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织布工的右侧
1884年2月 纽南 布面油画 37x45cm 私人收藏 1983.12.5伦敦索斯比拍卖行 凡高创作进入纽南时期(1883年12月-1885年11月27日)。1883年底,梵高回到父亲供职的教堂所在地纽南。在纽南的两年时间里,梵高苦练素描技巧。在画了大量素描写生和习作后,他完成了第一幅著名作品《吃土豆的人》。他这一时期的很多作品都受荷兰现实主义画风的影响,画面深沉,有极强的乡土气息。这也表现出梵高很强的农民情结,他似乎很想成为一位农民画家。一方面,他受到“精神导师”米勒的影响,更重要的可能是内心深处对乡间生活的向往,对淳朴农民的尊敬和对诚实劳动的赞美。关于这幅画,凡高曾在信中说过:“织布工的境遇也十分可怜,人们沉默着不言不语,我确实根本没听到过带反叛味道的言论。可是他们看上去毫不高兴的样子,就像拉车的老马或用轮船运到英国的那些绵羊,总是愁眉苦脸。”
24、织布工左侧和纺车
1884年3月 纽南 布面油画 61x85cm 波士顿美术馆藏 这幅画的构图是突出织布机的复杂与完整,而不是人物或背景,粗糙的地面只起衬托织机的作用,而这些织机又总是在侧视或前视的角度上,也翼是说是画的主角。倾斜的砖地面呈现出砖块砌出的图案,这就使画的前景有了生气,但是占主要地位的织机遮住了屋角,织机和那架传统的纺车(这是未画出的女工匠的工具)占据了整个画面。
25、纽南的老教堂和农夫
1884年2月 纽南 布面油画 34.5x42.0cm 欧特娄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26、纽南附近的水磨坊
1884年5月 纽南 纸板布面油画 57.5x78cm 美国私人收藏 1967.4.6索斯比拍卖行
27、田野中的老教堂 1884年7月 纽南
纸板布面油画 35x47cm 私人收藏 1969.12.10伦敦索斯比拍卖行 JH507
28、纽南乡间水磨
1884年8月 纽南 布面油画 87x151cm 马德里蒂森博物馆
29、种土豆的农夫
1884年8-9月 纽南 布面油画 66x149cm 欧特娄国立克罗勒·米勒博物馆
30、耕地的农妇 1884年9月 纽南 布面油画 70.5x170.0cm 伍珀塔尔 Von der Heydt博物馆
31、雪中拾柴
1884年9月 纽南 嵌板布面油画 67x126cm 私人收藏
32、离开尼厄嫩教堂 1884年10月 纽南 帆布油画 41.5x32cm 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藏 这幅画又名“纽南的小礼拜堂和信徒”,2002年时与《斯海弗宁恩海
滩》同时被盗,2017警方在意大利追回,目前两幅画估值2亿人民币。《离开纽南教堂》是1884年10月梵高为他母亲画的一幅小帆布油画,因为他母亲腿部骨折躺在床上,便画此画取悦她。当时他父亲是该教堂的牧师。1885年,他父亲去世后,梵高重新在这幅画上的教堂前面加了一些去做礼拜的人,其中有几个妇女身穿缟素在哀悼。这是梵高博物馆中唯一一幅依然裱在最初的内框中的作品。这个内框上有颜料的污点,正一艺术了解到可能是因为梵高在上面清洗了手中的画笔。
33、深秋的白杨林荫道
1884年10月 纽南 布面油画 99x66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1884年8月,邻居家的玛格特( Margot Begemann
1841.3.17-1907.2.11)爱上了凡高,虽然玛格特比凡高大了将近10岁,但他们还是有了结婚的打算。但双方亲属都不同意,尤其是女方家。玛格特有个非常奇怪的家庭,她有五个姐妹,都是单身,父亲早逝,家中无男人,姐妹中只要有一个人恋爱,其她人就会想方法设法破坏这场爱情。最终,玛格特在痛苦中服毒自杀,虽然没有死,但这件事使凡高很受打击。凡高在给提奥的信中这样写:“我的好兄弟,这件事使我心乱如麻。在她(玛格特)还十分衰弱的时候,被五六个别的女人欺侮了,她吞下了毒药”。虽然这段感情也是让凡高痛苦的无疾而终,但玛格特被认为是唯一真正爱过凡高的女人。
34、戴白色帽子的农妇 1884年12月 纽南 嵌板布面油画 42x34cm 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美术馆
35、雪中纽南牧师住宅里的花园
1885年1月 纽南 布面油画 51x77cm 加利福尼亚西蒙艺术博物馆藏 JH603
在身为牧师的父亲家里,其住宅后有一个大花园,对花园的浓厚兴趣是凡·高绘画作品的一个经常性主题。而此处特别点明的牧师角色,给花园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36、有四个吃饭的农民(食土豆者的初稿)
1885年2-3月 纽南 布面油画 33.5x44.4cm 阿姆斯特丹国立凡高博物馆 JH686
37、食土豆者
1885年4月 纽南 嵌板布面油画 72x93cm 欧特娄国立克罗米勒博物馆 JH7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