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8年王近山病逝,肖永银负责起草悼词,写到最后却因一事皱了眉头

 兰州家长 2022-11-16 发布于甘肃

1978年5月的一个晚上,时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的肖永银此刻仍然未能安歇。

他手上夹着香烟,一支接着一支不停着抽。

文章图片1

图|肖永银

也就是在不久前,肖永银接到邓小平的调令,赴任武汉军区,可才刚到了没几天,就忽然听闻一个噩耗,南京军区副参谋长王近山病逝了。听到了这个消息,肖永银一下子坐不住了,他急匆匆从武汉赶回了南京,在看到王近山遗体的一霎那,肖永银不由得嚎啕大哭起来:

“王司令,你去的太早了哇!”

时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聂凤智知道肖永银对王近山的感情,于是特别拜托他为王近山起草悼词。

肖永银心里很清楚,这份悼词的重要性,尽管王近山一生功勋赫赫,事迹早已为众人所知,但写来写去,肖永银还是难以抉择,特别是盯着草稿上副参谋长的“副”字,肖永银觉得很刺眼。

思来想去,肖永银将那个“副”字画了个圈。

诚然,做出这个改动,不是肖永银一个人就能决定得了的,他取过传真机,命人将这份悼词传到北京去,让老首长邓小平来决定这件事。

两战奠定友谊之基

说来也是凑巧,肖永银与王金山都是湖北黄安人(在行政区划未改前),还是同一年参加红军,隶属于红四方面军下辖的第四军。

不过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两人前期几乎没有什么交集,因为不在一个是,加上两人职务级别相差很大,所以没什么交集也是理所应当。

真正让两人结下友谊是在抗战结束后。

文章图片2

图|王近山

1945年11月中旬,晋冀鲁豫军区决定以太行和冀鲁豫军区基干武装依次编成军区野战军第6、第7纵队。

六纵组建之初,由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兼任司令员,王近山任副司令员,不久以后,全面内战爆发,王宏坤全面负责了军区工作,王近山任代司令员,不久即转任司令员。

王近山担任六纵司令员后,很快将这一支部队打造成一支拥有精锐战力的部队。

1946年1月,肖永银在邓小平、刘伯承点将下,出任了六纵十八旅旅长,成为王近山麾下一员猛将。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动内战,中原形势岌岌可危,然而刘伯承、邓小平却在纷乱的战局中,察觉到蒋介石的疏忽,陇海线开封至徐州段以南、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兵力空虚,给了我军可乘之机。

文章图片3

图|肖永银

于是刘邓决定,向陇海线发起进攻,经战前安排王近山的六纵接到了任务,攻取开封、考城。

当时六纵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部队,整体成立尚不满一年,虽然领导这支部队的将领都身经百战,但毕竟经验不足,那时全军都把目光集中到六纵身上来,这开门的一战如果打不好,对六纵的气势可以说是一个绝对的影响。

王近山召集全军后,决定放弃考城。全力攻取开封,为了保障这次进攻顺利,王近山决定调肖永银的十八旅负担主攻。

然而就在作战会议上,时任纵队副司令员兼16旅旅长的韦杰却主动站出来:

“我们旅打主攻。”

毫无疑问,6纵16旅也是响当当的一支队伍,特别是麾下所属的老一团原本就是军区主力团齐装满员,士气正虹,要说起来,当初这个老一团原本时打算划归16旅的,可韦杰当过这个团的团长,对该团有很深的感情,于是老一团后来就划归了16旅。

王近山显得很为难,因为一开始他就许诺肖永银打主攻,如果韦杰只是十八旅旅长,这件事直接由他拍板定夺即可,但韦杰还兼任着纵队副司令员,双方争执起来,不能不考虑这一因素。

文章图片4

图|定陶战役

好在这时肖永银主动退了一步,主动站起来表态:

“我是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组织决定吧。”

事实上,开封这一战作为六纵首战,打的那是相当不错,16旅作为主力攻城,一下子就突入城中,对肖永银而言,不免有些遗憾,因为这一战,十八旅除了53团担任了预备队攻城外,剩下两个团都在警戒考城方向的敌人。

尽管没能打上这一战,但肖永银麾下53团表现还是大放异彩。

王近山投桃报李,定陶战役中,他果然把主攻的任务交付给了肖永银的十八旅。

1946年8月,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集中了30万大军猛扑晋冀鲁豫解放区,刘伯承、邓小平在仔细分析了战场形势后,决定以小股地方部队阻击东路国民党军,同时集结部队主力与定陶以西,打前突冒进的国民党军整编第三师。

整编第三师是国民党军中央军嫡系主力,战斗力强悍,从9月23日发起定陶战役后,双方战斗便呈现胶着状态,6纵主攻整编第3师所在的大杨湖,投入了全部的6个团兵力,仍然难于啃下这支国民党军精锐。

文章图片5

肖永银迫于无奈,只好将警戒小杨湖方向的两个营抽调出来,可这事儿被王近山知道了,急得在司令部跳脚,他在电话里就批评肖永银:

“哎呀,怎么把那里的部队也抽调出来了,万一敌人冲出来怎么办?”

