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凡高系列(30):凡高的向日葵15幅

 gudian386 2022-11-14 发布于山东

2、两朵剪下的向日葵凡高 1887年8-9月 巴黎 布面油画 50x60cm,现藏于瑞士伯尔尼艺术博物馆 137
凡高的第二幅《向日葵》作品,从色调看虽然不如在阿尔创作的那么绚丽明亮,但也是饱含激情、充满希望的。凡高的一生几乎都被挤迫在命运的边缘,饱尝世态炎凉和接踵而至的创伤,但他反而鞭策着自己在逆境中寻找阳光,更强悍地成长。带着对凡高苦难人生的理解,再度审视这幅作品,眼前的向日葵不再是简单的植物,而是诚挚而热烈绽放着的生命,犹如凡高本人。凡高通过描绘向日葵,向世人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理解,并且展示出了他个人独特的精神世界。

3、四朵剪下的向日葵凡高 1887年8-9月 巴黎 布面油画 60x100cm 欧特娄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138
1887年的暮夏, 凡高画了第三幅向日葵, 这幅给人感觉无比的逼真, 从某个角度来说, 这一幅可视为凡高画集的代表性作品。孩童时代他就喜爱鸟巢, 这种喜爱可以说是他幻想特性的本质。由他的素描习作可以看出, 他尝试着要捕捉中心向周围旋转的分量感。他后来到南法追求太阳, 就是对于旋转、炎热的天体的一种热望。事实上, 向日葵就是生长在大地上的太阳(法语称之为Tournesol——旋转的太阳; 英语称之为Sunflower——太阳之花)。巴黎时期的作品中, 这一幅显示出凡高成熟后风格——以螺旋的涡流向外喷出, 同时也在暗示着凡高晚期的幻想力。

4、两朵剪下的向日葵凡高 1887年8-9月 巴黎 布面油画 43.2x61cm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140
这是凡高画的第四幅《向日葵》作品,也就是在巴黎时期画的最后一幅。早些时候画的一幅风格细腻的向日葵已被明朗和绚丽的调子所取代, 同时, 细心敷设的一层层颜色也比过去更加厚重。后来凡高来到阿尔之后,为了装饰房间又构思了一系列的向日葵组画,并把它们悬挂在涂成黄、蓝色背景的墙面上。这些令人振奋的金色的花放射出了一种耀目的光辉,在凡高眼里,它们不是那种传统模式中做装饰房间之用的静物花卉,而是太阳的一部分,是对阳光及紧张的生命力的一首颂歌。

5、三朵向日葵凡高 1888年8月 阿尔 布面油画 58x73.5cm 美国私人收藏 197
这幅画是凡高在阿尔创作的第一个《向日葵》,随后在阿尔又创作了6幅,凡高在阿尔创作的向日葵,是其巅峰之作,被认为是植物界的《蒙娜丽莎》。1888年2月20日,凡高到了法国南部小镇阿尔,孤独的梵高试图在阿尔组织一个名叫“南方画室”的画家沙龙,向一些画家发了邀请,结果只有高更答应前往,凡高还是欣喜若狂,他原本想画12幅向日葵来装点他在阿尔租住的小屋,以迎接高更的到来。向日葵是夏天开花,花期很短,凡高这幅画创作于1888年8月,凡高说过:“我每天从日出开始工作,因为那些花会很快凋零,哪怕中间有一朵打蔫都很麻烦。”但当高更10月24日来到阿尔时,凡高仅完成了4幅,暂时中断了向日葵的创作。

6、花瓶与五朵向日葵凡高 1888年8月 阿尔 布面油画 98x69cm 二战时毁于火灾 198
这是凡高在阿尔创作的第二幅向日葵,浓重的宝蓝色墙壁前,罐子里有三朵花,前景的桌上放着另外三朵。明明是六朵向日葵,却名叫“花瓶与五朵向日葵”(Still Life: Vase with Five Sunflowers ),不知道凡高的这些画是谁给命名的。梵高非常重视画面质感,很多笔触是向上提起的,造成花朵怒放的感觉。他的笔触非常粗狂,犹如雕塑一般,充满遒劲的爆发力,就像这幅画,以短暂的笔触把向日葵的黄色画得极其刺眼,每朵花如燃烧的火焰一般,细碎的花瓣和葵叶象火苗一样布满画面,整幅画尤如燃遍画布的火焰,显出画家狂热般的生命激情。然而,这幅向日葵的命运最为不幸,1920年,一位日本收藏家不远万里买回了这幅画,但在1945年、也就是二战时期,美国对大阪进行轰炸,画作也未能幸免于难,这是个悲剧。

7、十二朵向日葵凡高 1888年8月 阿尔 布面油画 91x72cm 德国慕尼黑新皮纳克提美术馆 199
这是凡高在阿尔创作的第三幅向日葵作品,给人以无比逼真的感觉,这也是梵高为后人熟知的一幅佳作。在这作品里强烈的色彩和画中铬黄色布满整个画面,让观者触目惊心。画面中的色彩非常的洗练、奔放、大胆, 色彩不受主题拘束,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1888年8月21日,凡高从阿尔写给妹妹的信:“此刻我正在画插在黄陶罐里的12朵向日葵花束,接下来我打算用向日葵来装饰我的工作室,除了向日葵,什么都不要。我不介意走远一点,尽管这里不是平原,但是这一辈子我确实没见过真正的山呢。等高更来了的话,我们可以一起远足。”梵高认为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阳光又象征爱情,因此具有特殊意义。他以《向日葵》中的各种花姿来表达自我,有时甚至将自己比拟为向日葵。梵高写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多次谈到《向日葵》的系列作品,其中说明有十二株和十四株向日葵的两种构图。他以12来表示基督十二门徒,他还将南方画室(友人之家)的成员定为12人,加上本人和弟弟西奥两人,一共14人。唯独没有十三朵的,因为基督教里,13是不吉利的数字。

