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看毛主席如何力挽狂澜?

 xianfengdui111 2022-11-15 发布于河北

狭路相逢勇者胜: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看毛主席如何力挽狂澜?

“这次战役是极为重要的,是一场大恶战。即使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也要消灭敌人几个师。”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开打前,面临险恶战况,彭老总致电毛主席表明了势必胜利的决心。

这场战役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朝鲜战争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事,面临着美军极善作战的名将李奇微这个前所未有的强劲对手,遭遇“狭路相逢,死而后生”的围困境地,弹尽粮绝的志愿军如何在伟人的战术指导下化险为夷、成功跳出包围圈?

新来的观众朋友可以先给我们点一个关注,方便您及时查看最新精彩内容。

1951年4月初,“联合国军”再次越过三八线,并计划从中朝军队的侧后登陆,配合正面进攻,将战线北推至平壤、元山一线。此时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见“联合国军”取得反击的小胜,索性打出“核讹诈”的牌,妄图继续扩大战争。眼看着他们的诡计就要得逞,然而偏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因在战争期间的狂妄自大言行,引起美国总统杜鲁门的极大不满,而被解除一切职务,由李奇微来接任“联合国军”总司令。其目的也是希望善战的李奇微能够打几场像样的战役,来压制住志愿军气势如虹的态势,借以占据军事上的主动权,从而实现与志愿军签订停战协议。

说白了,杜鲁门这样做,无非是面子上的一个问题,美国作为二战后新兴的超级大国,断然不可能任由当时刚刚成立、一穷二白的中国将其踩于脚底之下,只有占据军事上强势的地位,再跟志愿军谈判,美军方能稍微体面点退出朝鲜战场。因此,在不扩大战争范围的前提下,美军要采取积极进攻的态势,确保争取战场军事优势的凸显,在这种情况下,李奇微任命作战水平高超的范弗里特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

说到范弗里特这个人,算得上是个大器晚成的军官。美国五星上将马歇尔在“二战”中提拔了大量军官,可范弗里特由于酗酒且与他同名同姓,马歇尔于是将范弗里特晾到了一边,直到二战快结束,范弗里特不过是个团长,而他的同班同学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都已经是名扬天下的人物了,好在最后幸亏得到同班同学布莱德雷等人在马歇尔面前力谏,作战能力突出的范弗里特才逐渐显露头角,朝鲜战争对他来说是个凭借军功跻身高层的最后“尾巴”,在学弟李奇微的安排下,他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美第八集团司令官的不二人选。

选择好精兵强将后,李奇微开始着手制定战略作战计划了。俗话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在分析了第四次战役中,美军87天只向北推进了一百余公里的蜗牛速度后,李奇微认为要在短时间实现快速瓦解志愿军的战场优势,最好的办法是正面进攻配合侧后登陆将志愿军来个拦腰截断,如果计划成功无异于将会对志愿军重重一击。

同时,李奇微注意到,志愿军的第9兵团、第3兵团和第19兵团也从国内赶到了志愿军前线,中国军队的油料、弹药等物资消耗迅猛增长,而志愿军的主要运输工具汽车才增加到1400辆,于是,李奇微决定将美军的飞机从1000架增加到近3000架,空袭重点全部转向中国军队后勤补给线。

敌人这种悄然无声的变革,却是志愿军所没有掌握的。当时彭老总只掌握到了美军会采取侧后登陆作战的方式企图将志愿军拦腰截断,那么这样一来,志愿军的军事优势自然会被美军的穿插分割给消解掉,彭老总不会容忍美军在我后方开辟新的战场,更不会坐以待毙。

当时的军委中央对朝鲜战场的战略指导原则是“长期准备,短期胜利”,即做好战争的各方面充足准备,战役打响后务求速胜。加上为了减少损耗,毛主席下达了“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以及待后续兵团到齐后“再进行有力的新的战役”的指示,彭老总的想法更与中央不谋而合,经与朝方商定,决心在“联合国军”实施登陆之前,先行发起第五次战役。

发动第五次战役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彭老总经过详细考虑,经过现实情况所做出的判断。当时志愿军第四次战役的防御反击作战,为第二番兵团的开进争取了时间,掩护了后续部队往三八线附近集结,使得志愿军第一线作战部队增至3个兵团,共11个军33个师另4 个炮兵师,加上人民军3个军团,整个中朝联军实际部队总人数高达130万人,而“联合国军”的地面作战部队不过6个军团共17个师又3个旅、1个团,全部加在一起仅34万余人,尽管第五次战役开打前,志愿军联合司令部实际动用了作战部队只有3个兵团和人民军2个军团共计60万余人,但中朝联军作战总兵力依然对“联合国军”拥有绝对的地面兵力优势。不光兵力的增加,武器方面,志愿军更是较之以前有了非常重大的突破。当时从苏联购买的第一批三十七个师的装备已开始到达,各师都成立了炮兵团、高炮营,各团增设了无后坐力炮连、高射机枪连和美国人非常害怕的一二〇迫击炮连。志愿军的各种火炮已增至六千余门,其中大中口径火炮一千余门,火力大大增强了,中国军队的装备从未这么好过。

