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位已婚男人的心里话:老婆付出再多,我都不会感激,因为……

 金苹果6 2022-11-15 发布于北京

作者:晚情

来源:倾我们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

图片
几年前,我到南京出差,顺路去看望一位老朋友。
抵达的时候,天正下着倾盆大雨,待我把随车的行李全部拿出来,身上的薄外套早已变成了贴身背心。
我只好就近找了一家简陋的旅馆,想着边烘干衣服,边等着朋友开车来接。
正当我准备小憩一下,不远处传来一对夫妻的争吵。
细细听去,才发现大有玄妙。
原来,俩人出来游玩散心,谁料大雨来得突然。
妻子临出发前叮嘱他要带伞,可他嫌麻烦就没有带。
他自知理亏,把自己的衣服给妻子披着,自己却被淋了个透。
到了旅馆,丈夫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他老婆忙前忙后,又帮他烘衣服,又给他接热水。
如果故事到这里,应该是一幅恩爱和谐的画面。
可是,他老婆的嘴,却一直没有停下过:
“让你带伞你偏不带,一点小事都干不好,你就是这个样子。”
“你看你看,感冒了吧,还好我带了暖水壶,不然等着谁伺候你?”
“折腾一天谁不累,没一个让我省心的,我上辈子肯定是欠你们家的!”
谁知她老婆抱怨了一通却说:
“我又没说不给你烘,你赶紧把热水给喝了。”
然后继续喋喋不休。
后来那位丈夫跟我聊天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令我感慨许久:
“她所有的付出我都看得到,只是她这张嘴,抹杀掉了我所有感激,以及我这份不感激的愧疚。”
图片
图片
这件事让我想起,曾经一位书友的来信。
她跟我控诉老公的“无情”,她为这个家尽心尽力,全情投入,却换不来老公和孩子的感激。
后来,我去她家拜访,才终于明白她是怎么让自己深陷难题的。
那天晚上,她老公回来得稍晚了些。
回来后,她没询问是什么原因晚归,反而开启了这样一段对话。
“回家就躺在那玩手机,你还不如不回家!”
“只有你上班吗,我上班回来,不也得像奴才一样给你们做饭洗衣,我容易吗我?”
她老公悻悻地回道:“那你先放在那,一会我来做。”
说完她老公便起身,准备拖个地,谁料她一把夺过墩布,说:
“算了,你还是躺着吧,就你那活干得还不如不干,什么也指望不了!”
这时候,她儿子从洗手池出来,可能意识到了什么,一溜烟跑回了房间。
可还是没逃过,随之而来的吼叫:
“跟你说了多少次,毛巾不要到处乱放,上辈子欠了你们家的!”
边说边帮儿子把毛巾洗了,谁知她儿子推开门反驳道:
“无论我怎么放都放不对,干脆你自己来放好了!”
这一系列对话,听得我是心惊胆颤,生怕她甩给我一句话,令我无所适从。
我才终于明白,她老公为什么不愿意回家,她儿子更不愿意多跟她说一句话。
看起来,这位书友为这个家的确付出颇多,房屋整洁明亮,衣服齐整无尘。
只是她老公看她的眼神,却充满了厌倦和疏离。
后来她老公说:
“我现在觉得,只要她不再没完没了地抱怨、指责,我宁可她不做这些事。”
这一切的付出到最后,坏在了一张利嘴上。
只会做不会说,做了也白做;不会做也会说,没做也是做了。
图片
图片
我有一个远房表叔,他父亲早年得了肝硬化去世。
他平时也爱好喝酒,不管婶婶怎么说,他都是一副大无畏的模样。
婶婶说:
“你不要喝酒了,对身体不好,到时候我还得伺候你。”
表叔不听。
后来,婶婶读书、听课、学习,想出了一个妙招。
她转变了自己的沟通方式,先表达感受,再表达期许。
“每次你喝醉酒,我都会特别害怕,我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希望你下次去喝酒提前告诉我。”
就这样,每一次表叔去喝酒,婶婶都会这样说一次,表达她的害怕和担忧。
久而久之,表叔喝酒的次数真的越来越少。
生活中,很多女人心地善良,为家庭任劳任怨,却费力不讨好,落得人人埋怨。
说到底,其实是自己的思维和处事方式,出现了偏差。
人都是情绪化的动物。
如果你给别人提供的情绪价值过低,跟你在一起总会感觉别扭、生气、难堪。
那么,即使你付出再多,对别人而言不过是负担。
其实我们不难发现,那些过得幸福的女人,并非只知道一股脑地付出。
恰恰相反,她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身上。
即便进入婚姻,也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不断地精进自己,充实自己。
她们更懂得顺应人性,升级思维方式,从而在家庭关系中游刃有余。
聪明的女人懂得,只有不放弃自己,才会获得精神上的自在和真正的幸福。
时刻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人生路上最大的底气。
作者:晚情,百万畅销书作家,云意轩翡翠创始人,致力于女性自我成长,新书《做一个有境界的女子:不自轻,不自弃》正在热销中,代表作《做一个刚刚好的女子》,微博:晚情的小窝,公众平台:倾我们所能去生活,ID:wanqingdepingta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