8、十四朵向日葵凡高 1888年8月 阿尔 布面油画 92.1x73cm 英国伦敦国家画廊 200
这是凡高在阿尔所创作的第四个向日葵作品,也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画中15朵向日葵从一只简单的陶罐里冒出来,背景是耀眼的黄色。花儿有的新鲜挺拔,环绕着火焰般摇曳着的花瓣,有的则快要结子,已经开始凋萎。这些简单地插在花瓶里的向日葵,呈现出令人心弦震荡的灿烂辉煌。这幅画是英国伦敦国家画廊1924年直接从梵高家人手中购得。创作这幅画时,梵高用他典型的详尽和精确的描述习惯,描述了他在阿尔创作向日葵的过程:“我画了三次,第一次,三朵大向日葵在一只绿花瓶里,明亮的背景;第二次,三朵,一朵枯萎并掉了叶子,另一朵是蓓蕾,背景是品蓝;最后一幅是明亮的,我希望,开始创作第四幅。这第四幅有14朵花,黄色背景。”还有,这第四幅是唯一一幅将Vincent(文森特)的签名放在花瓶的上半部。

9、十五朵向日葵凡高 1889年1月 阿尔 布面油画 100.5x76.5cm 日本东京东乡青儿美术馆 201
在完成四幅向日葵创作之后不久,梵高又创作了三幅副本或改版,其中一幅于1987年3月10日由佳士得在日本拍卖,众多买家争相竞拍,在4分多钟的较量下,日本安田水上火灾保险公司以2250万英镑一举夺得这幅向日葵。凡高用简练的笔法表现出植物形貌,充满了律动感及生命力。整幅画仍维持一贯的黄色调,只是较为轻亮。这幅画是凡高在阿尔创作的第五幅向日葵,创作时间在1889年1月,这时经过了1888年12月23日梵高因与高更争吵而失望与自责,将所有不属于自己的错误揽到自己身上,割下了一小块耳朵,经治疗后身体刚刚得到恢复,他立刻意识到他已经创作出了重要的东西,并且他的向日葵如此与众不同,几乎可以当作画家的签名,当时别的画家还在画牡丹或蜀葵之类的花儿,他告诉弟弟提奥说,“向日葵是我的”。但凡高似乎特别重视写生的第一感受,对这一幅临摹了自己的一张向日葵后,感觉很不喜欢,他没有在给提奥的信中提及这张画,也没有给它署名,以至于日本方面拍下这幅画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认为是他人的仿作。

10、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凡高 1889年1月 阿尔 布面油画 95x73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 202
这是凡高在阿尔创作的第六个向日葵作品,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割耳朵事件后,凡高进疗养院住了一个多月,他回到黄房子时,看见一封高更的信,要求梵高把以前挂在他房间的那幅《向日葵》送给他。梵高立刻回信:“在发生这些事之后,我实在不想把画送给你。但你选择这幅画的品味,令人欣赏,我决定画一幅一样的送给你,让这件事有好落幕。”于是,梵高画了这幅复制品,还仿画了一幅12朵的,但他没能有机会当面将画交给高更,就去世了。此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签名和一朵花的中心也使用了蓝色。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感觉。凡高在信中提到这幅画:“在黄色背景前面的一幅十四朵花,好像我以前所画的一样。不同之处是这幅画更大一些,它有一种相当特殊的效果,我认为这一幅是以更加简练的手法画出来的。”

11、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凡高 1889年1月 阿尔 布面油画 92x72.5cm 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203
费城博物馆收藏的《向日葵》是凡高在阿尔创作的七幅《向日葵》的最后一幅。绚丽明亮的铬黄色把整个画面烘托得满怀激情,花蕊在相叠的点彩下,呈现不同的色泽,花瓣在交叉条纹的烘托下,显得突出而浑厚,背景与花瓶在富有节奏和韵律的笔法下,制造出肌理的粗糙美。十二朵向日葵在凡·高豪放又多变的艺术笔法下,像在一团团熊熊燃烧、旋转不停的火球,充满了无穷的生命力,在一个多世纪之后依旧栩栩如生地呈现世人的眼前。可以说凡高用他的画笔赋予了这些向日葵新的生命。

12、碗中的向日葵、玫瑰和其它花 凡高 1886年8-9月 巴黎 布面油画 50x61cm 德国曼海姆艺术机构 82

13、蒙马特道路旁的向日葵凡高 1887年 巴黎 布面油画 35.6x27.3cm 美国旧金山艺术博物館 118

14、篱笆旁的向日葵凡高 1887年6月 巴黎 布面油画 43.2x36.2cm 阿姆斯特丹凡高博物馆 675

15、房屋和向日葵凡高 1890年7月 奥维尔 布面油画 31.5x41cm 下落不明 3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