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快速入门-天文历法

 司徒号南 2022-11-15 发布于安徽

天文历法

一、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

《淮南子.天文训》:文者象也,天先垂文象,日月五星及彗孛,皆谓以谴告一人,故曰天文。中国古人认为,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天象就是人类生产生活的最高指引。

天文,文,古义就是纹,龟甲烧过以后的裂纹,或者植物的纹路,古人通过纹路研究事物的规律。天空日月星辰的分布和运动,就是天的纹路,研究天就是研究日月星辰的象所要表达的意思。

中国天文学家的天象观测活动持续了近五千年,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即便在全世界也是极为突出的。在中国的史料记载中,我们却可以找到几千年来最为全面的天象资料。几千年来,在历代官方天文台工作的中国科学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详细且精确地记录着所有发生的天象。从公元前5世纪到1911年的清朝末年为止,他们保存了数以千计的天文观测资料。

1968年,人们在金牛座发现了一颗引人注目的“脉冲星”,这是恒星大爆炸的遗迹,其周围还弥漫着所谓的“蟹状星云”。“蟹状星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形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螃蟹这种动物。天体物理学家认为,如果想要知道这次恒星爆炸的确切日期,不但需要精确的现代天文学计算,还需要大约一千年前的中国“同行”来提供帮助。

具体来说,生活在公元1054年的北宋皇家天文学家记录了这次恒星大爆炸过程中的所有细节,中国的天文学家却不但观察到了这种异常的“客星”现象,还详细记录了其过程。他们的记录精确且严谨,完全能够被用来准确地推算恒星爆炸的具体日期,以及复原大爆炸的整个过程。

图片

天空是中华文明思想的源头,自古以来,中国就自称为“天下”,皇帝自命为“天子”,中国人的哲学观讲究天人感应,天人合一,天地人三才等等。天文学在国家政治和历史中的作用,早就已经贯穿在中国古代的整个历史。正是通过历史记载中与上天的频繁“对话”,中国古人丰富的思想才得以呈现。

二、天文观测坐标系

黄道和天赤道

图片

黄道是以地球为中心太阳的运行轨道的平面,天赤道是地球的赤道切面延伸到天球相交,赤道和黄道之间有23.5度的偏移,所以造成了春夏秋冬的季节变化。五大行星和月亮也基本上都是在黄道上运行。

不同于西方的黄道天文观测系统(黄道十二宫),我们祖先首创了赤道观测系统,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天文学的观测,研究和记录,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中国天文体系。

北黄极和北天极

黄道面的天球最北极就是北黄极,赤道天球最北极就是北天极。中国古人观测天空,发现星空主要是绕着北天极在日夜旋转,所以以此为不动点(北极点对应的恒星会有进动)。

图片

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天极也会稍有移动,这种现象被称为“岁差”,这是地球自转轴的周期性倾斜变化造成的。由于岁差的变化有着很长的时间周期,所以岁差产生的效果在短期内并不是特别明显。地球自转轴缓慢地倾斜转动着,使地球大约用25800年绕完一个完整的圆。

子午线和卯酉线

土圭测量晷景,东西晷影连接线为卯酉线,正中对正为午线,夜考北极星得子线,合成子午线,分昼夜阴阳。太阳在冬至日出辰入申日影最长,夏至日出寅入戌日影最短,春分秋分出卯入酉。

天圆地方

天圆地方,并不是说天是圆的,地球是方的。这是一种误读。所谓天圆,以地测天,以地球为中心,日月星辰都是在北极天空周围圆周运动,周而复始,中国古天文学家也是用360度大圆均分周天。

所谓地方,以天测地,太阳夏至冬至出没地球的四个点构成了一个方形,日中太阳正好在正南方,子夜北极星所在的北方连城的子午线作为南北坐标,春分秋分太阳出入的卯酉线作为东西坐标。四方是观察北极星四个季节的指向得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以天观地为方。

所以天圆地方是一种天文观测的方法,意思就是先用天象确定好东南西北,然后观测着站在地中央,观测天球上日月星辰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周而复始,从而发现各种天文规律。

