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7年韩国金融危机有多惨?举国捐黄金都没用,韩国被迫卖国自救

 WarOH协虎 2022-11-15 发布于广东

1998年1月,朝鲜半岛寒风彻骨,而韩国首都汉城的街道上人头攒动,很多妇女天没亮就在等公交。

在银行门口,韩国大妈们裹着厚厚的衣服,人人怀里抱着一个皮包。银行一开门,她们蜂拥而入,打开皮包,把一堆金首饰倒在柜台上。

这些大妈急急忙忙来银行,不是为了卖金器,而是要把这些黄金捐给银行,让央行交给韩国央行,帮助韩国渡过难关。因为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里,韩国政府债务缠身,濒临破产。

韩国在1998年初的“捐金”活动,向全世界证明了韩国人的团结,韩国各个阶层捐献了220多吨黄金,平均每个人捐献了40多克。

韩国用这些黄金换成20亿美金,曾让国际金价掉到了低点。

但可惜的是,这点黄金和韩国拉下的亏空无法相比,韩国没能挺过金融危机,最后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钱,被迫签下苛刻的合同。

这场韩国金融危机,直接让韩国经济的“果实”被西方摘走,韩国几代人都将此视为国耻。

那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是怎么爆发的?韩国为什么会在金融危机里破产?韩国的“果实”又是怎么被西方摘走的?

一、索罗斯出手,掀起亚洲金融危机

1997年夏天,亚洲金融危机首先在“亚洲四小虎”之一的泰国爆发。

亚洲当时有8个经济小强,首先是在60年代后崛起的韩国、新加坡、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四小龙”,这些国家和地区在90年代已经到国际的发达门槛。

在它们之后,还有马来、印尼、泰国、菲律宾“四小虎”,这四个国家于80年代后崛起,90年代时势头正盛。

这8个国家和地区,无一例外都是曾被资本主义操纵,他们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行业、电器组装、塑料加工、食品加工等等,用出口来带动经济发展。

80年代后,这8个地区的GDP逐年猛增,西方称这个时代为“亚洲崛起期”。

资本主义势力在第三世界的繁荣,却间接加速了欧洲社会主义阵营的解体。在1991年,苏联倒下,美国获得了冷战的胜利。

然而,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领头国家却开始摘下面具,向第三世界伸出魔爪。

冷战时期,因害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造成政治动荡,让第三世界小国倒向苏联,所以美国华尔街在国际资本市场“割韭菜”的行为较少。

但1991年后,苏联解体了,欧洲的社会主义阵营解散了,美国的资本家们无后顾之忧,很快盯上了亚洲国家积累的财富。

以犹太资本家索罗斯为例,90年代时他就带着“量子基金”在全世界搞“货币狙击战”,专门做空一些国家的货币来赚大钱。

1992年,索罗斯做空英镑,1994年做空墨西哥比索,都让“量子基金”赚到大钱。索罗斯本人也在国际上享誉无数,被誉为“货币狙击手”。

1996年后,索罗斯盯上了亚洲。

当时无论是“小龙”还是“小虎”,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大量向外借债,这些地区的楼市和股市都以泡沫为主,银行的负债率很高。

以泰国为例,该国的外债占到国家GDP的一半,超过800亿美金。在这些债务里,60%都属于要在5年内归还的短期债务,这对于缺少美元外汇的泰国是个大威胁。

当年夏天,索罗斯开始做空泰铢,因为泰国全面开放金融,并允许自由兑换外汇,索罗斯在泰国借到了大量泰铢,投入市场换成美元。

随着市场上的泰铢大量膨胀,并开始贬值,国际市场产生恐慌,投资者跟着抛售泰铢。泰国政府大惊失色,赶紧用外汇储备换回泰铢挽救币值,并联合新加坡等国家一起救泰铢。

泰国想稳住泰铢,周围国家也不愿意看到泰铢崩盘,但是索罗斯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市场恐慌。

泰国的房地产和股票市场当时都是外资在炒,可在发现泰铢贬值后,外资大量逃离,海外银行开始要求泰国商业银行还债。

当泰铢大规模贬值后,索罗斯又回来了,他用一点点美元买回泰铢,还给泰国银行,而自己带着巨额差价心满意足地回到美国。

可泰国这边却陷入了万丈深渊,在重压之下,泰国大量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宣布破产,大量资产原地蒸发,金融危机爆发了。

很快,这场金融危机席卷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都掉入了危机里,各国货币都开始跳水。当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就吹到了韩国。

二、韩国濒临破产,IMF提出卖国条约

当时,韩国的情况比菲律宾好不到哪里去:韩国此时经济发展过热,商业巨头都是举债扩大生产,今天我们熟知的LG、现代、SK、三星等公司都债务缠身。

韩国的债务还比较特殊,因为朴正熙时代把商业银行收到了政府手里,所以政府是债务的担保人。

当年为了发展经济,朴正熙让国家银行给大型企业疯狂贷款,扩大生产,几乎是强制贷款,不要都不行。

但韩国银行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而是政府从海外的银行借来的,主要是日本和美国,这是韩国的两大债主。

