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的墓为何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与乾隆都会特意去拜祭?

 四季视野 2022-11-14 发布于北京

马未都曾称,他见过最凶的墓,里面全都是人的骨头,机关数不胜数,埋了80名盗墓贼。然而,朱元璋的墓才更恐怖,毕竟,600多年无人敢盗,康熙与乾隆在下江南时,都会特意去拜祭!

古代帝王的墓穴,多有宝藏,所以常被盗墓贼惦记。马未都说的凶墓,位于湖北境内。当时是一个施工队发现的,马未都知道后,也赶忙前往。后来在节目上,他也将此事讲了出来,说里面机关数不胜数,有去无回的盗墓贼大概有80名,这个墓很是恐怖。



然而,明太祖的陵墓虽然已经知道在哪里,但无人敢动,这是为何?

朱元璋出生微寒,命运多舛。他因在家族兄弟中排行第八,所以父母为其起名“朱重八”。年幼时,因家中生活贫苦,朱重八吃不饱穿不暖,但好歹也能保全性命。在他15岁时,因家乡闹旱灾,他的母亲和两个哥哥也在这次灾荒中死去。

无处可去的朱重八去了皇觉寺,在寺中剃度做了行童。可也就不到两年,此地也闹起了饥荒,他为了活命,只能出寺乞讨。连年的天灾再加上百姓对元朝的不满,许多地方的农民纷纷起义,决定推翻腐败的元朝。

朱重八24岁时也加入了起义军。朱重八英勇善战,作战机敏,很快就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也就在这个时候,朱重八正式改名为“朱元璋”,开启了他的辉煌人生。

1353年,眼看时机成熟,朱元璋重回自己的家乡招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直接跟随他,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而他纪律严明,善待民众,所以他在士兵与百姓心目中的威望很高。当时许多将领都在这样的战乱中广集兵马,扩张地盘,自立为王。而朱元璋并不急躁,慢慢积累势力,广积粮草,再加上他用兵如神,很快就击败了中原的分割势力,并将元朝余党一举肃清。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1368年,40岁的朱元璋在众将士的拥护下称帝,国号定为“大明”,年号定为“洪武”。

朱元璋出身草根,所以对百姓疾苦更加了解。为了百姓安居乐业,他大力发展生产,对百姓多有扶持,并常常减免赋税,使得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明朝的经济得以发展。也正是朱元璋出身草根的原因,因而朱元璋对待贪官污吏更加痛恨,所以在治理国家时对贪官污吏的处置也更为严苛。

1382 年,朱元璋决定设立专门的反贪机构设——御用拱卫司,直属皇帝。为了反贪,他特意发明了大写数字“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沿用至今。除此之外,他还一视同仁,知道胞侄朱文正、驸马欧阳伦贪污后,直接将他们赐死。若官员贪污的银两到达60两,那就必判斩首。



不得不说,朱元璋一直不忘初心,是个节俭的人。他这辈子,或许只有一件事,要求甚高,那就是对他自己的墓陵设计要求甚高,动用了十万人修建了二十五年之久。

不过,朱元璋虽然很重视自己的墓陵,但他却下令薄葬。

《明史》记载,“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朱元璋的墓陵称作“明孝陵”,建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独龙阜,它是个石头山,整座山上都是坚硬的石头。修建者先是开凿出了一条通道,可以通往石头山内部,再将石头山整个掏空,修建了明孝陵。

明孝陵的宝顶也并没有在墓陵的正上方,这也是为了迷惑盗墓者。许多人在看到宝顶后,会以为它的正下方就会是墓室,其实下面的石头很是坚硬,若不使用爆破手段,只用一些普通工具,怕是无法挖掘的。所以若有盗墓者想要进入明孝陵,不易找到入口。若不知入口在哪,盲目在四处都是石头的地方进行挖掘,只能是白费力气。

即使盗墓者真的找到了通往墓室的通道,可明孝陵所封的土层下方铺设了鹅卵石,一旦墓陵开封,那铺设的鹅卵石就会相继滚落,将盗墓者与所挖的盗洞直接掩埋。因此盗墓者虽然垂涎明孝陵中的宝贝,但也不敢为此豁出性命。



除此之外,朱元璋在死之前便已经精挑细选了5600人做明孝陵的守卫,他们为人机警,武艺高强,想要在他们的守卫下闯入明孝陵,简直是天方夜谭。而明孝陵的守卫也更替了好几波,总共驻守了167年。更何况这个陵墓还在南京,对于此地任何风吹草动,都很容易被察觉。因此,无论是向上还是向下,盗墓贼都是无法轻易成功的。

到了康熙年间,康熙曾5次亲自拜祭明孝陵,并且还行了三跪九叩这样的大礼。还有一次他虽未亲自到场,但也指派了官员去拜祭。

康熙如此做一来是真的敬佩朱元璋的作为,二来也是为了收买人心,让大家相信他是很重视汉人的。而乾隆在六下江南的途中,也是特意去拜祭了朱元璋六次。1912年,孙中山也去拜祭了朱元璋。1961年,明孝陵被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明孝陵及明功臣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朱元璋的一生辉煌且坎坷,而他誓不为奴的精神,也让我们永远警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