图片

图片

对地球上不同纬度的观测者来说,地平面与地轴之间的倾角不同,即南北两个天极的高度不同,能够观测到的星空范围不同,天体升降路径和地平线之间的倾角也不同。对于地处北纬35°左右的黄河流域来说,天北极与地平面所呈夹角为35°,这意味着以北天极为中心,以35°为半径的圆形天区是一个终年不没入地平的常显区域,这个区域称为恒显圈,也叫拱极星区。古人发现在其他恒星每天东升西落的同时,恒星圈内的众星却始终围绕着北天中一个无形的点不停地打转,这个点就是北天极。最靠近北天极的恒星,肉眼看上去稳如泰山岿然不动。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中央三垣

紫微垣-天上的紫禁城:在古人心目中距离北天极最近的恒星具有崇高的地位,它仿佛是天上的君主,坐镇中央号令四方,日月星辰都是它的忠实臣民,围绕在它周围不停旋转。3000多年前具有这一殊荣的就是“帝星”,古人以帝星为中心,为这位至高无上的天帝建立了一座气势恢宏的宫殿——紫微垣,又称紫微宫、紫宫、中宫或中元等。紫微垣既是天帝的起居所,也是与近臣议事的地方。历代帝王总强调其天子的身份,所以居所的命名也要效法于天,称皇宫禁地为“紫禁”,明清故宫“紫禁城”的名字正是取自这中元北极紫微垣。

图片 图片 图片

太微垣:天上的朝堂,皇帝处理政务的地方。形象一点说,就像如今的政府办公地点,或者说是天上的议事厅,一座名副其实的“天庭”。在太微垣中,大大小小古往今来的官宦们拥挤在一起。除了前面提过的五帝座是五方上帝的座位外,五帝座北面是太子、从官以及天帝宠爱的幸臣。五帝座东边是三公、九卿、五诸侯等近臣。五帝座前的内屏如同一道影壁,起到屏蔽帝庭的作用。左右执法,东西上将、次将,东西上相、次相,10颗星组成太微垣的左、右两道垣墙。垣墙北面是虎贲、郎将、郎位、常陈等侍卫人员。右垣外还有一些和政权相关的设施,如明堂、灵台等。

图片

图片

天市垣-天上的市场。天市垣有两层用途,既是天帝接受各路诸侯朝拜的地方,又是全国商贾汇集的交易之所。作为前者,天市垣中必然有与天帝出巡相关的星官,比如帝座,是为天帝一年一度的巡视准备的龙椅,七公和天纪代表三公九卿,宗星为天子的亲戚,女床为后宫御女侍从,宦者是天帝身边的太监。前来朝王的各路诸侯有22位,天市左垣包括宋、南海、燕、东海、徐、吴越、齐、中山、九河、赵、魏,共11位;天市右垣包括韩、楚、梁、巴、蜀、秦、周、郑、晋、河间、河中,也是11位。

图片

图片

二十八星宿

西方天文学是黄道观测系统,按照黄道附近的星体组合成十二星座,以指示特定月份的太阳位置。

图片

黄道十二宫星座图

中国古人把环绕北极天顶周围天赤道和黄道附近的星座作为确定月亮位置的参照,每天月亮停留在一个星座,二十八天环绕一周,好像月亮每天晚上在这个星座留宿,所以把这些星座划分为二十八个,成为二十八星宿,或者列宿。二十八宿四方各七宿。

 图片图片

天赤道视角和地面视角的二十八星宿

东方七宿像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

图片

南方七宿像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

图片

西方七宿像白虎:奎、娄、胃、昴、毕、觜、参

图片

北方七宿像玄武(鬼蛇合体):斗、牛、女、虚、危、室、壁

图片

东方龙西方虎皆南首而北尾,南方鸟北方鬼皆西首而东尾。

三、三种天文学说:

宣夜说

形成于春秋战国,宇宙是气组成的,星球都是气的产物,所有星辰悬浮在气中,宇宙的气是无限的。宣夜说已经失传,但是老子庄子的很多思想都来源于宣夜说。相比于西方宇宙学宇宙结构的认识要领先2000多年。

杞人忧天的典故。杞国有个人,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地会陷下去。另有一个人却为这杞国人的忧虑而担忧,便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个地方没有气,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中活动,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杞国的那个人说:“如果天真是由气体积聚起来的,那么日月星辰,不都要掉下来吗?”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而成的,只不过它会发光罢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打伤人的。”杞国的那个人又说:“地要陷落怎么办呢?”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罢了,到处都是,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践踏行走,整日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它会陷落下去呢?”这个杞国人听了,才抛掉了忧愁,高兴起来。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了。