肖永银这时前线战局呈现胶着状态,顾不上听王近山电话里啰嗦,生气地吼了一句:

“你知道,火烧了我的眉毛。”

王近山 在电话那头愣了一下,一直以来,只有他打电话训斥别人,还没有部下敢给他甩脸色,但王近山心里很清楚,肖永银在前线顶的非常吃力,于是态度立马缓和下来,还派出了援兵。

历时3天激战,晋冀鲁豫野战军全歼了国民党军整编第3师,俘虏师长赵锡田,紧接着,野战军又在定陶、考城一带歼灭了国民党军整编47师大部。

也因为这两战的磨合,王近山与肖永银彼此熟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文章图片6

图|定陶战役纪念碑

六纵后来也成为中原野战军一支主力部队,特别是麾下三个旅,旅长都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除了十八旅旅长肖永银外,还有十六旅旅长尤太忠,十七旅旅长李德生。

误会横生

1949年1月,肖永银担任了第二野战军第1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并跟随大部队进军西南。

可没有想到的是,就在部队驻扎成都期间,王近山因与妻妹陷入热恋,与此同时司令部其他几名干部也都有了婚外恋情,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事情越闹越大,后来直接闹到了兵团部。兵团政治部直接派人下来调查了这件事。并要求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来对全军进行教育警示。

就从肖永银本身来讲,他本来是想保护王近山和几位干部的,因为如果这件事情公开,王近山与几位干部今后将很难在军中领导展开工作。

肖永银一直不同意开会,一直到兵团政委谢富治后来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王近山受到了处分。

文章图片7

图|王近山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也因为当时王近山在川东工作,不在军中,等到他回来以后,还以为整件事情是肖永银搞的,对他的态度冷淡下来。

肖永银有苦说不出,只好等待时机,准备对王近山说明情况。

可就在这个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

1951年,王近山任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准备率部开赴朝鲜,隶属于第三兵团的12军也接到了入朝命令,赴石家庄以东地区准备随时入朝,当时12军大部分高级将领都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入朝参战的命令下来以后,大部分人都接到了通知,唯独肖永银身为12军副军长兼参谋长,事先却为得到任何通知。

焦急的肖永银只好找到校长刘伯承说明,刘帅对他们两人的情况一直就有一个了解,眼看肖永银急得快哭出来,当即大笔一挥让肖永银跟随部队入朝参战,当肖永银把命令递到王近山面前时,王近山也只是默默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到了抗美援朝战场上后,虽然肖永银仍然在王近山领导下作战,可心里的这个结并没有解开。

1953年,时任第三兵团代司令员的王近山奉调回国,三兵团司令部照例开了一个欢送会,大家在宴会上推杯换盏,好不热闹,时任十二军代军长的肖永银端着酒杯来向王近山敬酒。

”老肖啊,什么事啊?“

文章图片8

图|抗美援朝战场上,肖永银与战友们在一起

肖永银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沉默了好一会儿,随后缓缓说道:

“我今天来,不是来开会的,我不是党委委员,我不够资格,我来,是给你送行的……你是我的老首长,可是这些年来,你我都敬而远之……究竟我肖永银是个什么人?有什么问题?你将来会明白的……

在场的人听了肖永银的话,心里都很难受。

王近山哈哈一笑:

'我们没什么嘛!都是老同志了……'

临走时,肖永银默默给王近山敬了个礼。

事实上,从王近山回国,再到后来长达20多年时间里,两人都没有机会再见面。

可恨显然,随着后来时间的推移,王近山却越来越感受到,老战友肖永银对自己的深情厚谊。

情深义重

1968年,王近山在河南农场,偶然看到报纸上刊载的一篇文章《访南京军区装甲兵司令肖永银》。

当他从报纸上看到肖永银对自己的态度后,不由得激动得热泪盈眶。

文章图片9

图|王近山

思考再三后,他决定让儿子王岩到南京去看望肖永银,顺便反映一下自己的问题。

肖永银热情地接待了王近山的儿子,见肖永银态度热情,王岩也向他提出了两个恳求:

“肖叔叔,我想当兵,您能不能帮我一下?另外,我父亲的情况,您能不能向上级反应一下,看能否重新处理。“

对于王岩想要当兵的诉求,肖永银当即表示:

“你当兵的问题,只要够条件,我肯定想办法帮你解决。”

