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村镇带你游安徽 | 中国传统古村落:歙县许村

 欢 喜 2022-11-15 发布于上海

2022-11-15 10:35

华人号:最美安徽

秋日的皖南,多了几分色彩,让山和田野层林尽染。走进歙县许村,眼前刚刚收获的玉米、辣椒、南瓜等作物将村子妆扮得色彩缤纷。

△许村镇

图源:黄山台民生热线

歙县许村坐落在歙县北部黄山箬岭关南麓,这里山川灵秀,甲第联翩,是一个典型的徽州古村落。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许琦介绍说:

许村镇位于歙县县城北麓20公里处,距黄山北大门25公里,距千岛湖75公里。目前,许村镇拥有16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许村古建筑群含有15个单体文物古建筑)、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9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许村镇许村是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许村镇

图源:歙县文旅

许村古名富资里,源于东汉,距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看中富资里山水风光,辞官归隐于此,后人为纪念这位归隐太守,改为任公村。唐朝末,尚书许儒徙居于此,嗣后经济繁荣,人丁兴旺,以许氏为主,改名为许村。1949年以前一直为歙北重镇,建国后,这里仍为区、乡、镇政府所在地,是歙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许村镇

图源:歙县论坛

许村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近200幢,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是其中的精华,尤以大观亭、高阳廊桥、五马坊、大邦伯祠、许社林宅为代表构成的15处元明古建筑群,为国内罕见,堪称古建之精华。许琦介绍说:

五马坊位于大观亭的北侧,是明代为了任福建汀州知府的许村人许伯升而建造的。古代太守或知府的雅号叫“五马”,故名由此而来。五马坊四柱三间五楼式石牌坊,宽8.2米,高9.7米,建筑面积20平方米。石柱等主要构件为花岗岩,其余为砂岩,雕刻精美。牌坊还保留了明代早期的重要建筑上雕有的“哺鸡兽”,是研究明代的古典建筑的宝贵标本。

△五马坊

△大观亭

△大邦伯祠

△高阳桥

图源:歙县论坛

漫步许村,一条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箬岭古官道仿佛在讲述着隋唐时期的繁华。箬岭古官道又名“隋唐”、“徽青”古道,是连接古徽州府和安庆府的重要官道,被评为全国十大徒步古道之一。

△箬岭古官道

图源:歙县文旅

许村至今仍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态势。村庄沿河两旁而建,开门见山,出门得水。青山绿水之中,民居、道路、河流、田地、山川有机结合。枕山、环水、面屏式的人居环境,散透出自然的悠闲和安谧。许村布局还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论”中“共生、共存、共荣、共乐”四大基本特征,依山傍水,风貌极佳,更有绝佳的自然景观。如:早在唐末设下的许村十二景(文峰贯日、武岳凌云、灵嶂环青、黄山孕秀、昉溪渔唱、箬岭樵歌、平畈朝耕、幽窗夜读、睢阳忠庙、任水钓台、沙堤晚翠、古寺晨钟)就与许村的山水紧密相联。许村创办家塾最早可追溯到南宋时期的“双桂堂”,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仅一个双桂堂就先后培养出6个进士,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许琦介绍说,影响力最大的是许村仪耘小学校。

这所学校由两淮盐运使许家泽于1927年创办,按南京育才小学校舍仿建,学生一律免费,统一服装,校训是“学做好人”,培养了以许根俊院士为代表的一批人才。许村历史上共出进士48人,是徽州古村落之最。明代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素有徽州第一进士村之称号。近代以来,许村继承发扬优良的教育传统,出现了“一门五博士,一族五院士”的盛况,为国家建设贡献了一大批人才。

△许家泽故居

图源:徽州人文之旅

△许村仪耘小学校

图源:徽州往事

△许村仪耘小学校校训

图源:歙县论坛

此外,许村拥有众多的民俗艺术,许村的灯艺名扬徽州,许村大刀灯、板凳龙舞更是民俗艺术的佼佼者,曾分别被评为省级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许村大刀灯连续参加歙县三届民俗文化节活动,并获得大奖。

△板凳龙舞

图源:歙县文旅

△许村大刀灯制作

△农民花灯爱好者的厨房兼工作室

图源:歙县论坛

近年来,随着旅游人数的增多,许村的旅游业态也在逐渐丰富。

许村镇结合中国传统古村落打造,采用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村民自治等多元保护模式,恢复、修缮了一批古迹古宅。通过修旧如旧等措施,保留了古民居、古祠堂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通过引进沉浸式剧场演出团队,活化串联村落古建筑和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助推乡村旅游。

△观察第

黄山学院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许琦介绍说:

许村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佳乡村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传统古村落。最近,又选国家级非遗旅游小镇。

△许村镇

图源:歙县文旅

许村,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许村,最有故事的古村落!朋友,有空闲记得去许村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