图片

在宣夜说中,地球被虚空包围。在这种虚空里,太阳、月亮和恒星都是由气凝结而成的

浑天说

由汉朝著名天文学家张衡(78—139)提出的宇宙模型,它与盖天说模型截然不同,因为浑天说假定地球外面是一个在绕轴不停旋转的完整天球,和现代天文学的理念已经比较类似。

图片

图:在浑天说理论中,地球不论是球形的还是平面的,都漂浮于水面之上,并被无边无际的天球包围,季节的交替是由地球在垂直方向上运动引起的

盖天说(周髀法)

盖天说认为地球是呈棋盘状的扁平正方形,上面有一个半球形的天空,如同一只倒扣着的碗。

盖天说作为一种解释宇宙的理论肯定是不对的,但作为一种天文观测的方法或者作为一种视角,却是非常实用的,中国古人就是用这种视角对日月行程在可观测的半个天球的运行规律进行了长年累月的观测和记录,建立了一套非常伟大和实用的天文历法体系,不仅很好的指导了生产和生活,而且由此构建了华夏文化的的基础框架,包括河图洛书,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易经卦象,天人合一等理论的源头皆来自上古天文学。

图片 

图:在盖天说理论中,地球是平的,静止在中心,被一个旋转着的半球形天空笼罩,太阳沿着不同的路径运动,这导致了季节和太阳地平高度的变化

《周髀算经》盖天说的开山之作,周公和商高所著,算经十书之一,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约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主要阐明当时的盖天说四分历法。采用最简便可行的方法确定天文历法,揭示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囊括四季更替,气候变化,包涵南北有极,昼夜相推的道理。给后来者生活作息提供有力的保障,自此以后历代数学家无不以《周髀算经》为参考,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在数学上的主要成就是介绍并证明勾(日影)股(标杆,髀)定理,日影3,土圭4的时候,弦为5.

四、对太阳的观测:

测量工具:圭表

圭表(天安门华表的原型):古人用土圭和表测量日影长度,发现正午时分一年日影最长时候太阳最低,日影最短的时候太阳最高,其实就是太阳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的往返运动。通过记录每天的日影长短变化,人们发现一年的日影变化是非常规律的。

图片

图片

春秋致月和冬夏致日

是指在冬至、夏至立圭表测日影之长短,在春分、秋分立圭表测月影之长短。据记载(这里只列举用圭表测日影之数据),夏至正午用圭表测日影,影长为古尺一尺四寸二分,相当于今天的0.365米;冬至日的影长为古尺一丈三尺,相当于今天的3.5米;春分和秋分的影长均为古尺七尺二寸四分,相当于今天的1.78米。所以俗话说:“夏至冬至,日夜相距;春分秋分,日夜平分。”

日行三道图

冬至出辰入申,夏至出寅入戌,春秋二分出卯入酉,卯酉线为正东西,寅辰申戌成为四隅,为太阳出没的最南和最北的地方,加上子午和卯酉线的四方,四方四隅构建了地面四面八方的坐标体系。

图片 图片

晷景节气图

图片 图片

日晷是圭表的升级版,用以测量一年周期日影长度变化。日行一度,一周360度为一年,所谓周天360度(天圆之说皆来源于此),四季度各90度,一个节气十五天,共计二十四节气。

太阳黑子和月亮温度

直视太阳眼镜会被灼伤,聪明的中国古人通过观察水盆中(滴入墨汁)太阳的倒影,观察到太阳黑子,并称之为金乌,同时,还发现了水中太阳没有温度,由于月亮光也没有温度,所以推测月球不是自己发光,而是反射光。

西方人到了16世纪还认为月球是一个半面发光的天体。

太阳活动周期和十天干:

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观察太阳活动周期9-11年,大致十年,太阳十年一个活动周期,中国古人在五千年以前就通过观察知道了这个规律,山海经神话里面十日并出,后羿射日也是对这一规律的一种故事化的表达。十天干就是用来表示这一规律的符号系统。也是数学十进制的来源。

图片

图: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图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wu4)己庚辛壬(ren2)癸(gui3

太阳是对地球环境和生命系统影响最大的能量来源,所以古人用十天干记录太阳对地球的每年影响的规律。

五、对月亮的观测

测量方法:夜考极星

土圭法测量月亮,发现毫无规律,月行九道。所以要用不同的测量方法:

