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派砖雕与徽州砖雕的不同之处

 古建秦 2022-11-15 发布于重庆
图片

砖雕是古建筑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一般用来装饰宅第、园林、门楼、门罩及官邸或祠庙的八字墙。

图片

在江南地区,只要略具规模的住宅,大多沿着纵轴线布置花厅、轿厅及住房,形成一进又一进的庭院,每一院落都设有库门以分内外,而在门框上用水磨青砖砌成线脚向外突出并复以瓦檐,形成单独的门楼,这是宅院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

图片

为了气派美观,门楼上须配有适宜的横额题字,有些还请名流雅士赐题。

图片

苏州制砖历史悠久,吴县陆慕是制造优质砖瓦的重要产地,苏州砖雕大量使用陆慕金砖 半金砖颗粒细腻,质地密实。陆慕的金砖有“敲之有声,断之无孔”的美誉。

图片

金砖烧制的工艺极为复杂,要经过选泥、练泥、制坏、装窑、烘干焙烧、害水、出窑等八道工序 不过.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完美的载体,苏州砖雕才能流传至今,发扬光大。

图片

微派砖雕用的是水魔青砖,青砖的原材料成本低。而且易于塑形和雕刻,是很好的砖雕材料。但是它相较于木、石等材质,本身松脆,易于碎裂.这也是它的缺点。

图片

青砖出窑后.要经历三道工序:第一道是“打坯”就是在砖上大概确定画面的轮廓、层次区分远中、近三景;然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出细”,进行精雕细刻;最后是修饰、粘补和拼接,将砖雕最终成型。

图片

同样的题材,在同为南派砖雕的两地制作出来却有着很大的差别。这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与材质有关。青砖的材质稀松,在雕刻的过程中大约需要十分小心,所以微派的砖雕往往只能做繁,比如将屋顶的砖瓦每一块都刻画出来亦或是将门窗、桥栏都雕刻成镂空的形式,但是它却不能做精。它的材质无法经受住一遍遍的打磨还保持光滑平整所以在人物表情的刻画上。衣料纹路的刻画上都比不了苏州的金砖,并日经过长年累月的风化后.青砖很多表面的细节都看不见了。

图片

苏州的金砖因为工艺复杂,所以十分耐磨,那它在承受复杂的雕刻时,就会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承载力,再加上大为金砖质量过硬,很多苏州清代保体下来的砖雕依旧精美绝伦,细节清晰。反而因为岁月的包浆,显得更加光滑和光亮。

图片

南方砖雕代表之一的苏派砖雕,也就是苏州砖雕。最早的实物例证可能要推至晚唐至北宋时期。而到明清两朝,苏州的砖雕行业尤为兴感。
苏州的古代流传着“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这样一句话,由此可见古代苏州的砖雕工艺之发达,谈到苏州砖雕,也不得不提苏州的园林。

图片

据《苏州府志》中记载,仅苏州城区明代有园林271处,朱门宅邸更加是数不胜数。清代的园林,其繁荣程度更其于明代。
作为家宅园林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砖雕,在明清时期会如此繁荣,便也不足为奇了。

图片

因为历史原因,苏州现在保存下来的砖雕大多是清代时期制造的。明末清初时的苏派砖雕,风格朴素简洁,画面颇似汉代画像砖,它们多以浮雕和浅圆雕为主画面内容单一.人物重复雷同.艺术观感比较简陋。出现频率最高的纹饰为“鲤鱼跳龙门”“状元游街”等。
图片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当时的砖雕风格一改以往的简单朴素,逐渐向细腻繁复的方向发展。砖雕中的画面出现了多个层次,而且点缀装饰也大大增加,大量的戏曲人物题材都被应用到砖雕上,如“文王访贤”“郭子仪拜寿”等。

图片

再往后发展,进入19世纪30-40年代中国的经济一路下滑苏州的手工业逐渐呈现衰落趋势砖雅内容还是以戏曲人物居多,再加上一些花卉、博古器物等。但是救体风格都不如以前精密细致。

图片

苏派砖雕在描给人物故事情节时,风格华丽细致,但是构图上不会出现整体画面用力平均的效果,往往会将主要人物细致刻画,场景和其他人物弱化,以此来突出重点。

图片

民间砖雕的题材十分广泛,其中常见的内容有神话传说戏曲图谱,民间故事等,神话传说有“八仙过海”“南山求寿”“蟠桃宴会”等:戏曲图谱有“郭子仪开寿”“关二爷夜读春秋”“刘备招亲”等:还有许多刻画民俗活动的题材。

图片

人物题材在所有砖雕中被视为精工细作的中心。往往会镶嵌在醒目的位置。在上文中被提及的清代时期的苏州人物砖雕大多是应用在兜肚之上而徽派砖雕中,此类题材的砖雕被放置在门楼门置额枋或华板上。

图片

所以苏派砖雕门楼往往风格比较清新秀丽,因为华板的人物砖雕在整体门楼上占的比例不大。只起到点睛作用。

图片

而徽派的砖雕门楼看起来会华丽繁复许多。是因为人物砖雕在门楼中占有比例较多的缘故。散派人物砖雕偏好刻画大场景,如百子图关云长夜读春秋等,不仅人物多,而且背景中的屋宇、花草也多。

图片

他们还注重细节刻画.如屋顶的百片树干的纹路建筑上的雕花等,但是因为细节过于清晰,所以整体画面用力平均,容易使人看不出重点在哪里。

图片

而苏派的人物砖雕选材就略有不同,苏州人物砖雕偏好小场景刻画,并日在画面上有取舍,这样就保证了苏派人物砖雕画面的整体性。

图片

两地在选材上的偏好,从文化背景上来看也是有迹可寻从地理上来说,苏州位于大运河西来南下的转折处,北接长江东达大海,是一个交通便利的发达城市,而且苏州自古以来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商贸发达。富甲一方这就使得文人墨客汇集于此,如此一来苏州整体的历史文化风格就趋于高雅别致。

图片

而安徽地处山区。虽然自然风光秀美。但是交通不便,本土的商业经济并不发达这就导致了安徽人都要外出经商,逐渐形成徽商文化。

图片

安徽人在外经商发财后,荣归故里都会大修祠堂宅邸炫富的心态溢于言表,这就慢慢形成了砖雕上浮于表面的繁缛风格,却没有更细致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去支撑他们的创作。

图片

总结来说,在这些原因的驱吏下,使得苏州留下的人物砖雕不仅看起来十分精美。同时也经得起推敲和研究。而安徽的人物砖雕华丽精致的感觉只是浮于表面,最终还是受材质和文化背景所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