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献王刘徳

 赵殿超 2022-11-15 发布于河北

献王刘徳,作为沧州名人记录在史册。沧州名人植物园中有他的铜像,沧州博物馆中也有关于他的介绍。

但是,他的出生地并不是沧州。他于公元前171年出生在西安,是汉景帝的第二个儿子,也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的哥哥。

在他十六岁的时候,被封到河间国任河间王。

西汉时期,汉高祖刘邦认为郡县制是秦朝的灭亡原因之一,所以采取了郡和国并行的行政划分政策。

起初,河间只是一个郡,受赵国统治和管辖。后来就单独划成一个诸侯国,其范围就是现在的沧州地区和衡水地区的部分县。

刘徳就是这个河间国的国王。

那时候,汉朝传承了几代人,虽然各诸侯国的王都是一个祖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血亲观念逐渐淡薄。再加上他们手里都有自己的军队,所以各有野心。

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就证实了这一点。但是,河间王刘徳却是一个另类。他似乎对争权夺势不感兴趣,不愿卷入皇权的斗争中去。

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收藏书!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让大批的书籍毁于一炬,到汉朝时儒家文化的书籍已经少的可怜。

刘徳到任后,致力于古书的收集工作。民间有好书,他会用高价收购。

对于收购来的书,他命人认真抄写,把手抄本还给原主。

人们得知消息,都纷纷前来献书。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当时还没有纸,所有的书都是一条条竹简连接而成的。识字本是贵族的专利,“写”书更是个技术活儿,能够识字并且写书的人简直就是奇才了。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古人惜字如金了。

有个叫颜芝的河间人,积极响应刘徳的号召,把家中的藏书《孝经》贡献出来,从此这部书得以在世上流传。

刘徳觉得只在河间国内收集还远远不够,于是带人到赵国,鲁国,齐国等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山东、河北),收集了更多的古书。

收集的这些书,由于各种原因很多都残缺不全需要校对和整理。这些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于是刘徳任用毛亨、毛苌等人来做这项工作。

上面所说的二人,也是沧州名人,后面的文章会专门介绍。

毛亨、毛苌二人主要贡献是整理了《诗经》并加以注释,所以称为《毛诗》。其实,当时的诗经很多,像齐诗、鲁诗、韩诗,这些在后代中逐渐失传了。

只有《毛诗》流传下来了。

另外,著名的《左传》也是刘徳收集整理后才得以流传至今!

有个成语叫做”实事求是”,它第一次用到就是说的刘徳。

书上说:刘德居于咸阳,修学好古,遇事实事求是。从这些描述就能看出刘徳做事认真的态度。

刘徳在河间国任职二十六年,收藏的书籍不可胜数。据说他的藏书量相当于当时藏书总量的一半!

汉武帝时期,推行儒家文化。汉武帝专门把刘徳招去讨论儒家思想,刘徳总是对答如流。

对此,汉武帝非常欣赏。

汉武帝,生于公元前156年,比刘徳小十五岁。刘徳被封河间王时,汉武帝刚两岁。

公元前141年,刘徳三十周岁,汉武帝十五周岁。这一年,汉武帝登基当上了皇帝。

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丰富,汉武帝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越来越觉得刘徳非常可怕!

为什么呢?

因为,他发现在他的统治下,其他诸侯王都是贪财好色,胸无大志。可是这位河间王刘徳二哥没有什么不良爱好,却广交贤能人士。

这下汉武帝坐不住了,就召刘徳约谈。

汉武帝说,当初商汤王只有方圆七十里的地盘,周文王地盘也不过方圆百里,老兄你还得加把劲啊!

这话颇有旁敲侧击的意味,一向专注于学术的刘徳简直无语了,难道汉武帝怀疑自己另有图谋不成?

心中非常忧郁,从汉武帝那里回来四个月就去世了。这一年是公元前130年,刘徳刚刚四十一岁!

刘徳死后追谥号“献”

沧州市献县境内,西八册屯村西侧的献王陵,封土南北242米,东西197米,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它的主人是西汉河间献王刘德。

虽说他是河间王,但他的都府却在献县。

当然,献县在当时还不叫这个名字,它叫乐成。史料记载,这个乐成早在商周时期就有,历史悠久。

直到金国占领了这里才根据刘徳的”献”字取名献州。明朝撤州改为献县。这也是献县地名的来历。

小结:献王刘德是实事求是第一人;他使《左传》、《孝经》、《毛诗》等书得以流传;献县地名的来历源于刘德的献字。

可以说,献王刘德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沧州人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