太阳:白天面南而立,在地下测晷影

月亮:晚上面北而立,晷标的弦牵一线对准北极星,这条线成为极线或者南中线。夜半子时为中点。与日中的午线合成子午线。

月亮和月相:晦朔弦望

望:农历十五,日月对望,亮的一面对着地球,真个月亮被照亮

朔,晦:月初为朔,月底为晦,都是月亮跑到了地球和太阳中间,暗的一面对着地球

弦:农历初八上弦月,农历二十三下弦月,月球以明暗各一半对着地球

图片

太阴历(月亮历)

古人通过观察月亮朔望来确定一个月三十天,同时发现月圆十二次,晷景显示太阳差不多回归一圈。月亮朔望都是由日月地三者的相对位置引起的,朔就是月球位于日地连线中间背对地球,望就是位于日地连线延长线上。一次朔望就是日月在这条线上相会一次。所以一年日月相会有二十四次,十二次是朔定为初一,十二次是望,定为十五。月亮历法只看月亮朔望。比如春节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都是月亮历。古人把月亮也叫太阴,所以也叫太阴历。

六、五星出没图

五星按照木火土金水次序依次出现在北极天空,东出西没,方向右旋,各占72天,合周天360度。

图片

木星,也叫岁星,在春天三月春分出现在北极天空的东方,因为春天草木生发,天下皆春,所以叫木星;

火星,也叫荧惑,在夏天七月夏至出现在北极天空的南方,因为夏天炎热如火,天下皆夏,所以叫火星;

金星,也叫太白,在秋天九月秋分出现在北极天空的西方,因为秋天万物开花结果,肃杀收割的季节,金代表肃杀和收割器物的代表,所以叫金星。

水星,也叫辰星,在冬天十一月冬至出现在北极天空的北方,冬天万物潜藏,地面只有冰雪水,所以叫水星。

土星,也叫镇星,在长夏季节五月(夏秋之交)出现在北极天空的中央,正对观测者的地面。

五星在天成像,反应四时节令的变化,在地成型,反应五气的生长收藏,是河图洛书,五行学说的基础。

七、斗转星移:北极星和北斗七星

北极星(紫微星)

地轴延长线上,所以星空每天东升西落,但是北极星的位置一直不变,感觉星辰都是绕着北极星旋转。紫微高照。北极星也不是一颗恒星,而是一组,也在不断变化。生物也会利用北极星定位,比如海龟可以导航上万里去产卵,就是用一种脑电波对准北极星寻找方向。

北斗星,大熊星座,北斗口外两颗星的延长线上五倍距离可以找到北极星。识得北斗,天下好走。

图片

北斗七星

从斗柄到斗勺依次为摇光,开阳,玉衡,天极,天机,天璇,天枢

图片

北斗定季和北斗歌

古人发现利用黄昏时候的斗柄位置,可以推定季节。

北斗歌:北斗指东,天下皆春;北斗指南,天下皆夏;北斗指西,天下皆秋;北斗指北,天下皆冬;

图片

十二斗建(十二月建)

十二月建,是依据二十四节气而来的节气月,属干支历的基本内容。以北斗七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月份的标准,称为“斗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十二月建亦即是十二个节气月。北斗星斗柄绕东、南、西、北旋转一圈谓之一岁,干支历法将一岁划分为十二月建(“十二辰”或“十二月令”),每月令含两个节气。

十二月建属于是阴阳合历,初一十五等是阴历,是月亮历,而节气是论太阳与地球关系。十二月令的划分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即以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节),作为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子月、丑月之始。这样一来,虽然农历为同一个月,但如果交节在月中,那么交节前为上个月的月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月令。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节”和十二“气”(由于“气”处于两“节”中间,因此亦被称为“中气”)。阴历月太阳月亮的第二次相会如果北斗斗柄并没有指向新的一宫,则这个月没有中气,节气不成立,这个月就是闰月。

图片

八、岁星纪年法(木星纪年法)

岁星纪年法(木星纪年法)

岁星就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的木星,古人天文观测认为木星约12年运行一周天,根据木星在天体中运行的规律用来纪年的方法,叫岁星纪年法。

古代中国人民把周天黄赤道区域分为12分,称为12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就用木星所在星次来纪年,按照木星从西到东逆时针并依次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娵訾(zou1zī)、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用以记录不同年份木星在天赤道的位置。

