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奈的倔强,邂逅一山秋色|记纺车岩、石人峡之旅

 行行摄色户外 2022-11-16 发布于浙江
十一月,是赶秋的最佳日子,每一个周末都不想轻易地宅家而浪费。
可叹偏偏就是多事之秋,有工作的因素,有疫情的熔断,也有各种生活事的缠身。每一次能顺利地开展活动,那都是一件快乐而幸福的事
好不容易拥有了一个轻松的周末,精心准备了乐清雁荡山的活动路线。就在临行前夕,邻区椒江突发一例确诊,让人猝不及防的心碎。

或许是时态的紧急,上级领导也严格规定不能出区。这莫非是要取消本周活动的节奏?

无奈,纠结……但好不容易拥有的一个据说天气也极佳的周六,心总有不甘。生而倔强如我,决定改为本地行,遂把备用了已久的屿头纺车岩提上了计划。

参与者:小卒不过河、芥-川、刀尖上的舞者、毛豆、无奈的小青菜、夏、雪止、江雪、群儿、毛毛雨(男)、21、开心、开心每一天、波波、一生何求、波波林、谢文岚、木吉子、云卷云舒、易清幽、随缘而喜、静以修身、蓝色海洋、挖苦DD、森山老余。
2022年11月12日,天气预报今天晴朗,高温达29度。然而,大清早起床却是雨丝儿缠缠绵绵。莫非今天要雨中行?
老地方集合出发,目标黄岩西部山区的屿头乡里岙村。
天气虽有些煞风景,但一路上,车内气氛极好,调侃打趣,相谈尽欢。再加上进入山区后,沿途山林层林尽染,叠翠流金,让人忘却了山路弯弯绕绕的伤神。
过布袋山村(洋坑),直奔里岙。里岙有水泥路通盆化寮的,但担心路窄中巴可能不易通行(其实可以开的),决定从里岙文化礼堂处沿古道步行上山。

雾雨朦胧中,一路欣赏和享受着古村古道的韵味,还有各种野花娇艳争宠,竹林清幽,走得并不乏味。
自驾过来的“21”,不知开哪去了?这老哥能说善唱,而且非常投入,才艺杠杠的。却不懂位置共享这类的简单小技巧,电话里联络沟通了老半天,方得以汇合碰面。

继续穿越。自修了盘山公路后,至盆化寮的古道已完全湮没于一片滋长的荆棘中,一路行去,苦不堪言。

庆幸一路秋色流金叠翠,枯黄的落叶铺满路面,身体的苦早已被满眼的色彩所填埋了。每一片黄叶都写满了秋思,也似乎许下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人生之路只要勇敢走下去,必定精彩。

对于小伙伴们来说,正是赶了个好秋。那一片片的树叶,都是一张张色彩斑斓写给未来的明信片。而漫山的红黄色,则不时描绘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隐约听见走在后面的伙伴说,“去什么南黄古道看枫叶啊,这里的秋更加鲜艳!”确实,这里的秋,写满了诗,更加纯粹和自然。

一路上,也不时邂逅了许多类似覆盆子的野树莓,一串串挂在枝头的娇艳欲滴的红果儿,让人满口生津。摘上一串,放进嘴里,口腔里、心中,都迸发着芳香和甜美……

就这样,累并欢喜着的走着,就像无意走进仙境的幸运儿,幸福地穿越了一秋。

最后一段,要沿着小山涧上行。雨后的溪涧有点点湿滑,不过胜利在望,脚步也更有劲了。

走出荆棘野径,便是盆化寮,豁然开朗。公路已修到了这儿,还有一条弯弯绕绕已平整过的盘山泥路却不知将通往哪儿?

