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去世,享年83岁

 顺其自然h 2022-11-16 发布于北京
图片

据中国音乐学院官微消息,我国声乐教育家、原中国音乐学院院长金铁霖,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15日11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金铁霖,满族,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等。

金铁霖在长期的民族声乐教学实践中,为探索和建立科学完整的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体系和中国民族声乐学派,培养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声乐人才等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首先提出中国民族声乐应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时代性”,给我国民族声乐教育以崭新的学术定位;他创建的民族声乐“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民族声乐人才的选拔、培养及民族声乐比赛的评判奠定了客观的标准;他辩证地提出了声乐学习三个阶段的理论以及一系列完整的、富有创建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

他坚持因材施教,在教学中培养出众多优秀歌唱家和声乐演员,其学生在国内外重大声乐比赛中屡屡获得骄人成绩。他始终坚持在教学实践第一线,先后发表《浅谈我的声乐训练方法》《谈民族声乐教学》《声乐训练中的辩证关系》《中国民族声乐的学习与训练》《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教学探索》等专著、论文、教材和教学音像制品数十部,还多次举办民族声乐专题讲座,为推动和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普及和健康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本报曾于2014年对其进行人物专访,今日重发此文,送别金铁霖老师。


腔圆字正 金声玉振   
——访金铁霖
原载于2014年1月1日《音乐周报》

文 | 陈茴茴


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许多歌唱家如李谷一、宋祖英、张也、董文华、阎维文、戴玉强、李丹阳、吴碧霞、吕继宏、刘斌等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老师——金铁霖。作为培养了大批优秀歌唱家的声乐教育家,他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金式唱法”,经他精心点拨的学生,不但声乐技巧进步很快,很多人还能在短时间内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大家都惊叹称他为声乐的“魔法师”。

图片


桃李满天下


2013年12月5日下午,许多在电视屏幕上频频出现的熟悉面孔匆匆进入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的大门:宋祖英、戴玉强、阎维文……这些百忙中赶来的“明星”学生,都为了共同一个目的——为恩师金铁霖的音乐会进行排练。2014年1月6日晚上在这里会举行“唱响世界·我的中国梦——金铁霖先生从教50周年学术音乐会”。国音堂门口,音乐会的巨幅海报上,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中间,赫然挂着金铁霖的名字,围绕在他名字的四周,是许多学生的名字,由大到小,由近到远,密密麻麻写满了整棵大树。五十年的教学生涯,金铁霖就如同一颗扎根中国声乐的大树,数不清的学生就是那枝繁叶茂的各个分支与树叶。

谈起这场音乐会,金铁霖表示,自己近七成的学生都赶来参加了这场音乐会,许多外地的学生还不远千里打着“飞的”赶到北京,音乐会不仅是一场声乐学术上的交流,更是一场师生团聚的联欢。从音乐会节目单上可以看到,当天上台演唱的,不仅有金铁霖众多成名多年、星光熠熠的大明星,也有默默无名的在校学生展现歌喉。在音乐会中,大家都以“金铁霖学生”这个共同的身份,在舞台上为恩师献唱,汇报自己的进步。

采访过程中,一位在琴房里忙碌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金铁霖笑着介绍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学生。”一问才知道,这个叫蒋红宾的小伙子,来自甘肃,是金铁霖的“编外学生”,目前他在美术学院学习,业余时间跟随金老师学习,准备考金老师的艺术硕士。蒋红宾学习美术16年,同时学习声乐13年。三年前,他慕名而来,几经辗转投到金铁霖的门下。他告诉记者,金老师教授学生,唯一的门槛就是看学生是否具备成为一个好歌者的能力,就是大家都熟知的金氏选徒“七字诀”:“声、情、字、味、表、养、象”,即声音条件、情感表达、吐字咬字、腔圆字正、音乐感觉、表演能力、艺术文化修养、舞台形象等多方面,至于学生是来自校内校外、北京外地、明星草根,他都一视同仁。


