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HZAAAAAAA 2022-11-16 发布于广东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沈复在《浮生六记》里真实地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欢喜哀愁与人间冷暖。最打动我的是他和妻子之间的那份“一往情深”。

自从这部著作公布于世,人们都习惯于赞美他的妻子芸娘。林语堂曾这样评论到:“芸,我想,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最可爱的女人。”

然而,每一段刻骨的爱,都是两个人的相互成全。在回望和妻子相依相守的经历时,沈复对妻子的深情已经溢满字句之间。

01.他的深情表现在对芸的偏爱里。

沈复出生于衣冠之家,家境殷实,可以说是要学问有学问,要家世有家世。若要找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做妻子是很容易的,可是他偏偏喜欢上了舅舅家的芸表姐。

十三岁的沈复跟随母亲串亲戚见到芸表姐后,对母亲说以后他找老婆非芸不娶。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据说,芸天生聪颖过人,她自己读书认字,还学习作诗。不仅如此,芸还能吃苦,幼年丧父,长大后靠刺绣养活母亲和弟弟。

芸的相貌并不出众,她身材瘦弱,但是眼睛有神韵。唯一一点是牙齿微露,这样的面相在古代人的观念里是没有福气的征兆。

可即便如此,沈复对芸的感情胜过一切。他觉得芸具有其他女子所不及的独特之处,对她的思念牵肠挂肚,直到结为夫妇。

沈复对芸的钟情可见其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是同频人的相互之间的怜惜和爱慕。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02.他的深情表现在对芸的依恋和宠爱中。

成亲后一个月,沈复外出求学,可他日日思念妻子,根本无心学业。老师见到他郁郁寡欢的样子就让他回家自学。

回到家后他整日和妻子一起读书,白天他们品评古今,谈论诗文,夜晚对月吟诗,偶尔小酌,可谓是悠闲自在,畅快无比。

他不仅和芸一起分享快乐,还经常给妻子增添快乐。妻子怀念沧浪亭的风景,他就带着她到乡村避暑散心,他们在那里垂钓,赏花,吃螃蟹,尽享山野之趣。

他告诉芸庙会上好玩的情景,芸慨叹自己是女子不能去。沈复就给她出主意,让她戴上自己的帽子,穿上自己的衣服,还专门买来一双可调节大小的叫做蝴蝶履的鞋子。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沈复趁着母亲不在家带着芸去庙里赏花灯,看热闹,遇到打招呼的人就替芸说是自己的表弟。

可以看出沈复时时想着妻子,把妻子放在第一位,顾及妻子的感受。也正是如此,沈复在妻子的陪伴下一起把日子过成了诗。

03.他的深情是困境中的不离不弃。

现实中有一种说法是情深不寿,沈复夫妻也没能一直享受花好月圆。芸因为误会被公公责备,被婆婆记恨;她随性洒脱的言行也常被家里人嘲讽。这时候只有沈复理解自己的妻子,始终站在妻子的身边。

屋漏偏逢连阴雨,芸多年前的旧疾复发,为了给她治病花去不少钱,这让他们捉襟见肘的生活更加窘迫。沈的父亲发怒要将芸逐出家门,他忍受着骨肉分离的痛苦陪妻子沦落他乡。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面对妻子和家庭之间的冲突,他能做的就是陪伴着芸,承受住生活的苦难。他把十四岁的女儿送到表哥家当童养媳,把儿子托付给朋友学习经商。

他带着妻子寄居到友人家里,为了维持生计,给妻子治病,还不得不奔波跋涉求人接济。

有道是:“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婚姻并不能把两个人牢牢绑在一起。而真正能让人不离不弃的是那份足以抵抗无常的深情。

当他们的爱情经受最严峻的考验,他们的婚姻历尽坎坷,这份守候更显得弥足珍贵。

《浮生六记》:每一段刻骨的爱情都是双向奔赴

04.结语

芸临终前对丈夫说到:“回想我嫁过来二十三年,蒙你错爱,百般体恤,不因我性情顽劣就嫌弃。有你这样的知己,嫁得这样的夫君,我已此生无憾。”

沈复能得到芸这样高的评价,必定离不开他的深情付出。爱情有时候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所谓一往情深,就是不管经历什么,你都愿意为了对方付出全部。只要得此一人心,夫复何求?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