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圆桌】构建自主知识体系:全球史与国际关系对话

 老玉米棒 2022-11-15 发布于广东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而三大体系建设的开展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有着莫大的关联。全球史的发展不仅为我们带来审视人类历史与现实进程的全新视野,而且为国际关系的知识生产与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期“学术圆桌”期望通过全球史与国际关系学科的对话,将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推向深入,为进一步突破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话语主导陷阱,构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刘新成:“全球史观”的方法论意义

国际关系研究与全球史研究都是对域外的研究,因此研究内容有重叠和交叉。但二者起点不同,面向各有侧重,思维逻辑也有差异。

生成背景不同,导致两种学术思维的逻辑起点有别,对同一事物的观察视角也不一样。国际研究从“分”的视角看重的是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总之,国际关系研究和全球史研究作为两种学术取向,各有长短,既为互补,又互为批评工具,两者结合将推动学术的发展。

“全球史观”的方法论意义点击阅读全文

张小明:全球史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融通与互鉴

如同历史学著述一直是国际关系学的养分来源一样,作为历史学科发展形态的全球史无疑对于国际关系研究是有意义的,特别是全球史学者所倡导的超越西方中心主义的理念可能有助于一些国际关系学者所倡导的全球国际关系学的构建。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全球史和国际关系研究存在着某些重要差异,比如全球史学者普遍关注非国家行为体,而国际关系学者则普遍关注国家行为体,全球史叙事特点是具体的,而国际关系理论的表述通常是抽象的。但是,这样的差异并不妨碍全球史学者和国际关系学者之间的对话,或许这样的差异更有助于在对话中相互启发,从而促进两个学科的发展。毕竟全球史和国际关系研究同属于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它们无疑具有共通的东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