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念陈泓凌辞世一周年作品展在南京展出!

 旷世缘q33hh84b 2022-11-15 发布于北京
2021年11月12日上午9时50分
青年书法篆刻家陈泓凌
因病在南京去世
年仅34周岁
陈泓凌生前是江苏书坛
非常耀眼的一名青年书法才俊
其篆书、篆刻兼善
传道授业不遗余力
他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
奉献给了钟爱的书法篆刻事业
他的离去,令人悲痛惋惜!

图片

陈泓凌

(1987.10.23—2021.11.12)

出生于福建罗源,别署燕堂,室名文心书屋。生前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南京印社理事、南京市玄武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院特聘书法家、长春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作品获江苏省政府“五星工程奖”、全军书法展“优秀作品奖”、空军“蓝天文艺奖”“中国字·世界情”古文字书法展优秀作品奖等,入展第十二届全国书法篆刻展、第二届全国篆书展、第三届全国篆书展、第七届全国新人新作展等;个人被评为空军十大“文艺之星”、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优秀青年”,获南京市玄武区政府“突出贡献奖”。

为了深切缅怀陈泓凌,更好地总结陈泓凌书法、篆刻艺术成就,由莱斯文化、书法家园、苍润斋文化发起,面向书法界征集了陈泓凌不同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94件、篆刻作品52方,有立轴、条幅、手卷、对联、扇面等,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定于2022年11月12日上午9时50分在南京玄武艺术馆举办陈泓凌书法篆刻作品展暨追思会,并举办《墨痕——陈泓凌书法篆刻作品集》义卖活动,售书所得款项均捐给陈泓凌家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对本次展览、作品集的出版给予支持,并多次对陈泓凌家人表示关心。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仇高驰教授为作品集题写书名并作序,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正明教授等17位师友写下情真意切的回忆文章。

此外,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南京市青年书法家协会、玄武区书法家协会、玄武艺术馆以及数十位书法界朋友对本次展览和作品集出版都给予了大力支持。


墨痕——陈泓凌书法篆刻作品集序

仇高驰

书荣贤弟打来电话说,今年11月12日是陈泓凌去世一周年的日子,准备为他出版一本作品集,并同时为他在玄武艺术馆举办“墨痕——陈泓凌书法篆刻作品展”,一来是对泓凌去世一周年的纪念,二来是将出售作品集所得款项悉数捐给泓凌的家人,约我为泓凌书法篆刻作品集写篇前言。我对书荣贤弟这一善举倍加感动,于是不假思索便答应下来了。两个多月过去了,前言却迟迟没能写好,其间有三次动笔,都没写下去,我实在不想唤起那些并不遥远的伤感回忆。

丙申之秋,我因事路过北京东路九华饭店,适逢“三十而立——陈泓凌篆书作品展”在九华美术馆展出,因此,得以全面观看了泓凌的篆书作品。其笔性之好、作篆之娴熟,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泓凌于而立之年居然能写出如此心平气和、安静古雅的篆书作品实属难得。我从泓凌这次展览的篆书作品中似乎感受到他对书法艺术那种非同寻常的感悟能力,这在其同龄的书法作者中是极为少见的,也就是在他的这次篆书作品展期间我得以与泓凌相识。后来,泓凌经陈克年兄引荐,从我研习书法,于是,彼此的接触便多了起来。他每次来我家,或切磋书法技艺,或畅谈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尽兴而散。泓凌从艺执着,修养全面,做人坦荡率真,爱憎分明。从泓凌目前所拥有的良好艺术潜质来看,将来成大器应该是情理之中的事,我对他寄予厚望。哪知道天妒英才,让病魔过早夺去了他年仅34岁的生命!怎能不让人为之惋惜,为之悲痛!

