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怪你的羊出现水肿、高烧、皮肤发黄等症状,请认真看一看本文

 云中野鹤 2022-11-16 发布于吉林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危害羊身体健康的体内寄生虫病,该种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胆管和肝脏组织中,对脏器器官有严重的破坏性,在全国各地的养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羊肝片吸虫病除危害羊外,还可危害多种反刍动物,同时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羊养殖中,应该充分认识到肝片吸虫病造成的危害性,做好患病羊治疗工作的同时,还应构建完善的卫生驱虫制度,定期对羊群进行体内寄生虫驱虫处理,及时清理粪便,杀灭寄生虫,减少致病原传播流行途径,保证养殖安全。

文章图片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羊胆管和肝脏组织中引起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该种疾病除引发羊机体不能正常利用饲料营养外,还会造成全身中毒,影响羊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的造成大面积的死亡,危害十分严重,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肝片吸虫外观呈现扁平柳叶状,长度为20~40 mm,宽度是为5~13 mm,新鲜的虫体外观呈现棕红色。成虫雌雄同体,虫体前端呈现圆锥状凸起,随着头部向后逐渐变宽,形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在体表着生有很多小刺。虫卵外观呈现椭圆形,金黄色,卵膜薄而具有光泽,一端存在不明显的卵盖,在虫卵中存在一个卵细胞,周围充满卵黄细胞。羊肝片吸虫病感染初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只会表现出轻微的临床症状,在几天内消除,但身体逐渐变得消瘦,饲料利用率下降,影响羊的育肥和正常生长发育。

1 发病经过

2018年7月13日,某放牧养殖的羊群中突然出现发病情况,患病羊身体消瘦,跟不上放牧节奏,并出现黄疸、贫血症状,偶尔出现腹泻。触摸患病羊的肝脏边缘,有疼痛感,拒绝触碰。养殖场采用放牧养殖模式,放牧地地势低洼,存在很多积水,同时也能发现大量的锥形螺科的多种螺。羊群在放牧采食中有饮用周围死水的习惯。此外,养殖户已经连续2年没有对羊群进行妥善的驱虫处理。出现临床症状后,养殖户将患病羊单独隔离放牧养殖,并尝试采用抗生素进行对症治疗,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文章图片2

2 流行病学

当肝片吸虫病在我国羊养殖主产区广泛流行,对羊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是一种常见的体内寄生虫病。养殖环境不大,养殖管理不到位,是引发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主要原因。羊肝片吸虫病传播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常发生于每年的夏秋季节,尤其是在每年的盛夏季节发病率最高。温度、水和淡水螺是肝片吸虫病传播流行的重要因素,在潮湿多雨的季节里,由于淡水螺繁殖数量增加,常造成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放牧地选择不合理,地势低洼积水或者到沼泽河谷地带放牧,会加重该种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文章图片3

3 临床症状

发病的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羊体内寄生虫的数量、毒素的含量及羊群的身体抵抗能力,成年羊寄生虫片吸虫数量如果较少,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成为养殖场的主要传染源。但年龄较小的羔羊感染寄生虫后,即便是寄生虫数量较少,也会对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盛夏季节和初秋感染肝片吸虫病后临床症状十分严重,常呈急性发病。患病羊体温迅速升高到40℃,最高升高到41℃,身体逐渐衰弱,容易疲劳,跟不上放牧节奏,常离群独居。患病羊身体逐渐消瘦,饲料利用率下降,并出现明显的贫血和黄疸症状[。用手轻轻触摸患病羊的肝脏边缘,叩诊肝脏,能发现肝脏区半浊音界显著扩大,轻轻按压有明显的疼痛感,患病羊拒绝触碰。年龄较小的患病羊发病严重后,通常在3~5 d内死亡。耐过急性期的患病羊逐渐转变成慢性型。表现为可视黏膜苍白无光泽,眼睑、下颌、胸下和腹下出现水肿、并且水肿症状逐渐加重,有的患病羊会反复出现瘤胃鼓气或者前胃迟缓,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病情严重时常常因为身体极度衰弱而死,患病过程通常5~10 d,最长的达2月。

文章图片4

4 病理学变化

将是病死羊解剖后,可发现肝脏严重肿大,肝脏包膜表面附着大量纤维素性的沉积物,同时还能看到2~5 mm长的暗红色虫道。肝脏内部存在大量幼虫和凝固的血液,体腔中存在大量红棕色的液体。患病时间较长的病死羊主要表现为慢性增生性肝炎,在被破坏的肝脏组织表面还会出现蛋白色的索道斑痕,肝实质显著萎缩褪色,质地变硬。病变严重时,肝脏呈现土黄色,胆管显著粗糙,突出于肝脏表面,将胆管横切后,从中流出大量污浊的棕褐色的黏稠液体,同时还能发现大量肝片吸虫成虫存在。

5 实验室诊断

结合发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及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可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怀疑是羊肝片吸虫病,要确诊还需要采集患病疫羊的粪便进行沉淀检查虫卵。采集患病羊的新鲜粪便10 g,放置在烧杯中,向其中加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充分混合均匀后加入10倍饱和食盐水,静置一段时间后,用60目的铜筛过滤,将滤液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接种环蘸取表面液体抖落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能看到椭圆形金黄色的虫卵存在,卵膜薄而具有光泽,一端存在不明显的卵盖,在虫卵中存在一个卵细胞,周围充满卵黄细胞。结合该种诊断结果最终可以确诊为羊肝片吸虫病。

文章图片5

6 防治办法

羊肝片吸虫病主要采用驱虫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临床上经常应用到的驱虫药物主要包括硝氯酚、硫双氯酚、碘醚硫胺,丙硫咪唑、阿苯达唑、三氯苯唑、双乙酰氨苯氧酯等,其中阿苯达唑是应用较为常见的驱虫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效果。最急性期的患病羊阿苯达唑的使用剂量为16.67 mg/kg体重,急性期的患病羊阿苯达唑使用量为12.50mg/kg体重,慢性型患病羊阿苯达唑的使用量为10.00 mg/kg体重,一次用药间隔2周后再使用一次强化驱虫。对于养殖场没有发病的羊,紧急使用阿苯达唑进行预防性驱虫,使用剂量为6.67 mg/kg体重。连续用药2个周期后,个别患病羊因为病情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剩余患病羊恢复健康,没有继续出现发病情况,病情得到切实有效的控制。在日常养殖中构建完善的驱虫制度是防范寄生虫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每年春季3—4月和秋季10—11月,选择驱虫药物,对羊群进行体表体内寄生虫驱虫处理,在驱虫期间及时收集羊群排出的粪便,堆积发酵,杀灭粪便中的虫卵和成虫,防止粪便污染圈舍再次感染发病。还应指导养殖户科学放牧,避免在潮湿低洼的地带放牧,由放牧养殖向着舍饲养殖转变。严格控制好饮用水的质量,向羊群投喂井水、流动的河水或者自来水,并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

文章图片6

肝片吸虫是威胁羊健康生长的常见体内寄生虫病,危害十分严重,一旦在羊群中传播流行,会造成大量幼龄羊发病死亡,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为有效防范该种寄生虫病的传播流行,需养殖户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制定针对性的驱虫制度,每年春秋两季定期对羊群进行驱虫处理。基层地区的畜牧兽医人员应该深入基层和广大养殖户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持续向养殖户宣传羊寄生虫病防治技术方法和手段,并要定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掌握该种疾病的具体发生情况,构建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降低发病率,减轻养殖户的经济损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