此法的起源年代约在周朝,在战国、秦汉之交很盛行。因为当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岁星纪年可以避免混乱和便于人民交往。《左传》、《国语》中所载“岁在星纪”、“岁在析木”等大量记录,就是用的岁星纪年法。

木星的岁星纪年法用久之后,就与实际天象不一致。公转周期是11.86地球年,并不是整12年,木星每85年会多走一宫,也叫超辰。于是便需要改革历法。

图片 图片

太岁纪年法

古人想象有一颗太岁星运行周期正好是12年,方向和木星相反,是从东到西,每年在周天运行一个宫,也叫太岁十二宫,十二辰,以十二地支符号系统,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代表十二宫。当岁星和太岁的初始位置关系规定后,就可以从任何一年岁星的位置推出太岁所在的辰,因而就能以十二辰的顺序来纪年。

太岁纪年法本质就是调整岁星和太岁的位置。汉太初以后,岁星纪年法与后世的干支纪年法相连接,从太初上溯至秦统一中国时,岁星纪年比干支纪年落后一辰,上溯至战国时期则落后二辰。东汉改用《四分历》时,废止了岁星纪年法,沿用干支纪年法。

九、干支历法

干支纪年,是指中国纪年历法,自上古以来就一直使用的纪年方法,传说起源于黄帝,也叫黄帝历,老黄历,农历。黄帝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建子之月(北斗斗柄指子,包含冬至之月)为一年开始。开观象授时之起点,创制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成六十干支),表达阴阳五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历法元年始于黄帝登基之日起算起,根据天干地支相互配合60年一轮回,也就所谓的一甲子,黄帝纪年影响深远,农历、道教历法均始于皇帝纪年为元年,为中国传统历法开始之年史开元。上元混沌甲子之岁、日月合璧、五星联珠、七曜齐元。据传黄帝即位的那一天,正逢以上天象一起出现,那天恰逢冬至及朔旦日,所以黄帝制历并且以那天为道历的起算点,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

干支历法分为干支纪年,干支纪月,纪日,纪时。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完全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至今干支历依旧流行于万年历等书,用于象数、风水和命理学中。

干支纪年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这就是俗称的“干支表”,也称为六十甲子。干支纪年以每年以立春进入下一年。

天干用来指示空间方位,以地面环境为法则,地支以记录时间,以天空星体为标记。以天测地,以地测天,天干地支合用,则表示天地人感应的复杂情况。

天干地支相配的规则是阳干配阳支,阴干配阴支,比如甲子,乙丑等。年日用的都是六十甲子轮流。而月时因为都是12为周期,所以一般都是甲丙戊庚壬顺序轮流配寅月子时开始。一般来说,月和时都是只用十二地支就可以。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换算方法也很简单,比如2020年是庚子年,把天干的庚作为起点0,只要那么辛就是1,尾数是1的年份天干就是辛,以此类推。子年是0,丑即是1,戌亥则是下一个0和1。现在查询万年历非常方便,也不需要自己推算。

干支纪月法

干支历将一年划分为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一岁之中斗柄旋转而依次指为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上古时代以北斗七星的运转计算月令,斗柄所指之辰谓之“斗建”(或“月建”,古称北斗斗柄所指为“建”)

十二月建分别为: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

纪月的天干一般用阳干开始,丙戊庚壬甲五阳干依次轮流配合每年的寅月。其他月份十天干地支依次顺布。

大多数日历中都没有完整标记干支历,需要方法来推断出干支月份。每年的各月地支已经固定,只要推算月的天干一配就行。五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歌诀:

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

丙辛必定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

更有戊癸何方觅,甲寅之上好追求。

农历

地支

节气

中气

近似公历

甲或己年

乙或庚年

丙或辛年

丁或壬年

戊或癸年

正月

寅月

立春-惊蛰

雨水

2月

丙寅月

戊寅月

庚寅月

壬寅月

甲寅月

二月

卯月

惊蛰-清明

春分

3月

丁卯月

己卯月

辛卯月

癸卯月

乙卯月

三月

辰月

清明-立夏

谷雨

4月

戊辰月

庚辰月

壬辰月

甲辰月

丙辰月

四月

巳月

立夏-芒种

小满

5月

己巳月

辛巳月

癸巳月

乙巳月

丁巳月

五月

午月

芒种-小暑

夏至

6月

庚午月

壬午月

甲午月

丙午月

戊午月

六月

未月

小暑-立秋

大暑

7月

辛未月

癸未月

乙未月

丁未月

己未月

七月

申月

立秋-白露

处暑

8月

壬申月

甲申月

丙申月

戊申月

庚申月

八月

酉月

白露-寒露

秋分

9月

癸酉月

乙酉月

丁酉月

己酉月

辛酉月

九月

戌月

寒露-立冬

霜降

10月

甲戌月

丙戌月

戊戌月

庚戌月

壬戌月

十月

亥月

立冬-大雪

小雪

11月

乙亥月

丁亥月

己亥月

辛亥月

癸亥月

十一月

子月

大雪-小寒

冬至

12月

丙子月

戊子月

庚子月

壬子月

甲子月

十二月

丑月

小寒-立春

大寒

1月

丁丑月

己丑月

辛丑月

癸丑月

乙丑月

二十四节气

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图片

十二节:大雪(子),小寒(丑),立春(寅),惊蛰(卯),清明(辰),立夏(巳),芒种(午),小暑(未),立秋(申),白露(酉),寒露(戌),立冬(亥)

十二气:冬至(子),大寒(丑),雨水(寅),春分(卯),谷雨(辰),小满(巳),夏至(午),大暑(未),处暑(申),秋分(酉),霜降(戌),小雪(亥)

干支纪日法

将干支相配的六十个单位,每个单位代表一天,假如某日为甲子日,则甲子以后的日子依次顺推为乙丑、丙寅、丁卯等; 甲子以前的日子依次逆推为癸亥、壬戌、辛酉等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这是现今已知世界最长的纪日法,对于我国历史学,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考证和研究,都是极为重要的记时标志,是中国一份珍贵的科学文化遗产。 

干支纪时法

我国固有的十二辰制和二十四时制的关系就是,一辰等于两小时,第一个小时为初,第二个小时为正,比如23-24点是子初,0-1点是子正。《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授时博士每过一个小时报一次时间就是这个意思。

图片

干支纪时,就是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按照既定方式标记时间的纪时方法。它是干支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定方式为把1天分为12个时辰,从晚上23点整开始,从甲子这个干支开始标注第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之后每两个小时接着顺序标注,60组干支不断循环往复。由于地支只有12个,所以是固定不变的,古时人们说时辰的时候,只说地支就可以了,比如:子时

干支纪时中的天干和当天干支纪日的天干有如下的对应关系:

日的天干为甲或己时,则子时的天干为甲

日的天干为乙或庚时,则子时的天干为丙

日的天干为丙或辛时,则子时的天干为戊

日的天干为丁或壬时,则子时的天干为庚

日的大干为戊或癸时,则子时的天干为壬

比如甲午日子时为甲子时。

计时方法-漏刻法和水钟

漏刻又称为漏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水钟,古人以水量来推算时间。早在春秋时期,漏壶计时的发展已有很高水准。而历代也设有专职机构负责管理,民间应用相当普及,是古代重要的计时刻漏器。

图片图片

铜壶滴漏计时仪器,主要是观察水位上升或下降时,箭刻上所显示的刻度来推算时间。如果壶内装满水,水刻从底部小孔滴出,一天一夜刚好滴完。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均分在箭刻的一百个刻度上,一个刻度就等于十四分四十秒。

自东汉以来,历代都曾改革漏刻制,改百刻为十二倍数,如九十六、一百零八、一百二十。到清初《时宪书》施行后,正式将一昼夜百刻改为九十六刻,一个时辰(两个小时)分八刻,一小时为四刻,而一刻就是十五分钟,一直沿用至今。

图片

中国古代历法演变

《黄帝历》与《夏历》、《殷历(商历)》、《周历》、《鲁历》、《颛顼历》共称上古六历。汉朝又有太初历和四分历。

《黄帝历》也是中国最早的历法,也叫干支历,老黄历,大量历史典籍记载是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天下后命人所制定的历法。首创干支纪年纪月法。

颛顼继位之后,对黄帝历进行了修订,也就是颛顼历。该历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所以是一种四分历),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亥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

颛顼历到夏朝时被夏历取代。但是却在秦国被沿用,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再次颁布遍行。一直沿袭到西汉初期。