泓凌自生病后,我们每次见面他总是对我说手术后恢复得很好,没有大碍,让我放心。所以,我也就真的以为他通过治疗会慢慢好起来的,也就没有太放在心上。直到去年中秋节前夕,泓凌从杭州给我打来电话说,这段时间一直在杭州疗养,不回南京了,委托张乃文到家来看望我。这时我才从小张口中得知泓凌病情的严重性。但万万没有想到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竟然收到了张乃文发来的一条短信:“仇老师好!我是张乃文,泓凌刚刚离开了,凌晨昏迷的,走的时候不痛苦。”尽管事先有些这方面的思想准备,但还是感觉这消息来得太突然了。当时,我正在承晋书院讲课,以致不得不暂停下来。事后我曾问过泓凌发小张家汶:“应该在泓凌走之前通知我见上一面。”家汶说:“泓凌不让告诉您!”泓凌直到生命的最后都还在为他人考虑。没能在泓凌清醒的时候见上最后一面,成了我永远的遗憾!

直到今天,我都没有感觉到泓凌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也不愿相信一颗刚刚升起的书法之星就这样如此迅速地陨落了。不会的!《墨痕——陈泓凌书法篆刻作品集》的编辑出版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本作品集共收录泓凌不同时期的书法代表作品94件,篆刻作品52方,有立轴、条幅、手卷、对联、扇面等,形式丰富多样,书体以篆书为主,兼收楷行等其他书体,全面反映了泓凌在书法篆刻艺术创作方面所达到的高度和取得的成就。同时,还收录了泓凌本人的从艺随笔以及几位文艺评论家对泓凌书法篆刻艺术的评价文章若干,从而可以使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泓凌的书法篆刻艺术。

《墨痕——陈泓凌书法篆刻作品集》的出版发行,既是对泓凌的怀念,更是一项功德无量的善举,衷心希望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并踊跃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陈泓凌书法作品选刊


图片

《梅花主张》篆书 35×127cm

图片

《临金文五种》篆书 30×58cm

图片

《刘禹锡 乌衣巷》篆书 34×34cm

图片

《苏轼 蝶恋花·京口得乡书》楷书 69×34cm

图片

临《西周爯簋 ( 乙 ) 盖铭文拓片》篆书 29×19cm

图片

《杜牧 秋夕》篆书 60×23cm

图片

《风云花鸟联》行书 136×35cm×2

图片

《文震亨 长物志之桃李》篆书 138×35cm

图片

《文无心有联》篆书 69×13cm×2

图片

《王羲之 兰亭集序》楷书 34×103cm



陈泓凌篆刻作品选刊


图片
《燕堂日利》2.9×2.8cm

图片
《不为无益之事》1.8×1.8cm

图片
《欢喜》2.7×2.5cm

图片
《处厚》2.7×1.9cm

图片
《鸟鸣山更幽》3.1×2.2cm

图片
《且留好句未须吟》3.7×3.6cm

图片
《与君往来醉烟霞》4.8×3.2cm

图片
《四时云物月华中》3.7×3.6cm

图片

《一鹤晴空》2.3×2.3cm

图片

《梅花作伴》(附边款)1.3×1.4cm

图片

《尔雅》(附边款)3.1×2cm

图片

《人间有味是清欢》(附边款)3.4×3.7cm

图片

《万人如海一身藏》(附边款)4.2×4.2cm

篆书线条的生命律动

陈泓凌

我一直认为,学习篆书需要一个体系的架构,篆书的演变发展源远流长,远及甲骨文,刚毅挺拔;后至金文,雍容华贵;再至秦篆,庙堂之气;几经岁月的沉淀,清篆以一种新的姿态,出现在历史的舞台,让人耳目一新。大家多能熟悉篆书的主体脉络,战国文字的百花齐放,石鼓文的承前启后,唐篆的标新立异,以及宋元明篆书的孤芳自赏。如此梳理,发现篆书的体系是如此之大,同时也趣意盎然。

线条是书法的灵魂,在篆书中的地位更是首屈一指,篆书的线条有别于其他书体,通过平移来实现其特殊美感。篆书线条的特质是一个交错的发展,初看波澜不惊;再看暗流涌动;复看则激情澎湃;最终既雕且琢、复归于朴。