1951年4月2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发起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汶山至春川段实施西线主要突击。西线第19兵团第63军突破敌人临津江防线后,该军第187师第559团和第561团分别从英军第29旅格罗斯特团防守的雪马里两侧穿插迂回,甚至敢于白天不顾敌人空中优势强行军,最终于 23日拂晓插至绀岳山下,切断了格罗斯特团的退路,同时割裂了该团与东面美军第3师的防线,将该团包围在雪马里地区。志愿军第187师调整部署后,以第559团和第561团两个营在全师炮兵火力支援下,向格罗斯特团发起突击。

考虑到自从英军第29旅进入朝鲜归美军指挥之后,已经多次遭受重大损失,尤其是在志愿军发起的第三次战役中,该旅皇家奥斯特来复枪团为掩护美军撤退损失了整个营,事后英国政府专门跑到美国去骂人。接任李奇微担任第8集团军司令的范弗里特派出了菲律宾军队和美军轮番救援,但英勇前进的志愿军对被包围的格罗斯特团发起总攻,一举歼灭了大半个格罗斯特团。

为了推卸责任,李奇微指责是韩军坑了英国人。虽然19兵团拿下了英国人,但事实上在第一阶段作战中,美军的火力优势给19兵团造成了巨大伤亡,以至于战后总结认为这是一次“重大教训”。

美国人的防御再也不是一扎就破的“鸡蛋壳”,志愿军在战役第一阶段仅消灭了2.3万名敌人,美英军队没有一个团被全歼,这样的战果让志愿军上下都觉得难以接受。李奇微的战术此时已经较为成熟,美军认识到夜战不是志愿军的对手,因此每个夜间后撤20公里左右,这正好是志愿军夜间穿插的极限。等天色一明,美军的火力优势就可以得到发挥,志愿军根本无法发挥夜战近战优势。

但仗打到这个份上,美军和志愿军都反应过来,中国步兵带的物资已经消耗殆尽,由于部队冲得太快,后勤运输线根本无法跟上步兵前进的速度,以至于63军军长傅崇碧这样的高级指挥员也几乎断粮。李奇微对志愿军轻步兵优缺点充分了解后,认为只要能够继续发挥他的磁性战术,先以后退和支撑点坚守挫败志愿军的攻势,待志愿军弹尽粮绝后突然以包围志愿军,就能大量杀伤志愿军的有生力量。

就在志愿军战役转移遭遇敌全线反扑,180师陷入危境之际,运筹千里之外的毛主席给彭老总发来电报,对同美、英军作战的战略战术问题作出新的指示,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军事指导原则,即我军同美、英军作战,应经由实行战术的小包围,打小歼灭战的阶段,逐渐进到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大歼灭战的阶段。毛泽东将这一原则形象地称之为“零敲牛皮糖”。

“零敲牛皮糖”,打小歼灭战方针的提出,及时调整改变了志愿军自入朝以来一直坚持的无论是对南朝鲜军还是对美、英军,均采取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力争一个战役歼敌几个师的不符实际的战役目标。鉴于此,高瞻远瞩的毛主席在电报中实事求是地指出:“一次包围美军几个师,或一个整师,甚至一个整团,都难达到歼灭任务。”

当时美军自恃装备优势,还有颇强的战斗意志和自信心。为了打掉他的自信心,主席从敌我双方的实际出发,提出:“每次作战野心不要太大,只要求我军每一个军在一次作战中歼灭美英一个整营至多两个整营也就够了……打美、英军和打伪军不同。打伪军可以实行战略或战役的大包围,打美、英军则在几个月内还不要实行这种大包围,只实行战术的小包围,即每军每次只精心选择敌军一个营或略多一点为对象而全部地包围歼灭之。”

根据毛主席电报的指示精神,我军展开灵活的机动作战计划,使得美军不得不停火来进行谈判而第五次战役作为朝鲜战争以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之后朝鲜战场上没有再发生大规模运动战。双方转入了持久的阵地攻防战。这次战役的反复较量也证明,美国吞并朝鲜、把战火烧到中国大陆的战略图谋已无法实现。骄横的美国侵略者,开始转向谋求停战谈判。伟人敏锐地把握住这个机会,及时提出了新的指导方针,这就是“充分准备持久作战和争取和谈,达到结束战争”。在军事上进一步概括出“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这个方针,对中朝军队在即将到来的长达两年之久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交错、边打边谈、又谈又打的局面下,牢牢掌握主动权,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952年,梁兴初被免去第38军军长,他后来去了哪里?