刚好一辆五人团队自驾来此爬山,伙伴“森山老余”似乎和他们认识,一番寒暄。邂逅于如此深山里,真是缘分。
这里其实已开始进入了“括苍山柴古唐斯越野赛”的路段,沿途也有了定位指示的路标柱子,更有众多越野赛的丝带标识悬挂。

唯一可惜的是,通往纺车岩的山脊上,修起了一条水泥游步道,对于我们这些户外爬山的爱好者来说,这是最大煞风景又不讨喜的玩意。

水泥步道虽方便了普通游客,却好像硬生生地在山脊上划开了一道伤疤,让这山脊少了一份自然野性的韵味。

翻上一个垭口,来到了黄岩、临海、仙居三县的三界碑处,而纺车岩就在对面的山巅忽隐忽现。
伙伴们在界碑处尽情玩耍留影时,这时,拨云见日,原本雾蒙蒙的天气转瞬即逝,天空竟然在这一瞬间不可思议地放晴了!

叠嶂起伏的山峦连绵不绝,秋韵的黄涂满了山的衣裳。蓝和白也不甘落后,把天空涂成了两色。远处米筛浪山脊上的电力风车也从雾霭中露了出来,不停地转动着对生活的憧憬。

而最高兴莫如正抵达此处的我们,能一览如此雄丽壮观的如画江山,喜不自禁呐!神奇的括苍山,迤逦而壮观,它把最美最华丽的一面奉献给了最幸运的我们,而自己慢慢入冬蛰伏。

我们,就这样不经意间就拥有了满怀的幸福。

此时太阳也开始出来晃悠了,气温猛然高涨,估计得有27、28度了。初冬的太阳虽不炙人,但也让我们汗流浃背。


从垭口前下行,又翻越上一座山岗,水泥路一直修到了纺车岩前。

天越来越蓝,云也越来越白,每个角度的风景都那么的入镜,括苍群峰尽俯首,万里江山一眼收。

冲下坡,心情激荡。念叨已久的纺车岩,我们来了!

这完全就是一群岩石头在山巅论剑,它们或大或小,或卧或立,或相互叠垒依靠,就像一群江湖的侠客,各自峥嵘。

攀爬上一块顶上平坦的巨岩,呐喊着,放肆着,驴行的快乐此刻高潮尽显。

“在水一方”和“水之境”此刻也带着一批人追赶了上来,大部分都是群里的伙伴。三批人能在山中邂逅,那就是缘分呐!

在纺车岩前,众人相拥合影,不管认不认识,此刻咱们都是快乐的户外人。
从来时的角度看这纺车岩,也不觉得像,或许很多人可能还没见过农村那种老式的纺车,完全就没有了具象。

不过,这叠垒的岩石下有个天然透洞和小一线天,是个拍摄取景的妙处。

几个喜欢拍照的伙伴,比如“木吉子”、“开心”和“谢文岚”,在此似乎就迈不动脚了,各种造型轮番出台,直到我们走远了还没罢休。

纺车岩外的坡上,还有几块石头凌空突兀,也是取景照“骗”的佳处。

众人轮番上阵,或临崖而坐,或崖下攀石装出一副高手模样,拍照的至高境界就是“装”。

没想到平时儒雅的“雪止”竟然玩得如此嗨,好多造型都是他率先提出和演绎。
而看起来柔柔弱弱的“群儿”,也鼓起勇气尝试了一番攀石。
兴尽,开始下山。
纺车岩下去,就是野性的防火道了。有点陡,有点滑,只有小心翼翼的侧身“Z”字型下行。
“在水一方”他们已经走远了,猜测他们今天是走大小楼旗的10公里环线。
一路均是防火道上的风景,虽然落叶知秋也好看,但毕竟单一了些。我决定走个小环线,把时间留给接下来的石人峡赏景。

岔路口,直行上坡往小楼旗,右下则可就近走个小环线。

估计就在这个岔路附近,那自驾的五人团队先行时,遇上了一条大蛇,看图片的样子,似乎是剧毒的烙铁头(原矛头蝮)。

这种在湖南又称为“小青龙”的蛇可比较罕见,用“一生何求”的话形容,“能看到此蛇,起码值一千门票了。”不过,我还是宁愿在户外的路上能平平安安,这些山中的精灵还是能离多远就多远吧!