因材施教
“点铁成星”的“魔法棒”


走进中国音乐学院主楼203的“金铁霖中国声乐研究中心”,这间不是特别大的屋子身兼好几个用途:声乐研究中心、琴房、教室。房间里,金铁霖在钢琴的四周让工作人员布上了一圈闪亮的聚光灯,打造出一个小小的舞台,学生每次上课,都会有一种站在真正舞台上的感觉,能够在日常练习中培养舞台表演感。或许这样的小细节,正是金铁霖“点铁成星”的秘诀之一。

在钢琴旁边的演示板上,画着人体各个部位对应的支点、腔体构造,以及密密麻麻写满了声乐技巧的知识点。蒋红宾告诉记者,金老师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特点。他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并通过科学方法解决学生演唱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将学生的个性发挥出来。记者采访时正好遇上金铁霖给研究生上课,有幸现场旁听并观摩了他的教学。一位男生开始练声,金鉄霖让他采用了独特的“灰”字来练习。金铁霖在一旁告诉记者,之前他第一次采用这个字来给这个学生练声,发现比较符合他嗓子的特点,所以这堂课他尝试让学生仍旧用这个字练习。一位学美声唱法的女生,金铁霖让她同时练习演唱了两首新疆民歌,他对学生说:“你的嗓音条件适合美声唱法,但也要学习一些民歌的唱法。中国声乐应该是中外贯通,什么歌都能唱才是好的。”

上课期间,记者听到最多的是金铁霖耐心和每一个学生讲解,他们每个人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应该唱什么歌,怎么唱,唱的时候不同的支点应该在哪里,课后的练习应该如何进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唱歌之前一定要思考,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想清楚,脑子明白了就能把歌唱好。”曾经有人质疑“金氏唱法”造成了“千人一声”,面对质疑,金铁霖说,一个学派,一个体系,必然有共同的标准和特点,而他最大的标准,就是要求学生坚持科学性,即掌握科学的演唱方法,并通过它解决演唱各种作品的各种问题。他认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演唱方法,演唱者才能不“累”地演唱,同时保持声音流畅贯通,给听者以美好的享受。      


乐在教学中


在金铁霖身上,曾有过许多职务与头衔: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民族声乐学会副会长等等。然而,他最喜欢的称呼还是“金老师”。他认为自己最主要的工作,是当一名声乐教师,在学校里为学生上课。遇到有外出的会议或活动耽误了课时,回到学校他会第一时间找周末或其他的休息时间给学生补课。

2010年4月,金铁霖突发心脏病住进了医院,接受了搭桥手术后处于静养状态。医生、家人、同事、学生都纷纷劝他以康复之后以休息为主,不要再过多上课劳累身体。在身体逐渐恢复后,金铁霖又回到了他的教学岗位,目前仍保持着每周二、三十节的课时量。对于一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七十多岁的老人而言,是不小的考验。金铁霖的助手介绍,金老师最大的爱好就是上课,他陶醉于教学,乐在教学之中。

课堂上,学生练声时每做一个口型,金铁霖在旁边都会跟着示范口型张开的大小;每唱一首曲子,他都在轻轻地给学生打拍子或节奏,或是闭上眼睛,脑袋轻轻摇动,在沉静中仔细琢磨学生的演唱。指导完学生之后,还不忘问问学生最近生活、学习的状况。一位男生上完课后急匆匆赶去别的教室考试,金铁霖关切地对着学生的背影喊:“好好练习,处理好个人生活与学习,别让谈对象影响学习啊。”屋里的学生们都会心地笑了。

从午后窗外阳光明媚,到天色已暗、华灯初上,3个多小时的课堂教学,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多唱几首歌,金铁霖都没有课间休息过。这位被誉为“造星”音乐教父的古稀老人,在课堂上、在教学里,用对中国声乐的热情,续写着他的学术青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