所以,我们在篆书线条的认知上,不能仅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而是要通过横向和纵向来梳理发展演变规律,书法艺术思维极难做到“窥一斑而观全豹”。篆书的线条在经过无数次的拆解和重构后,植入书家对前贤感性的解读和对现实理性的认知,这种线条极富生命力,集万千气象于一线,柔毫蓄墨,笔底龙蛇,其生命律动值得期待和远观。

以清代邓石如为例,其对篆书的革新和发展经过时代检验,得到了中国审美的充分认可。邓石如出生于寒士之门,一生布衣,却得金陵梅家上宾,客居八年,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碑学的涉及,是邓石如篆书线条得到突破的重要基础,但同时我们从他的行楷中看出其与同时代文人书风的距离,这是一种矛盾,这种矛盾是“文人气”的淡化,“庶民性”书风正逐减被接受。正是由于这种 “庶民性”,邓石如对碑学的解读更多是根植于内心的感性,而非学术上的理性探究,这些重重“矛盾”,却让邓石如笔下的篆书标新立异,实为“无意于碑乃佳”。

邓石如在篆书结构上进行了拉伸变形,使篆书显得优雅飘逸;在线条上打破篆隶之间的界限,改变小篆线条粗细一致、行笔均速的特点,丰富了篆书的书写性,呈现出磅礴气势,回响之声,不绝于耳,历久弥新。

我一直认为清初的篆书是一种“靡靡之音”,钱坫、孙星衍等人虽继承了二李风格,但仅仅是停留在对笔法的基础认识上,而非架构起一个独立的艺术学科,同时期文字学和金石学逐渐兴盛,也未打破他们的思维,足见邓石如的难能可贵,他的创造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邓石如在篆书发展历史上的地位无法比拟,在邓之后,篆书名家辈出,百花齐放,但是赵之谦、吴昌硕等书家强化了篆书的雄强和苍茫,将篆书的书写性最大限度放大,个人面貌极限彰显,我们往往在学习过程中突破了这个度,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

我想通过这种比较,让大家更坚定对邓石如的认识,从而能在他的篆书线条里读出承前启后的大格局,继而再去分解他的线条里独有的技法特质。宏观的认识是对全局的把握,如果说技法是“尽精微”,那么认识就是“致远大”。

邓石如篆书的主基调是以隶意入篆,其篆书线条呈现起伏感,犹如隶书在书写过程中的动感,在行笔过程中,有停顿,有急缓,延伸出对线条力量布局的思考。其篆书横向线条中部多有鼓起之势,平正的线条一旦上下偏离,就是线条力量的偏离,此时,我们就要对线条力量进行重新分布,多数情况下,鼓起的位置不宜在中点,而应靠近黄金分割点,让这种力量分布捉摸不定,起笔力量若增强,右侧的线是否要延伸,每个线条都是独立的思考个体,若相近,若游离,举重若轻、姿态万千,合而为一,这种感觉实在妙不可言。

在邓石如的篆书线条里,突出强调生涩感,其喜用长锋柔毫,当时颇为少见,邓石如另辟蹊径,用长锋柔毫写出了锥画沙的笔触,同时这种材质也决定了无法苛求线条精细,更多的是在质朴和生涩上做文章。在藏锋上,虽为逆入,方向可以略加调整,甚至方笔起、中锋行,不再是单一的圆起圆收,这让篆书多了一番趣味,同时这个度的把握还是需要慎重,一味的方笔容易出现程式化和世俗气。行笔过程中通过捻管,增加线条的收束感,在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线条不甚光洁,极富生涩,聚力成线,弹力十足。

篆书线条的生命律动,不仅仅是技法解析所得出的变化,更主要的是在历史更替中的精神沉淀,承载的是中国书法的精髓,承载的是中国文化的道义。我曾在微信朋友圈读到这样一段篆书情节:大概是因为他就像一位绅士,穿戴整齐,打上领带,戴上手表的感觉……

我极为喜欢这种描述,显得有生活、有情致,这是触手可及的生命律动。

图片

编辑 ▏解超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