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分享一本我读过的书《要钱还是要生活》。 这是一本财务自由的实践指南书。 书中关于节俭生活的内容和我的省钱体会蛮合拍的。 我知道很多人对节俭、省钱有一些刻板印象。 似乎节俭、省钱,就意味着生活质量差、亏待自己、过得不开心。 打住,是时候刷新一下我们的认知了。 那节俭生活意味着什么? 书里解释得很到位:物质主义者衡量自身的标准是他们拥有什么,或者别人怎么看待他人拥有什么,导致一个“更多会更好,永远都不够”的死循环。节俭的人则一定会从每样东西中得到充分的愉悦。 也就是说,节俭的要义是物尽其用——对每一件拥有的事物加以善用。 有了这个新的认知后,我开始享受节俭的生活,不以拥有多少东西来定义自己的生活,也终于过上了超爽人生。 (1)我拥有的东西不多,但每一样都被充分使用过,也给我带来了满足感和愉悦感。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买得多了,要么容易闲置,要么草草使用。 数量少,反而让我们使用得更上心。 每一样护肤品都能爱惜着用到空瓶,每一件衣服每一双鞋子也都被充分宠幸过,甚至家里的一些电器、小物件也是如此。 我享受我已经拥有的,并感恩它们的陪伴。 相反,拥有却没有得到善用,要么闲置,要么被迫扔掉或卖二手,我都会有罪恶感。 东西买了不用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既浪费了钱,也浪费了我们出卖的时间精力。 (2)我发现经常整理收拾,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搞卫生的时候,常常会扒出很多被遗忘的东西,原来唇膏还有一管,原来我有这么多衣服……越收拾越觉得物资丰富,根本不需要买买买。 也有可能一收拾发现了好些闲置物品,顿感心痛,也不敢随便买买买了。 再算一下经济账,家里每平方都值好几万呢,用来堆用不上的东西,岂不浪费。 还不如多留些空间给自己,清清爽爽的居所让人舒服又自在。 (3)勤洗勤维护,会让人更惜物,还可以降低消费欲。 家里的家电物品,买回来后我都会认真看说明书,怎么清洗怎么维护提前了解清楚。 然后调好闹钟,定期擦尘、清洗、维护。 所以我家的物品,常常用了很久,还很新很好用。 又因为我经常把它们当朋友来爱护,感情很深厚,没有坏到不能用,我是不会想换新的,或者买多一个的。 书里也说了:哪怕延长物品20%的寿命,也能省下不少钱。 感恩自己拥有的物品,善用自己拥有的物品,珍惜自己拥有的物品,以及从每一件物品中,获得充分的满足感、愉悦感,这就是节俭带来的快乐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