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述历史 | 清剿盘踞在浙东沿海国民党残余的工兵战士——孙丁浩

 富春少年 2022-11-15 发布于浙江

口述

历史

NO.6

 清剿盘踞在浙东沿海国民党残

余的工兵战士——孙丁浩

谢群

孙丁浩,1933年出身在浙江富阳龙门,1953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22军独立工兵营的一名战士,20岁的他,风华正茂,保家卫国是他一直的心愿和荣耀。

孙丁浩近照

孙丁浩招兵入伍时是去参加抗美援朝的,入伍不久,中美签署了停战协议,孙丁浩所在部队没有入朝,转为驻守浙东海防。在浙江沿海一带的南普陀山岛、六横岛,桃花岛服役,负责在岛上筑碉堡,打坑道,架电线,为清除盘踞在浙东沿海岛屿的国民党残余做准备。孙老说,筑碉堡是个技术活,一般由二个工兵营和一个步兵营各事分工,合作完成的,步兵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挖坑,搬土等,工兵做一些稍有技术性的活,炮眼、机枪位、避弹坑的设置等。

刚成立的新中国面临着诸多困难:一穷二白的国家需要建设;西藏有待解放;国民党特务遍布全国达一百万之多,土匪残余盘踞在沿海岛屿,气焰嚣张,随时准备反攻大陆;此时朝鲜的战火又烧到了鸭绿江边。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在党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在朝鲜战场取得胜利后,马上把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的行动摆上了议事日程。

  荣誉奖章

孙丁浩回忆说:国民党残余部队在浙东沿海所据守的岛屿经过几年经营,已构筑起了坚固的防御体系。1954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部队攻占了东矶列岛、头门山、雀儿岙等岛。此后,华东军区鉴于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是大陈岛,一江山岛又是大陈岛的门阀,攻占一江山岛,必能击中要害。敌人在面积为1.4平方千米的一江山岛设置了多道阵地和火力网,构筑明碉、暗堡150多个,平均每百米正面配2门火炮和2挺机枪,前沿阵地前密布铁丝网和地雷,要攻打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攻打一江山岛,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次海陆空三军联合的作战,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登岛作战前夕,我军还专门在类似一江山岛的大猫山、小猫山进行三军联合登岛实兵演习,获得近似实战环境的演练经验,充分体现“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的作战原则 。

经过十个月的作战准备,1955年1月18日,人民解放军发起一江山岛登陆作战。孙老说:他没有直接参加战斗,但他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飞机是从宁波军用机场起飞的。8时开始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轰炸机大队和强击机大队在歼击机掩护下飞临一江山岛上空猛烈轰炸扫射。9时起,火炮对一江山岛进行轰炸。12时许,登陆部队作战舰艇掩护下,乘登陆艇从高岛、雀儿岙、头门山岛起航,分两批成三路防空队形向纵深驶去。14时,船载的火箭炮和轰炸机、强击机对守军阵地进行第二次火力准备。14时20分,登陆部队在南一江、北一江两岛20多个登陆点实施登陆,迅速突破守军防御前沿阵地向纵深发展。残存的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此役,共毙俘国民党军1086人,登陆部队牺牲393人。

双手托起了祖国繁荣昌盛的今天

讲述这些时,孙老二眼放光,非常自豪地说,经历了朝鲜战争,我军的作战能力和武器装备都大有提升,我军先进的米格15战斗机打得国民党二战时留下的老式P47战斗机屁股冒烟,四处逃窜,为了提高战斗机的速度,国民党把许多物资从飞机上扔了下来,是文件、炸弹、珍宝?不得而知,战后孙老他们还前往打捞,因为海域太深,一无所获。

 转业证书

部队服役期间,孙老荣获“二级捣固技术能手”及连队嘉奖二次,并升任为副班长。1957年光荣退役,回到了生养他的故乡富阳龙门。期间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参加了大办钢铁,后来入职富春江冶炼厂工作直至退休。

摄影:史勤

富阳区档案学会供稿

撰文|谢群

编辑|盛玉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