至于王近山的问题,肖永银仔细思考了一会,嘱咐王岩带话给王近山:

“你回去后,替我给你爸带三句话,第一句是代我向他问好,第二句是安分守己,第三句是他的问题是组织定的,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组织,等时机成熟了,就直接写信给毛主席。”

肖永银还就如何写信的问题,给王近山出主意,还告诉他,信可由许世友司令直接面呈毛主席。

王岩回到家后,立即将肖永银的嘱咐转告给了父亲,王近山听后,不觉留下了热泪。

按照肖永银的嘱咐,王近山写了三封信,一封给毛主席,一封给许世友,一封给肖永银,三封信的内容都一样,肖永银收到信以后,立即找到许世友,把王近山的情况详细的说了一遍,许世友为人古道热肠,一听是这个情况,立即答应下来。

文章图片10

图|王近山

1969年春,“九大”在北京召开,许世友也出席了会议,会后他直接把王近山的信递给了毛主席。

在许世友的建议下,党中央的关怀下,王近山被调到了南京军区工作。

一个月后,王近山带着家人一起登上了前往南京的列车,尤太忠、肖永银等原来当初在十二军的老部下都来到车站迎接。

“过去……我错怪你了。

一见面,王近山就拉着肖永银的手说了一句。

肖永银听后,心中不由得十分激动,流下了两行热泪。

“不要再提过去的事了,你清楚就行了。”

按照军区的安排,王近山先是被安排到江苏建设兵团任副参谋长,几个月后又回到南京,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

尽管王近山此时已经年迈,身体也不是很好,但对他而言,能够重新工作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他不顾身体上的不适,几次下部队去吊唁,身边只带一两名参谋,部队的领导也都知道王近山的情况,都对他十分热情,一口一个“老首长”,但王近山却不愿意大家这么叫他:

“我只是曾经是这里的一名老兵。”

时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的聂凤智,对王近山这位战将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并称呼他为老首长,王近山纠正了几次,但聂凤智却始终不改,有时王近山递上去的文件,聂凤智如果有什么要问的,都是直接到王近山办公室去问。

文章图片11

图|聂凤智

时间一长,王近山觉得很不好意思:

“你是副司令,有什么问题,只要打个电话,我就去你办公室了。”

聂凤智听王近山这么说,只是笑一笑:

“我正好活动活动,来你办公室看看你。”

肖永银也是如此,对王近山的尊重一如当初。

一次南京军区参谋部开会,本该是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肖永银主持,但那时他不在军区,于是打电话拜托老首长王近山去主持。

隔着电话,王近山问肖永银:

“那你有什么指示和要求,我去传达一下。”

肖永银电话那头诚恳地说:

“老首长,您给他们提提意见和要求吧,这方面您有经验,我放心。”

尽管如此,王近山仍然遵循了组织规定,从肖永银那里要来了他的讲话稿,并在开会之初就强调:

“参谋长已有一个讲话稿,我认真学习过了,现在给大家传达一下。”

文章图片12

图|邓小平

1974年,李德生在北京开会,向老首长邓小平反应了王近山的情况,邓小平也想念起这位曾经的老部下,二野的杰出战将,仔细思索后,邓小平安排王近山担任了全国政协常委。

1974年11月,王近山被诊断患有癌症,南京军区立即上报给了中央,邓小平很重视王近山病情,专门下达指示:

“王近山同志的病要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如有困难就送到北京来,还有什么困难军区及时提出来。”

肖永银向中央反应了王近山生活困难的情况,经邓小平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后,将王近山行政9级的工资标准定为行政6级。

1975年,肖永银奉调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王近山不顾病痛,亲自出席了军区司令部举行的践行宴会,向肖永银敬了一杯酒:

“老肖啊,我敬你一杯。”

肖永银当即站起身来,迎着王近山走了过去:

“王司令,我走了,你多保重。”

肖永银也没有想到,这杯酒会成为两人喝的最后一杯酒。

尽管医生拼尽全力进行了治疗,但王近山的病情还是逐渐恶化。

文章图片13

1978年5月10日,王近山因病逝世于南京,享年63岁。

肖永银听说后,立即赶往南京,当他在起草悼词时,看着内容中王近山“副参谋长”的职务,心情十分难过,

尽管邓小平知道肖永银的用意,但仍旧表示:

“人已经去世,不要再搞这些名堂了。”

但言谈之间,邓小平还是为这位身经百战的战将赶到惋惜,于是他拿起笔,将“副参谋长”四个字一并勾去,写了顾问两个字。

第二天,中央军委便补发了任命王近山为南京军区顾问的命令。

于是,王近山葬礼的待遇,由原来的正军级调整为大军区正职。

直到此时,肖永银的心中才略觉宽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