在岔路下坡处休息休息,顺便吃个中餐补充下能量。
今天“刀尖上的舞者”带来的饭菜和“毛豆”带来的水果、罐头,让我胃口大开。在山中能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饭菜,真是一种幸福啊!

酒足饭饱,继续赶路。

撤至机耕路后,又从野径转而上山。沿途的秋意盎然,确实有一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特别韵味。

一番辛苦,回到了盆化寮。
这里竟然有一批人搭起了天幕,在悠闲地聊天打牌。这群人据说都是同小区的业主相约,真是中国好邻居啊!紧张的工作之余,确实要把心放下,寻一处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好好度假。

为了节约时间和体能,让林师傅把中巴开上来接我们。驱车直扑山腰石人峡景区上入口的布袋山村。

在车上时,“云卷云舒”和“易清幽”竟然把气氛搞成了演唱会,一曲曲的经典歌曲高潮迭起,从流行到红歌,从通俗到美声,引得众人也情不自禁地放声应和。

据说两人一路上均是歌声连连,只不过我都在前面引路,而错过欣赏了。歌声里,洋溢着快乐,也洋溢着豁达,有这样的伙伴同行,活动的气氛肯定是杠杠的。
石人峡,是一个依托峡谷而落的废弃景区,全长约两公里,全程不走回头路。
个人认为,其景色尤其水景,在黄岩本地绝对是首屈一指。而隔壁山同样以水韵著称的收费景区布袋坑,相比之下就逊色得多了。
自从被山洪冲垮了多段的游步道和溪桥后,路也变得崎岖难行。
鲜少有人走的步道上,落叶铺得严严实实的,让人都有些不忍心踩上去,唯恐破坏了这秋意满地的优美画卷。
而有着中年少女心的“易清幽”和“云卷云舒”等四个女子,则以天为幕,以地为席,头并头地仰躺在厚实的落叶上,惬意自得地演绎一出听秋之韵。

石人峡不仅涧石奇特,而涧水更是赏心悦目。即使在如此干旱的季节,当台州大水缸——长潭水库的水都是如此之浅的情况下,这里依然瀑布飞泻,流水潺潺。


最喜欢这里的一个个玲珑精致的水潭了,澄碧如翡,温润似玉,蓝的、绿的,一汪汪都如此的沁入人心。就连那水面被山风抚起的漪,都像极了玉髓在蠕动着,让人怦然心动。



一路漫游慢悠,一路风景相伴,让众多的伙伴似乎都醉迷于山水,而竟忘记了时间。


走至石人处,这里曾被山洪冲断了横跨溪涧两岸的桥,人只能从底下溪涧的巉石飞渡,颇有些难度。

已经顺利过河的“挖苦DD”用心良苦,特意去找了一根粗大的枯树,用来架在巉石上辅助攀缘。这让后来的伙伴心安了不少。

“无奈的小青菜”和“雪止”绝对是好伙伴,不仅细心的留下等待,还与我一起帮助那些悠哉悠哉一路玩过来的伙伴,顺利地渡过了这个稍有些难度的山涧。
在巍巍石人的注视下,道路虽颇为崎岖艰难,但户外人的互帮互助精神在这一刻尽情体现,必须要点个大大的赞。
走过石人处,周侧风景依然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不过基本上都是保存完好的游步栈道,一路可以纵声高歌了。
在一曲激情澎湃的《打靶归来》中,很快就走到了下入口。一天的驴行,也接近了尾声。
这一天,因为倔强,幸天公作美,山水为伴;行行摄色,看江山如画,歌以咏志,幸甚至哉!
——小卒不过河 写于2022.11.14晚

足迹
1.身未动,心已行|假装自己也在青龙山
2.因缘际会,畅享半露秋韵的雁荡山秘境!
3.徒步临海石桶坑|秋日干溯溪
4.驴行缙云|朱弄山脊环线小穿越
5.从盛夏走到深秋|三门穿岩小穿越

6.35°的穿越|天台紫凝山徒步小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