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鼓山休闲走:宝鼎洞~登协~梅园~伽蓝殿(2022.11)

 fzyouyou 2022-11-15 发布于福建
接上篇探洞之行。

民国:宝鼎洞

1934年虚云老和尚在“魁峰境”建成“磹厝”,又称“宝鼎洞”。“磹”是福州话对“山边大石堆”的称呼。魁峰境的“巨磹石洞”,顶上巨岩如宝鼎,洞口上方巨石镌刻三个朱漆古篆“宝鼎洞”,古篆字体结构与洞形相似。“宝鼎洞”掩映在大笔管榕树荫下,古榕苍翠葱茏,透过树枝可见“主山虚云立佛生二九六一年岁甲戌十月结制日闽侯欧阳英书”。洞周奇石围护,间隙用山石垒砌成墙,洞内有墙将洞隔成两间,除大门外,另有两扇小门,一扇连接洞后的庭院,一扇连接半圆形的露台,露台外砌石栏,下有放生池,露台旁巨石刻有“观月台”。宝鼎洞昼则松篁拥翠,鸟鸣幽涧,夜则兰芷飘香,月映山潭,是修禅的好地方。(摘自《鼓山岩洞传奇》王心韬)


文章中所列举的岩洞,除了十八景,我们就剩下宝鼎洞还没走过了。经过搜索,发现它就在省登协不远处。

开车直接沿着去往登协的水泥路上行,准备取个捷径,从宝鼎洞入口处直接爬山。

出发前,做好了钻树丛寻洞的准备,谁知车开到轨迹所标的宝鼎洞入口处时,发现这儿已停了几部车辆,边上是非常齐整的阶梯。

我们停好车,取出登山杖,沿着阶梯上行,才一分钟,拐个弯,就见到了刻有“魁峰胜境 宝鼎洞休闲处”的大石。真是惊呆!怎么这么容易就看到了?继续向上走,宝鼎洞就在大石身后。宝鼎洞边上有房屋,为魁岐村老人活动中心。


石上刻字有些模糊,没有细看,庙门也关着。太容易到达,反而无法体会文中的意境所在了。

没想到啊!最后一洞-宝鼎洞的探索,竟是这样完成的。

沿着水泥路继续上行,走到登协边门一停车场,开始爬山。
第一次走这儿,也不知能走到山上何处。
停车场边上的阶梯
一路指示牌很多,指示通往往般若庵(梅园)。

路况也很好,这样的土阶梯感觉比石阶还好走。

平缓的山路,走了大约18分钟,到达一开阔地。这儿有很多分岔路口,但是都有指示牌。

既可以走石阶到达鼓山公路上,也可以继续走山路,前往梅园。

我们好奇,先走石阶,去看看上面是公路的哪一段。
走10分钟台阶,来到鼓山公路。公路边立着“伽蓝殿”指示牌,还是鼓山名刹。

公路附近有个急转弯。具体是鼓山公路的几公里处,没有看到路边石碑。
还瞧见马尾和晋安的界碑,嘿嘿😁

沿石阶原路返回,快到开阔处分岔口那一带时,又见“伽蓝殿”指示牌,但杨哥非要转向走左边的土路,本来我还想去伽蓝殿看看,只得放弃,跟着他走。
杨哥大无畏当开路先锋,我在后边始终拿着手机看轨迹,以确定没有走偏。
土路才走了6-7分钟,竟然就看到梅园了!真没想到这么近。
沿梅园的石板路向上,先往左走,这一片全是梅园,占地可真大,我们走了好几分钟才来到之前曾到过的地方,坐下歇一会儿。

顺着梅园小径走走看看歇歇,绕一小圈居然用了半小时,然后从吸江兰若那边沿石阶下。

原路下山,见到个岔路口,杨哥又想试着走走看。我之前查看过轨迹,告诉他这里通往老房子(可能是知青点)。

走到房子这儿,我收藏的轨迹显示原路返回。但其实前方还是有路的,于是杨哥又执意往前探。

我猜测道,我们这样会走到另一条下山路上,伽蓝殿就没法去了,留有遗憾。


没想到,这并不是另一条下山道,而是绕到伽蓝殿这儿!
鼓山名刹-伽蓝殿,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建。


伽蓝殿前后的路都是特地修建的,铺着水泥,名叫伽蓝路。沿伽蓝路走回到山路上,我们这是圈了一个完美的圈。
接下来就回到开阔处了,路遇熟人,跟着他们走另一条溪边小径下山。
回到登协攀岩架这儿。
今天这波探路又很满意:不走重复路,点也串得很顺。时间不长,走起来不累,轻松。
行程轨迹供参考:

探鼓山岩洞:扣冰古佛寺~天镜岩~般若苑~慈云洞慈航洞~灵源洞~涌泉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