“财阀-韩国银行-韩国政府-西方银行”,这是韩国经济的一个链条。

当金融危机爆发时,西方银行也逼着韩国企业还债,韩国的银行也到了破产边缘,而银行都是国有的,这就等于韩国政府要破产了。

举债过日子,其实是现代社会很多富人的生存方式,这种模式需要稳定,收入和支出要平稳,哪怕收入再少,只要没人催债,债务不爆发,一切都风平浪静。

韩国在高速发展阶段,美资和日资是主要的靠山。可1997年末金融危机刚一爆发,日本人率先逃走,这就让韩国的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开始松动。

紧随其后,恐慌开始蔓延,美国资本釜底抽薪,集体逃离韩国,一些海外银行逼着韩国政府还债。而韩国当时欠着海外1000多亿美金,国内的外汇储备就四五百亿,不足以还款。

海外银行因此停止贷款,导致韩国一些企业资金链断裂,宣布破产。其中,第一个撑不住的是韩宝钢铁,这是韩国第二大钢铁企业,位列“大韩民国30大财阀”之一。

很快,三美钢铁、韩太集团、新中心集团、起亚汽车也都纷纷破产,当时韩国人看着新闻有种不真实的感觉,一年前还歌舞升平的韩国,难道要倒在1997年了?

然而,倒闭潮只是开始,更要命的还在后头。

1997年11月中旬,韩元放弃了对标美元的固定汇率,随后韩元疯狂大跌,一个礼拜贬值一半,这等于把韩国人近几十年做出来的“蛋糕”生生切掉了一半。

多年经济发展的果实,眼看就要蒸发。

各种电视媒体开始报道韩国被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国家缺乏外汇的情况。1997年12月19日,韩国向各国求援无果,最后找到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手握大量美金,可以帮韩国拯救经济,但是这个组织可不是慈善组织,而是资本家的收割机,是西方国家割发展中国家韭菜的镰刀。

IMF派人调查了韩国的情况,然后由自己的专家团队总结了韩国经济需要改革的地方,如果不做到这些点,IMF一个子儿也不会给。

IMF的要求包括大幅上调银行利率,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把韩国的11家“综合金融社”全部破产掉、全面开放外资,允许海外资本并购韩国的企业。

此外,IMF还要求允许外国银行监控韩国金融业,改革劳动力市场,加大非正式员工比例等。

三、捐金于事无补,韩国“主权”沦丧

在IMF的要求中,它最重视的是前三条内容,每一条都极为苛刻。

第一条是“大幅上调银行利率”,虽然韩国政府提高利率,的确能减轻通胀,但是已经借款的韩国企业和个人的就得跳楼。

因为借款者要付出比以前多一倍以上的利息,大企业也会直接破产。

第二是让“综合金融社”破产,可综合金融社是韩国主要向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他们破产,小企业也无法生存。

最后一条是开放外资,也是最为狠辣的。

从朴正熙时代以来,韩国的经济发展就靠本土的寡头企业支撑,这些巨型企业现在一半破产,一半半死不活,都需要救济。

如果答应第三条,韩国的大型企业将被外国人收购,寡头成为外国人的奶牛,他们在韩国吃草,却把奶挤到国外。

我们可以想象韩国政府当时的感受,后来韩国人形容当时是“被枪顶着脑袋来谈判”,绝不是夸张的说法。

IMF的严苛要求激怒了韩国人,而当韩国国民知道国家因为外汇短缺而受制于外国人之后,韩国掀起了救国热潮。

很快,社会上呼吁把黄金这种硬通货捐献给国家,兑换美元来还债,帮国家渡过难关。

1998年初,韩国全国开始“捐金”,报纸上报道了各地捐金的热潮,妇女们捐献了首饰,男士捐献金表,甚至一些教堂连金制的十字架、圣象等等物品都捐给银行。

综艺节目上的明星也在积极宣传捐献,韩国人短时间捐出了220多吨黄金,这场运动之疯狂连美国总统克林顿都极为惊讶。

但是这些黄金也仅仅只值20亿美金,完全堵不上韩国的口子。

最后在国家破产的压力下,韩国政府接受了IMF的条件,IMF拿出350亿美金拯救韩国经济。

之后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也表示,只要韩国“知错能改”,也愿意再提供200多亿来给韩国堵口子。

韩国人忍痛接受了条件,在1998年,当韩国经历了一年的经济衰退后,贷款终于开始起作用,韩国经济重新走上正轨。

但是韩国失去了太多东西,韩国主要的企业都被外资收购,我们熟知的三星、现代、SK等集团,大头的控股都是美国资本家,这些公司变成了开在韩国的美国企业。

韩国企业的金融信息也被西方国家随时监督,某种程度上说,韩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后还保留了繁荣,但是失去了主权。

在现在的韩国,IMF还是个禁忌的名字,连不太了解金融的韩国人都很反感这个组织。

这场1997年的金融危机,最终也是西方奸计得逞,资本大鳄们赚得盆满钵满,亚洲后崛起的“四小虎”也基本全军覆没,结束了那个亚洲高速发展的时代。

现在来看,当年的这场危机有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必然性,是小国盲目跟从资本主义市场规律,不顾国内金融安全造成的灾难。

这场危机让全世界都重视起了金融安全,但是对于韩国、泰国这些国家来说,属于他们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了。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韩国金融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其启示》,陶士贵、韩继云

2、《韩国金融危机探讨》,金明善、张东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