1950年11月,彭老总为了粉碎美军的圣诞攻势,于是部署了第二次战役。这场战役打得相当精彩,打得美国人发明了“向后进攻”的经典台词,也打出了一个人和一支部队的传奇。

这个人就是军长梁兴初,而这支部队就是万岁军38军。

——根据资料记载,梁兴初指挥的第三十八军在不断地与敌遭遇的情况下,一夜时间长奔145里,一举插入了美第8集团军的心脏三所里。

在这场战斗中,38军共毙伤敌7000余名,俘敌3000余名,其中美军1000名,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约占志愿军歼敌总数的33%,占西线战场歼敌总数的48%,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

因为这场大战的传奇,一向淡定的彭老总脱口而出:“我们的战士太好了,太好了…我们要通令嘉奖他们。”随后大笔一挥,在嘉奖令上写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第三十八军万岁”。

就这样,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支以“万岁”为名的军队诞生了,而梁兴初也成为了这支“万岁军”的军魂。

不仅如此,在战报传回国后,38军在松骨峰战场上的热血牺牲,也被无数人传唱,尤其是魏巍更是写下了那篇著名的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后来的影视作品中,梁兴初和那支传奇的部队多次出现,它代表着中国人的热血,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奇迹,甚至,它代表着一个新兴大国向世界第一强国的亮剑勇气和决心。

也许对于很多人而言,梁兴初和38军几乎与李云龙和独立团一样,他们似乎成为了永恒的记忆。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打完那场震撼人心的战斗后,梁兴初却被调离了38军,而军长一职也由他的副军长江拥辉接任。那么问题来了,作为38军的灵魂人物,为何梁兴初被调走了呢?

其实,关于梁兴初的离开,和38军的战斗没有任何关系,也不是对梁军长本人的升迁调动,而是因为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变。

据记载,1952年11月25日,上甘岭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基本上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美国换了新的总统,这个人就是艾森豪威尔

他一上台就立刻表示,他一定会打破朝鲜战争的僵局,而且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采取除了常规地面进攻以外的行动,即使用核武器或者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

毫无疑问,这位总统的到来给整个朝鲜战场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他的发言更是让战争似乎进入到了更危险的地步。

事实上,美国不仅说得很凶猛,还采取了实际的措施。

根据美国军方的讨论,想要快速改变战局,就需要有效地利用海空军优势,在朝鲜东西海岸实行两栖登陆。于是从1952年12月到1953年4月,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两栖登陆正式开展。

正是在如此危急情况下,毛主席精准地预测了敌人的动向,并且在电文中提出:敌人有从我侧后海岸线,特别是西海岸汉川江、清川江、鸭绿江一线以7个师左右兵力举行冒险登陆进攻的充分可能。

为此,毛主席于12月上旬接见了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并且针对这一可能进行了战略规划。最终毛主席作出决定,由邓华担任西海岸指挥部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同时将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也拉来担任西海指挥副司令员

从这个任命我们不难看出,毛主席对于梁兴初是十分看好的,因为邓华可是志愿军代司令员,而且是当年抗美援朝的重要领导人物,梁兴初能够当他的副手,算得上是某种提拔。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根据当时的历史记载,艾森豪威尔此人远比杜鲁门疯狂,他不仅想要两栖登陆,而且还扬言要对中国进行核威胁。更离谱的是,后来他还宣布要放蒋出笼,想要彻底打乱我方部署。

应该说,梁兴初的这一职务相当重要,他成为了当时的救火队员。

两人很快走马上任,随后志愿军司令部也下达了《粉碎敌登陆进攻部署》等命令,梁兴初、邓华立即在全军展开了以思想动员、部署调整、工事构筑、物资储备以及战备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反登陆作战准备。

随后,邓华抽调志愿军司令部的人员组织扩大,设立了空军前方指挥所,海军办公室,炮兵主任办公室,装甲兵第二指挥所,工程兵主任办公室,使得西海岸指挥部成为了陆海空三军和各兵种的联合指挥部。

当然,梁兴初也没有闲着,他积极地配合邓华的工作,为这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根据后来的记载,梁兴初和邓华有过几次有趣的对话。

刚刚上任的时候,邓华就告诉梁兴初:“老梁,你现在已经不是第三十八军的军长了,军长由江拥辉接替你…你就不要再回38军了,我们共同研究西海岸的作战部署问题。”

后来,邓华向他询问对眼前的情况有什么建议?梁兴初回答:“你是司令,我是副司令,我听司令的。”这番略带俏皮的话,表明了梁兴初的立场,他坚定地支持邓华的工作,丝毫没有了昔日苦将的剽悍。

事实上,两人的合作相当不错,在制定战略时一唱一和,基本上敲定了大事方针。而且,梁兴初还时常去巡视周边,对一些细节进行更周到的部署,充分展现了一个万岁军军长的气度。

当然,对于梁兴初的支持,邓华也是非常尊重的。

他不止一次表示:我这个司令是兼职的,我的主要任务是代替彭老总当司令员,你是中央点的副司令,比我更熟悉西海岸的情况,西海指的担子,你老兄就好好挑起来吧。

果不其然,后来邓华经常两面跑,而梁兴初也成为了西海子的实际负责人,在当年的风云大变中挑起了大梁。

在两人的相互信任和配合下,我军打造了一个如同刺猬一般的防御体系,艾森豪威尔如同一只发了疯的恶犬,但却不敢下嘴。

最终,美国人只能乖乖认怂,放下了核武器和武力对抗,选择和平谈判。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