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仙桃《丧鼓歌》

 思乡远梦 2022-11-15 发布于北京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蓝色字体思乡远梦,再点击关注,这样就可以继续免费查看本平台历史消息了。谢谢您的赞赏和分享!本人抖音号:抖音搜索思想远梦,欢迎光临。
  鼓是悼念亡者的一种传统演唱形式,有坐丧(又称打夜鼓、打待尸、唱孝歌)、跳丧和转丧三种类型。因其表演形式主要为演唱者在灵堂击鼓而歌,故而又称为丧鼓歌。
  坐丧通常由一人击鼓,另两人对唱,或由击鼓者自打自唱或与另一人对唱。转丧则是鼓手在前,歌师在后,围绕棺木边走边唱,击乐手随之绕棺击乐,参加守丧者亦随之合唱,演唱者较多,一般有七八人或更多一些。无论坐丧和转丧,都以肃穆的灵堂为歌场,使其悲哀与热闹,悼亡与慰生有机统一。
  打丧鼓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性,并且世代相传,至今不衰。丧鼓虽然是为死人所唱,但演唱者丧而不悲,主要是以此种形式给丧家予以节哀之帮助。
  孔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意思是说:当父母在世时,按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按礼节安葬他们,按礼节祭祀他们。
  唐太宗皇帝崩驾,魏徽丞相修书十殿,在生死簿上添寿十年,起死还阳,召请唐僧做了七七四十九天超凡道场。
  现在民间死了人,请和尚做道场,即出于此。和尚做道场时,打朝光,手拿幡子,带引孝子遊十殿,超度亡者去西方极乐世界。
  丧鼓歌也是一种悼念亡者的哀思。历史传载的《庄子戏妻》的故事,庄子的妻子田氏独守空房数十年,失望的田氏与楚王孙开始偷偷交往。庄子学道成仙后,回家试妻子对自己是否真的忠诚,其结果才发现自己的妻子只是一个口是心非之人,面对此情此景庄子的妻子无言面对这样的结果,最后悬梁自溢。其间,楚王孙突发疾病,并告诉田氏只有其男人的脑可以医治。情急之中的田氏无奈劈棺,欲取庄子的头脑。此时,庄子复活、点化了田氏。庄子曾说:我死后你用斧砍木,你死后我鼓瓶歌。荆州花鼓戏《大劈棺》就是源自这个故事。
  尧帝母逝出皇榜请歌郎唱丧鼓:尧帝访舜把位让,风调雨顺乐安康;成汤又把夏桀降,立下国号就是商。
  仁宗皇帝死了母,朝廷四门挂榜请歌郎。八大神仙来下界,双双揭榜入哀堂,一不提起国家事,只唱仙歌不闹丧。
  仁宗皇帝心不乐,于是又挂榜请歌郎,惊动田真、田庆、田广三兄弟揭榜,前来唱丧,所以,唱丧歌的习俗就一直传到现在。
  插说历史典故《田真叹荆》,故事为《八德故事.悌篇》之一,即“田真昆仲,议分紫荆;树即枯死,悲悔同声。”讲述的是隋朝时候,有一家姓田的,他家里同胞弟兄有三个,大的名叫田真,第二个名叫田庆,小的名叫田广。弟兄们三个人,要想分家了,家里的钱财产业,都已经议定平均分派。但是堂前素来有一棵紫荆花树,长得来非常的茂盛,因此议定把这棵紫荆花树,也匀均分做三份。哪里晓得这棵紫荆树,还没有等他们来分,就顷刻枯死了。大哥田真见了,叹口气说道:“树木呢,原来是同株连根的,一知道将要分砍了,所以顷刻憔悴。照这样看起来,我们兄弟三人,还不及这株树木呢。”因此悲伤得了不得,兄弟们仍旧同住不分,大家更加友爱了,那棵紫荆树竟依旧照从前一样的荣茂起来。故田氏家族的堂号也一直沿用的是“紫荆堂”。
  丧歌有一套有头有尾有次序的歌本,并且又根据民间行孝的典型增加了许多内容。唱丧鼓歌次序有《开鼓》《起鼓》《招魂》《进门》《五方挂榜》《烧香》《奠酒》《敬茶》《十月怀胎》等,歌者依次在亡者的灵前尽情哀唱。人们都生活在一片土地、一个村子,亡者了结人生的最后一息,乡亲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在这一时间来陪陪亡者,唱一唱哀歌,用此来寄托哀思,也是件很体面的事情。
  丧鼓歌具有它的历史性和传承性特征,有些也存在着一定的迷信色彩,在科学发展的今天,要加以甄别,古为今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仁者见仁。这样一来,丧鼓歌的风俗在农村不会淘汰,只是随着人类的进步更科学了。
  仙桃市杨林尾镇的丧歌手李万枝师傅,曾为无数的葬礼去歌唱,走遍江汉平原。她是个快活人,也爱在葬礼上唱皮影腔,如“平腔”“高腔”,非常有韵律,很是动听。她认为,葬礼不能老是悲腔那么凄惨,活着的人也该振奋起精神来。

  李万枝师傅虽然风光,但她心中的痛又有谁知?她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她大家走、小家行,有时,一天要赶好几个场子。为了养家糊口,她总是节省每一分钱,即使深夜回家,她都舍不得打车,而是坐在路边等顺风车或摸夜路回家。

  丧鼓歌,是荆楚文化的一束奇苑,也是仙桃地域这个独特的原生态歌种,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它具有独特的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在音乐史中同样具有独特价值。由于社会的急速变革,将面临失传的危机,令人担忧,需要大力抢救保护。但愿李万枝师傅能争取到社会扶持资金,名师代徒,将仙桃丧鼓歌发扬光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不被岁月磨灭,以至于最后消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