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百练:凶犯(契诃夫)

 一中大语文 2022-11-15 发布于福建

凶 犯

[俄]契诃夫

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他的脸上胡子拉碴的,一脸的麻子,两条浓眉耷拉着,让人很难看清他的眼睛。他脸上的表情十分冷漠。他还光着脚。

“丹尼斯·格利果利耶夫!”审讯官开口说道,“你往前站一点儿,回答我们的问题。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

“啥?”

“事情是护路员说的那样吗?”

“是的。”

“好的。嗯,那你拧螺丝帽干嘛?”

“啥?”

“你别老'啥、啥的’,直接回答我的问题!你拧螺丝帽干嘛?”

“要是不干嘛,我就不去拧了。”丹尼斯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那你用螺丝帽做什么?”

“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儿。”

“你说的'我们’是指哪些人?”

“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

“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

“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丹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丹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

“这样说来,你拧下这个螺丝帽就是为了拿它做钓鱼坠儿了?”

“不为这个又为啥呢?它又不能当羊拐子玩儿!”

“你也可以拿铅块、子弹壳做坠儿啊,或者钉子什么的……”

“铅块在路上捡不到,得去买,而钉子又不合适。螺丝帽虽然难弄,但比其他东西都要好……很沉,而且有个窟窿。”

“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出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

“大人!我干嘛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

“在你看来,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火车出了事故呢?虽然你只拧掉了两三个螺丝帽,但也许火车就是因为这而出了事!”

丹尼斯阴笑着,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

“得了吧!这些年来,全村人都在拧螺丝帽,还不是照样平安无事?假如我撬了铁轨或是搬了一根木头放在铁路上,哎呀,那么,火车可能会被撞翻,可是……呸!就那么一个螺丝帽!”

“你知道不,就是那些螺丝帽把铁轨固定在枕木上的!”

“这个我们懂……我们又没拧下所有的螺丝帽……还留着许多呢。”

丹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

“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出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了……我终于弄明白了!”

“您可是读过书的人,所以您是懂道理的人,您刚才所说的,句句在理。而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

“你听着,《刑法》第一千零八十一条规定:凡蓄意破坏铁路,致使该路上行驶中的运输工具发生危险,且肇事者明知该行为有可能将造成灾难……你不可能不知道,拧掉螺丝帽会引发什么后果……该肇事者当判处流放并服苦役。”

“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

“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

“我为什么要撒谎呢?如果您不信,就到村里去问问……没有钓鱼坠儿只能钓到欧鳇鱼。”

“嗨,住嘴……”

整个法庭鸦雀无声。丹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审讯官在快速地写着什么。

“我可以走了吗?”丹尼斯沉默了一会儿,问道。

“不行。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

丹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

“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

“住嘴,别吵了……”

“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

“我烦透你了,喂,谢敏!”审讯官吼道,“把他带下去!”

“我们家三兄弟,”丹尼斯嘟囔着,两名强壮的法警正拽着他走出审讯室,“兄弟帮兄弟又不是义务……兄弟交不上税,而我丹尼斯却去承担什么责任……你是什么狗屁法官!……你们应该靠本事断案,不应该无中生有……哪怕是该被刀剐,也得犯了事才行啊,也要凭良心啊……”

(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中,对庄稼汉穿着、外貌的描写,既从正面交代了庄稼汉困窘的境况,又从侧面反映了审讯官与之不同的生活处境和居高临下的态度。

B. 小说主要描写审讯官与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丹尼斯的对话,但两人对话时各自站的立场完全不同,这就在对比中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C. 小说写丹尼斯由“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使劲儿眨巴着眼睛”,较完整地描写了他对自己罪行认识的转变过程。

D. 小说在作品中没有直接表明作者的主观态度,而是客观冷静地写人叙事,同时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思考空间。这与《装在套子里的人》相似。

2. 契诃夫说:“我善于长事短叙。”请从“长事”与“短叙”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3. “叙事的对话性”是该小说的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C    

2. ①“长事”:丹尼斯受审本身是有前因后果的“长事”,这一事件由拧螺丝帽、被捉、送进法庭、审判、判刑坐牢等部分组成;②“短叙”:作者只将事件集中在“审判”这一场景中进行“短叙”,在审判官和丹尼斯的审讯、答辩过程中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③效果:对“长事”进行“短叙”,使叙述留有余地,使小说表达简洁凝练而又意蕴丰富,形成一种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特色,能启发读者深思。   

3. ①全篇几乎全为对话,由法院审讯官和农民丹尼斯的对话构成小说的主要内容;②在对话中呈现人物的言行和心理,在个性化的人物对话中完成对人物形象的刻画;③在对话中显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冲突和对立(突出了当时俄国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关系),从而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小说主题(浓厚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

