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冬,最温暖的十件小事

 古典书城 2022-11-14 发布于河北

冬天到了,从第一个零下气温开始。虽然升升降降,但风里的味道,在分明的宣告:冬天到了。 春夏秋冬,屡变星霜,每个季节,都有一个独特的触感,属于冬日的,是“暖”。 你有没有发现,在这个至冷的季节,人们反而最能感知到温暖,从小食小事,到温情厚意, 

01手暖——入冬八件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季节初始,都会流行一些独特的仪式感:

春天的第一束鲜花,夏天的第一块西瓜,入秋四件套,入冬八件套…… 有人说,这是消费主义陷阱,可我倒觉得,在不影响生活水准的基础上,为一些小事,以仪式感命名,也不失为一种浪漫。 烤红薯、热奶茶、炒栗子、烫火锅……只看文字,就仿佛已经闻到香气,寒风肆虐的街道上,捧一份热气腾腾在手里,在爱与被爱里,过了个暖冬。 

02屋暖——等一场雪落

犹记得去年立冬的那场大雪,落在尚未凋落的银杏树上,黄叶披了素装,是秋与冬的缠绵,隆重盛大,缱绻深挚。 在那场雪落时,恰好收到友人的来信,夹着南方未黄的叶,信中散言碎语,间隙思念。 窗外飘雪,窗内读信,好像被风雅选中,我想,那场雪,我会记得很多年。 今年的初雪来得很晚,淅淅沥沥的秋雨不肯断竭,我在北方的暖屋里,趴在窗前听雨,碎碎念念,盼一场雪来。 

03火暖——围炉夜话

古人说:“深夜一炉火,浑家团栾坐。煨得芋头熟,天子不如我。” 没有暖气空调的时代,冬天的火,就是温暖之源。一家人在寒夜围坐,生起炉火,烘手暖脚,扔进去两个芋头,掰开分食,人间至味。 温暖的何止炉火,更是静谧的寒夜里,逐渐紧凑的几颗心。 

04茶暖——寒夜茶当酒 

生了炉火,就得煮些什么,方才不负这暖融融的火光。可以是酒,如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可总想将这壶酒,留在落雪时喝,方才雅趣十足。 还在落雨的初冬里,煮水煎茶,言语生暖,才恰合时宜。饮茶,越饮越清醒,越温暖,越诗意:“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05胃暖——煲汤煮面 冬天就该喝汤,蔬菜汤,海鲜汤,羊肉汤,骨头汤……外面风雪再大,耳朵冻得通红,回家的一碗热汤入胃,也能消除辛苦疲惫,让暖意自肠胃输到耳尖,实在令人舒适安暖。 每到天渐冷的时候,总是会刷到许多煲汤的教学,评论里满是@xxx,言语里是被宠爱的确幸。冬日,有人捧一碗汤到面前,是温暖与欢喜。 为自己烹一碗热汤,也并非辛酸,而是热爱生活的证据,热爱生活的人,生活也一定不会亏待他。 

06心暖——月下读书 

说起读书二字,总忘不了北大教授孙玉石的那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读起来很浪漫的一句话,解释也极其浪漫:

读书到夜深的人,睡前吹灭最后一盏灯,仅余月色照拂,如此,满身皆是月。 那么,睡前读书的人,是不是也算得上,披着月色,枕着字句入眠呢?那么梦里,又该是怎样的诗情画意。 

07梦暖——睡个好觉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如此,人也一样。冬天是最适合睡觉的季节,洗个热水澡,换上舒适的睡衣,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好好的睡一觉。 我们在醒着时,总是忍不住烦恼,工作,生活,交际……源源不断的问题,常常令人无力招架。 而睡一觉,是最好的“逃离”。在无事的周末,索性关掉手机,锁上房门,沉沉地坠入梦境里。让自己短暂的脱离尘俗,在一场梦里,随心所欲。 

08日暖——负暄闲坐

读过一首很有意思的诗:“火阁红销雪尚香,睡魔引我入渠乡。觉来一阵寒无柰,自掇胡床负太阳。”来自宋代诗人杨万里。 窗外正飘雪,于是睡了个午觉,睡醒后觉得有些冷,就自己拎了个板凳,去院里晒太阳。初读时,一时恍惚,竟不觉这是来自千年前的南宋。 冬日里的太阳,一定是上天的馈赠。炽热的日光穿过冷空气,抵达人身上时,是暖洋洋的舒适。 

09人暖——相聚尽欢 

寒冷的时候,人总是想往一起凑,于是在中国人的冬天里,欢聚的时刻尤其多。 曾听人说:“浪漫的中国人,会因为某个食材正当季,相聚在一起。”而在冬天的相聚,更是没有理由。 只是因为天冷了,因为今天做的饭很好吃,因为刚好包了饺子,因为开心,因为不开心,……因为一切看起来不算理由的理由。 

10冬暖——安暖一冬

总觉得冬天的温暖,与其他季节都不同,这是由人气儿拢在一起,以体温、牵挂、惦念,化成的暖流。 雪莱的一句:“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给人无限希望,但对冬天来说,些许不公。 

为什么要逃离冬天呢?持一颗向暖的心,安度一个冬日,寻一些触得到,闻得见的温暖。在冬日里,去拥抱,去团圆,去闻梅花,去弄水仙,去吃火锅,去包饺子,去做一切温暖的事。 冬天不是寒凄凄的,而是暖融融的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