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中医快7年,我学到了啥?

 斜杠美妈成长记 2022-11-15 发布于天津

01
这几天孩子和家人身体都恢复到了正常,终于让我消停了会儿。昨天放学时候孩子特别的开心,走路都是一蹦一跳的,说不光班主任表扬他了,英语老师让默写的单词也全默写对了。

都说什么三年级这一年是小学阶段成绩的分水岭,我真的不在乎这个。孩子的身体好比什么都重要,身体健康一切都会好。

天津周五雾霾,周六刮了一天大风,周日温度骤降,我怕孩子感冒,这周末都没有敢让他洗澡。

事实证明老母亲是很明智的,周一的家庭生活没有鸡飞狗跳。

要知道上周周二孩子感冒的根源就是周末睡觉前洗澡导致的。

初冬,温度一会儿升一会儿降的日子,少洗澡也是孩子不生病不感冒的法宝。洗澡也尽量选择上午身体阳气足,天气温暖的时候洗,晚上睡前尽量不要洗澡。

我今年冬天就准备取消孩子周末的睡前洗澡,改成上午专门挑个时间来洗,看感冒还敢不敢来。

02

我家孩子小时候有过发热惊厥,这个复发的概率比较高。2016年那会儿学习中医就是为了救孩子,最早就是从买罗大伦的书开始学起的。


因为我怀孕那会儿学习的护理经验全部是西医方面的,从来没有了解过中医,像最基本的孩子积食都不清楚,进到医院只能任凭医生输液摆布。

直到2017年9月4日,孩子在学校发烧,老师不知道,继而洗手时晕倒。这个时间是个分水岭,让我彻底把照顾孩子的责任压到了自己身上,不再推给任何人。

幼儿园断断续续可能只上了4个多月。后来的学前班也是报的半天班。期间生病周期大概在4-6个月。

直到现在,孩子已经有5年多的时间没有复发。一部分原因是6岁以后,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完善,复发的概率很低。

另一部分原因是与我学习中医有关。通过中医学到的知识,对孩子进行照料,孩子的体质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有理由相信孩子绝对永远不会再复发。

上次发烧去医院是在2018年4月17日,那次是迫不得已,细菌感染只好去医院输抗生素。后来就再也没有和医院打过交道。

孩子生病不去医院也有4年半的时间了,这些成果也全是学习中医带来的。

03

后来持续学习中医,是为了自救。我总是睡觉前胃胀,严重影响睡眠。去医院做胃镜,说是有点糜烂性胃炎。吃了很多西药,吃药的时候稍微好点。可是一停药,胃胀就又开始了。

晚上胃胀是很痛苦的,白天就是只啃馒头,晚上肚子还能胀成球,肚皮鼓起来很高,根本无法入睡。

每天折腾到11、12点,第二天还得随着孩子早早起床。睡眠不足,消化又不好,胃胀又严重,真是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我看了很多中医书,了解到一些调理的中药方,但我个人一直觉得我的病不严重,白天哪哪都正常,就是晚上胃胀。我更想通过食疗来解决问题。

后来找到了病因,一个是肝火犯胃,有时候肝火旺,照顾孩子太过劳累,就会乱发脾气乱生气导致的晚上胃胀。

一个是气虚导致的。因为白天阳气足,吃下的食物能够消化,就不会出现症状,一到了晚上阳气不足了,消化开始变弱了,胃胀就开始了。

直到今年春天,我遇见了陈允斌老师的书,开始了顺时养生,按春夏秋冬的二十四节气来保养身体。

一个姜枣茶彻底把我的胃胀消除了。为此一提起这个姜枣茶,就产生对中医的感激之情。


但是胃病嘛,更需要平时的保养,有时候睡眠不足啊,吃的太油腻啊,还是会复发。基本就是积食了,可能还会便秘。

积食了就消积食,可以用保和丸。消完积食立马补脾,用健脾丸。用这两个药就可以了。外加米汤怀山药干水补充津液,补足了津液,不便秘了,下焦通了,自然中焦就不堵塞了,也就不胃胀了。

或者又有消又有补的,单用人参健脾片就可以了。这个药包括的有破气的成份,对于我胃胀气特别好。我老公公司主推的一个产品,可以去医院刷医保,这个药效果是真的好。

我一般吃一两顿药,胃胀缓解了立马开始对身体各个方面进行调整,不再依靠药物,然后一两天就恢复到了正常。不像以前胃胀一犯,十天半个月不乱吃东西还缓解不过来。

另外对胃平时的保养,一个是过午不食

因为我活动量少,消化能力弱。已经养成了过午不食的习惯,早餐和午餐随便吃,吃饱吃好,晚上一点也不饿,也就不用吃饭。

如果中午吃少了,晚上稍微有点饿,也会根据情况吃点,但也是5点多就吃完晚饭。不过绝大部分时间是不吃晚饭的。

二是睡前和早上起床前揉腹,顺时针和逆时针揉相同的圈数。把肚子有硬块的地方揉开,可能放几个屁,硬块就散开了。

三是不熬夜,我基本在9点30分上床,做做揉腹,乳房按摩,用手指梳梳头皮啥的,大概10点左右就能开始睡觉,现在的我入睡时间真的是可以用秒来计算。


05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病特别好调理,孩子不像大人,他没有情志方面的疾病,无非就是内伤饮食,外感风寒。中医完全可以把疾病控制在萌娃阶段,西医输液真的没有必要。

大人如果没有器质性的病变,去医院又查不出什么病因,西医又是治标不治本,真的可以通过自学中医来改善,来自救。


做自己的中医,做家人的中医,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中医学无止境,继续囤中医书来读,有时候你会觉得越学习反而觉得自己懂得的越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