【解析】

1.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较完整地描写了他对自己罪行认识的转变过程”错误,从文中来看,面对审讯,丹尼斯的表现如下,“声音嘶哑地说,斜着眼睛看着天花板”“ 丹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 丹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半信半疑地眯起眼睛看着审讯官”“丹尼斯打了个哈欠,并在嘴巴上画了个十字”“丹尼斯不时地变换双腿的位置,望着铺着绿色桌布的桌子,使劲儿眨巴着眼睛,仿佛他看到的不是铺着绿绒布的桌子,而是刺眼的阳光”“丹尼斯不再眨眼,微微抬起浓眉,疑惑地望着审讯官”,从这些表现里,可以看出丹尼斯从始至终不认为自己犯了罪,除了这些表现,“我可以走了吗?”“为什么要坐牢呢?大人,我没空,我还得去赶集呢,还得到叶戈尔那里要回三卢布的油钱……”“如果真的犯了事,我也认了,可就这样去……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他说的这些话也可以看出丹尼斯自始至终不认为自己犯了罪。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写作特征及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

本题具体考查契诃夫的叙事技巧,从“长事”与“短叙”的角度简析。考生要先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如“长事”就是指事件涉及到的内容很多,而“短叙”则是指作者对事件情节的剪裁和描写技巧。

比如本题写的事是“丹尼斯受审”,这件事是有前因后果的,包括拧螺丝帽“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被捉“那个护路员不过就是个乡巴佬,什么都不懂。他抓住我的衣领就把我给拽来了……”、送进法庭“在法院审讯官面前站着的是一个身材矮小、瘦弱无比的庄稼汉,穿着花粗布衬衫和打补丁的裤子”、审判“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那你拧螺丝帽干嘛?”、判刑坐牢“我得先把你抓起来,然后让你去坐牢”等部分组成;并且还涉及到很多细节,比如他是怎么拧螺丝帽的,是怎么被抓的,他用这个做什么,他知不知道后果等,这是一件“长事”;

但是从文本描写的内容来看,作者只写了“法庭受审”这个情节,其他情节都是通过审讯官和丹尼的审讯、答辩交代出来。比如“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是的”,“那你拧螺丝帽干嘛?”“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儿”……在审判官和丹尼斯的审讯、答辩过程中交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

这样写的效果,首先是使叙述留有余地,情节集中紧凑,不枝不蔓;而且表达简洁凝练而又意蕴丰富,如“我们,就是老百姓呗……也就是克利莫夫斯克村的农民”,这说明不只丹尼斯在做这件事,全村百姓都做;“要是您怀疑我欠税,我的大人,您可别相信村主任……村主任算账时净作假,这一点我可以向老天爷赌咒……”,说明村主任存在作假的行为等;这样写笔墨集中,形成作品“含而不露”的风格,语言特点是“意在言外”。

3.本题考查鉴赏文本的写作特色和写作技巧的能力。

本文“叙事的对话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全篇几乎全为对话,由法院审讯官和农民丹尼斯的对话构成小说的主要内容,交代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审讯官问“本月7日,也就是7月7日早晨,铁路护路员巡查路况时,在141俄里处,当场发现你在拧铁轨上用来固定枕木的螺丝帽,瞧,就是这种螺丝帽……他便把你和螺丝帽扣留了。是这样吗?”“那你拧螺丝帽干吗?”,而丹尼斯则说“就那种螺丝帽吗?我们用它做钓鱼坠……”,这样就交代了审讯的原因等。

另外,本文塑造人物也是通过对话,在双方的语言描写中完成的。如丹尼斯,通过这些语言“我打娘胎里生下来就没撒过谎,在这里我敢撒谎吗……丹尼斯嘟囔着,眨巴着眼睛,'再说了,大人,没有坠儿能行吗?你把鱼饵或者蚯蚓挂到鱼钩上,要是没有坠儿,它能沉到水底吗?我撒谎了吗……’丹尼斯发出了一阵冷笑”“大人!我干吗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您当然知道得最清楚了……可我们是睁眼瞎……我们哪懂这些啊!”等,塑造了丹尼斯这个什么也不懂,糊里糊涂被抓住判刑的农民形象;而法官的语言,如“听着,老兄,你别跟我装糊涂了,用不着胡扯什么钓鱼坠儿”“你其实什么都懂!你只是在撒谎,装糊涂而已”等可以看出法官根本不管事情的根本原因,不管那些真正该管的事,却抓住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农民来搪塞责任。

从主题上看,在整个审判过程中,两个人有效的交流非常有限,从而也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如法官的话,“你装什么糊涂!难道你还没弄清楚,笨蛋,你这一拧会拧出什么后果?如果护路员没有发现,火车就有可能出轨,就会死很多人!而这些人是你害死的”引出了丹尼斯的分辨,“大人!我干吗要害他们呢?难道我是恶棍吗?”,又引出去年的脱轨事件“'去年这里就有一列火车出轨,’审讯官说,'我现在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原因导致去年的火车脱轨……我终于弄明白了’”。对话中蕴含着人物思想情感的冲突与对立,表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同阶层之间不可调和的隔膜和矛盾的问题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