颛顼历不仅在史书上有记载,考古文物也有证实。1972年山东省临沂市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就详细记载了颛顼历。

图片

夏历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

殷历,是商代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每年分为春、秋,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闰月置于年末,称为'十三月’。到祖甲以后,闰月也有放在年中的。殷墟曾出土一片胛骨,上面刻着两个月的干支和'月一正曰食麦’等文句,是 商代历书的一部分抄本。

图片

周历并不纯粹意义上是周代历法,它与夏历、殷历甚至于颛顼历都与四分历有着直接联系,甚至于同以其为本。

干支纪年纪月的方法从黄帝开创干支纪年法就没有变过,但是哪个月作为一年开始的正月是不太一致的。

比如春秋战国时期《夏历》、《殷历》和《周历》混用,但这三种历法对正月的定义是不同的:《夏历》以建寅之月,《周历》以建子之月,《殷历》以建丑之月。于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国家的人过春节的月份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有时间到处游历,他就一年可以过三次春节,想想也是蛮浪漫的。

夏殷周三正是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日制度,我们阅读先秦古籍有必要了解三正的差异,因为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举例来说,《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诗经》要看具体诗篇,例如《小雅·四月》用夏历,《豳风·七月》就是夏历和周历并用,凡言“七月”指夏历,“一之日”等处指周历。

《颛顼历》以冬十月为正月,相当于在干支历建亥之月。秦代使用的是《颛顼历》,所以秦代的正月是子月汉武帝时期修订《太初历》的蓝本就是《颛顼历》,只是把一年的开头由子月改到了寅月,而《太初历》以寅月为正月的方法更符合天文学原则,所以一直沿用到现在,因此我们现在的正月是寅月而不是子月

四分历亦称“后汉四分历”。东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年)实施的历法。规定一年(回归年)为365又1/4日,一月(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19个太阴年插入7个闰月,因岁余为四分之一日,四分历的本质就是颛顼历。因为当时所用的太初历(八十一分法)比四分历斗分更大,可见疏阔,经使用一百八十几年与天象已明显不符,又由编欣、李梵等编订新历,恢复古法。取汉文帝后元三年庚申岁为历元,上距鲁哀公十四年孔子获麟320年。这就是“后汉四分历”。其数据均比太初历准确。

世界各国历法的比较

太阳历:以太阳视运动为依据设置的历法,叫“太阳历”,简称“阳历”,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就是这种,由于它来源于西方,是辛亥革命时期才传到我国的,所以也称为新历;阳历以地球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定为一年。共365天5小时48分46妙。平年只计365天这个整数,不计尾数。阳历每年分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只有28天。又规定7月以前,单月为大月,双月为小月;8月以后,双月为大月,而单月为小月。每年所余的5小时48分46秒,只至四年约满一天,这一天就加在第四年的2月里,这一年叫闰年,所以闰年的2月有29天。

太阴历:以月亮的视运动规律为依据设置的历法,称为“太阴历”,简称“阴历”,这是穆斯林沿传的;阴历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为一个月,共29天半。为了算起来方便,大月定做30天,小月29天,一年12月中,大小月大体上交替排列。阴历一年有365天左右,也没有平年闰年的差别。阴历不考虑地球绕太阳的运行,因而使得四季的变化在阴历上就没有固定的时间,它不能反映季节,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农历(汉历):是中国传统历法之一,也被称为殷历、古历、汉历、夏历和旧历等。我国的传统历法从严格意义上说不应该叫阴历,它是阴阳历,现被叫做“农历”,准确说应该叫做“汉历”。农历这种称呼,是根据此历是汉武帝时议造的这《汉历》规则,以及清康熙御制《汉历大全》对此历的称呼,而得出的此历自古就称为“汉历”。汉历运用了设置闰月(是以进入历月的星座决定月份的排序,无星座进入的月份置闰,也就是北斗斗柄指向没有当月十二辰叫作没有中气,节气不成立)和二十四节气的办法,使得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这样它就又具有了阳历的成分。这个角度上说,汉历有了其优势。它比较好地协调了太阳、月亮的周期,实现了阴阳合一,是世界上科学的天文日历之一。

我国是从1912年开始采用阳历的。辛亥革命爆发后次年(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采用公历作为国历,纪年方面,公元纪年法与民国纪年法并行。1949年9月27日,经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新中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和公元作为历法与纪年。但是也并没有废除农历,现今的中国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