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沧州动物园南行两公里,路东侧,有一个高大建筑,其外观如同古代城墙,这便是沧州军博园了。 ![]() 卖票的女孩告诉我们,这是个民营的景点儿,票价十元。买好了票,根据她的建议,我们把自行车骑到了里面。 进的大门,迎面是一堵墙。这墙可不同寻常,它不是砖垒起来的,而是由诸多磨盘和碌碡堆积而成。 ![]() 这些曾经常用的农具如今很少见到了,现在的年轻人估计不会知道它们的用途。 我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碌碡、磨盘、碾子是三种不同的农具,形状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 碌碡和碾子形状有些相似,都是圆柱形,靠滚动来碾轧粮食,进行粗加工。 碌碡的“个头”相对较小,一般用来脱粒。比如小麦、谷子、黍子、高粱等作物,使它们的粒从穗上脱离,要用碌碡。 碾子的“个头”相对较大,它的作用是脱去粮食的籽皮,也就是说去除粮食表面的糠。 磨盘则是更进一步加工,把去掉皮的粮食磨成粉末。它的形状像大圆饼,不是太厚,需要上下两层配合使用。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一般采用一种叫做花岗岩的石头作为原料,经过石匠辛苦打造而成。 花岗岩的产地在四川、江西、广西、山西、山东、内蒙古、安徽、河南等地,是一种常见的岩石,有浅肉红色、浅灰色、灰白色。 花岗岩品种繁多,质地坚硬,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它们的应用还是很广泛的。 在军博园的其他地方,能够看到用花岗岩制作的许多石槽。这也是我国古代能工巧匠们的智慧之作! ![]() ![]() 在没有机械的年代,这些都是靠石匠们用凿子一下一下凿出来的!里面不知凝结了多少汗水呢! 顺着墙往南(右侧),一条小马路通到院外,行几十米见一建筑坐落在绿草丛中。 ![]() 放下车子,步行到前面。屋前有一片水池,那里是减河的北岸,池水清澈,池边长着青草。 ![]() 这里当初的设计是用来垂钓,那个木屋像是茶楼。不过,目前还没有完全开放。 从这里退出,沿着小马路继续向前走,两侧可见果树林,路旁有游客拍照。 骑行几分钟,可见稻田,稻米早已收割,只留下一行行稻草根。 再骑行几分钟就会看到军博园的核心了。 ![]() 飞机、大炮、坦克,汽车,它们被安放在野地上等待着游客的观赏。 相关的资料显示,这些都是军队淘汰后捐赠到这里的。通过它们可以了解我国军事发展的部分历史。 建国初期,我国空军是一片空白,更不具备飞机制造技术。 ![]() 这种飞机称为初教五,是根据苏联的雅克十八教练机仿制而成的。它是新中国仿制的第一种飞机。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由南昌飞机制造厂仿制的初教-5首飞成功。 1954年8月~1958年底,南昌厂共生产初教-5飞机379架。 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每架成本48,140元。 该机最大平飞速度为每小时248公里,最大升限4000米,如以最经济耗油量的速度飞行,最大航程可达1000公里。 试飞员段祥禄和刁家平首次试飞,那种气魄堪比今天的宇航员。 值得一提的是,总设计师、航空科学家张阿舟先生(后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为了体验并了解飞机空中飞行的情景,自己提出压座的要求并上了飞机。 很多人为新中国空军建设做出了贡献,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 ![]() 79式坦克一般指79式主战坦克。它是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的主战坦克,采用69式主战坦克车体安装了105毫米线膛炮,并引进英国马可尼公司的火控技术,在69-II式坦克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 ![]() 第一批驶下生产线的解放牌汽车叫CA10型,这是一款以苏联吉斯150为蓝本制造的汽车,它自重3900公斤,装有90匹马力、四行程六缸发动机,载重量为4吨,最大时速65公里。 ![]() 如果您对这些枯燥的文字不感兴趣,那我建议您去那里看一下,带上孩子让他们开阔眼界,这是个不错的方案。 当然,这些在占地几百亩的军博园中只占了一小部分。 继续往前走,有一个神奇的场所,那里有几件价值连城的宝贝。如果您愿意,我将在下期文章中详细介绍。 休息一下,再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