿四日,举办了首届公祭仪式。“林社”内立了林启的塑像,挂满了杭州名士吊唁的挽联和悼念诗文逾300篇。1909年,高啸桐病逝。杭州人感念其与林启一同开浙江近现代教育之先河,让其亲友也将高啸桐葬于孤山。后任杭州知府林伯颖发起捐资,立高啸桐线刻画像碑附祀于“林社”壁间。后来,林伯颖过世,其子林长民也在“林社”为父亲立碑祭奠。
  “林社”的兴废
  林启留葬西子湖畔,孤山“林社”的创建,为杭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重一笔。定每年农历四月廿四日林启忌辰为祭日,由求是书院、蚕学馆、养正书塾三校轮值设祭,其他学校学生主动参加,衢州人士也多有参与。祭奠仪式风雨无阻,绵延几十年,直至抗战时期。
  抗战胜利之后,浙江大学从贵州回迁杭州,林启墓和“林社”多年失修,已然颓旧。1946年夏,浙江大学发起重建。由于资金短缺等原因,直到1949年5月3日杭城解放,新造“林社”仍尚未封顶。之后,军管会接手修建“林社”,并于1951年春重建竣工,还请人专门写了《重建林社碑记》。
  1964年,杭州文化部门受极“左”思潮影响,将西子湖畔众多文化名人的墓葬迁移到远离西湖的鸡笼山马坡岭,林启墓也随之湮没在荒草中。
  1997年,浙江大学百年校庆前夕,浙大等单位共同发起再次装修“林社”,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潘云鹤先生为新“林社”撰写了社名。2000年,杭州举办纪念林启逝世100周年活动暨“林社纪念馆”开馆仪式,特地邀请远在美国的林启的曾外孙女方惠女士参加。2004年有关方面对“林社”再行修葺,并在“林社”边增设了林启塑像。2004年,杭州市政府根据热心人士提供的历史资料,在鸡笼山马坡岭找到了诸多西湖名人的墓葬。2005年12月,市政府在马坡岭设立“西湖名人墓地纪念碑”,作为对林启与其他西湖名人的纪念。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供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