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对话 | 练了一辈子书法,为何还成为不了书法家?——对话李志宏、杨宁、陈宇、罗小松、吴正前、芮新丰

 黄俊俭书法 2022-11-16 发布于河南

《书法导报》对话 

练了一辈子书法,为何还成为不了书法家?

——对话李志宏、杨宁、陈宇、罗小松、吴正前、芮新丰

黄俊俭(主持人):许多老年人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自己练了一辈子书法,为何还成为不了书法家?这个问题看似浅显,实则不太好回答,因为不能成为书法家的因素很多。请诸位针对此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李志宏


李志宏: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书法,其学习的门径始于追本溯源的模仿,临摹经典法帖就成了学习书法的不二法门。书法必须依赖技法,如果不勤奋练习用笔、结构等技法,自然很难达到熟能生巧,技近乎道的境界。

孙过庭云:“盖有学而不能,未有不学而能者也。”书法史记载不少通过勤学苦练而成为书法家的励志故事,比如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锺繇“画地广数步,卧画被穿过表”,智永的退笔冢,“登楼不下,四十余年”,颜真卿以黄土扫墙作书,怀素以芭蕉叶和木板练字……这些故事使得热爱书法的人产生一种错觉,天真地以为学习书法,功到自然成,事实并不尽然,赵壹在《非草书》中写道:“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心兴手,可强为哉?”学习书法勤奋很重要,方向和方法更加重要,我们先将那些技术精深、功夫深厚、传承和创新并举者称为书法家,要成为这样一名书法家,需要在书内功和书外功两个方面努力,书内功指的是书法本身的技巧和理念,即书法临摹能力、用笔技巧、理论水准和鉴赏能力等;书外功包括对文学、哲学、美学、文字学等学科的融会贯通,还有来自对生活和自然的参悟,触类旁通,博观约取,始能成就大器。

临摹经典法帖的目的在于致用,并逐渐形成独特而高雅的艺术风貌。因此,食古不化和不师古法的极端路径都无益于书法精进。据祝嘉先生《书学史》所列,从秦朝到清朝的书法家只有2050人,这些书法家大部分只闻其名,未见传世作品。由此可知,要成为一位名副其实、流芳后世的书法家并非易事。

今天,我们学习书法拥有比古人更丰富优渥的物质条件,可供临摹的碑帖也是史无前例的繁多,但我们和古人的差距还是很大,主要原因在于我们无法将人和书、文和墨无缝地结合起来,无法挖掘艺术的深度和广度,着重笔墨样式的变化,却很少思考“书如其人”的艺术高度。我认为,虚名易得,实学难求,学书者应当以平常心对待临帖写字,在心手双畅,通会之际才能走进风格鲜明,充满生机的艺术世界。

杨 宁


宁:合格的书法家是“功力、学问、格调”三者兼备,缺一不可。

功力就是书法技巧的掌握程度,是一名合格书法家的看家本领,“光说不练假把式”。书法“四法”得精通,这是起码的要求。书法技巧不会“不学而能”、无师自通,必须通过长时间正确的方法去学习方能领悟、掌握。没有动手能力或者动手能力弱,就是功力不济。这样的人即使整天高谈阔论,与书法家也是绝缘的。

学问就是人肚子里要有墨水。书法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使者,单单做“写字匠”是不够的,得有充分的文化知识储备。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史子集、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琴棋花茶等,至少会那么一种两种,要有所研究,能写作、有成果,水平还不能太低劣。那种东扯西拉的写一些东西,被人一戳就破的自欺欺人的学问,不在此列。

格调就是人的独立人格品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个合格的书法家背负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天然使命,又怎能与追名逐利的市侩之徒沆瀣一气呢?保持自己人格的独立,少一分奴性之恶,多一分人性之善,保持宠辱不惊的坦荡,远离沽名钓誉的秀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格调高雅的人,就离合格书法家的要求越来越近了。

陈 宇


宇:历代无数学者、大家的书法,无不是累世家学滋养的结果,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教育熏陶下的结果。唐代尚法、宋代尚意的时代风尚再现了那个时代的书法群体代表,道家的纵情山水、佛家的内修等学理在那个年代滋养了不少划时代的艺术家。书法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特有的气息、格调、精神是不可不学的,非滋养与渐悟不可。一幅作品会传递出对中国文化掌握的深度与广度,这是成就优秀作品、书法家的关键因素之一。

书法的练习,需要时时刻刻面对历代优秀作品,反复观照自己。当代书法的发展,我们有很好的条件、优秀的名师、大量经典碑帖教材,可以利用先进的自媒体进行超越时空的切磋交流,但所有的这些,并不是就能成为书法家的理由。当代书法因为展览、获奖的功利性的因素主导,人文精神的缺失而导致批量式的现象性书法作品比比皆是,以展览入展、获奖为标准的作品、书家成为主流,如此主导下的书法创作,要想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只能成为空谈。

忽视传统文化修养,事实上与成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相距甚远,老一辈书家皆强调国学修养的重要性,而表现出对技匠的鄙弃。随着对书家内在修养的倡导,对人文精神回归的呼唤,当代书坛也在积极引导培养青年书家的读书风气,这对扭转当代青年书家重创作轻学养的不良风气无疑是大有裨益的。强调技法与风格,尊重传统与创新,兼顾学术与艺术,这是艺术得以续存的基础,也是当代书家朝着书法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由此带动当代书法良性循环发展,推动书家从“技”向“学”的转换,转向对当下书法群体整体素养的培养与陶冶,这是对书法从文化层面的更高尊崇。艺之上要“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游于艺”,这表明一个真正的书法家离不开传统文化本身的浸润与滋养。

能打动人的作品才算上乘,好的作品和鲜明的个性都要经历千锤百炼,不庸俗、有文心、贵诗胆,“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当代书者要有“甘面壁读十年书”的勇气。如此,书法之路才会愈加夯实和深远,这个时代的真书家才能孕运而生。

罗小松


罗小松:如果对于书法家的定义一定要拔高到像王羲之、颜真卿那样的程度,或者说至少要高到走进书法史的程度。那么,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太多谈的必要,因为那种意义上的书法家需要具备的条件太多了,并非仅凭个人的努力就能达到。所以,我们更愿意去谈或者只能去谈可以把字写好,在较大范围内得到认可的“书法家”。

首先,书法是书写者整体智慧和修养的产物,绝非是体力劳动。经常听到书友说他写了几十年,把某某帖写了几千遍。对于这些说法,似乎并不需要去怀疑他说的这个数字是否确实,因为单从书写状态,就可以明确的知道他在这些练习的过程当中其实并没有太多大脑的参与,更谈不上在深入了解书家情性和所临碑帖脉络的基础上那种试图与古人对话的努力,也谈不上把所临的碑帖放到整个书法史当中去做理性的思考分析,全部的认识皆来自于别人的只言片语或是碎片阅读的断章取义。所以,纵然千遍万遍,纵然皓首攻之也无济于事。修养同书法的关系固然玄妙,但对眼力的提升,对书法史的理解,对书法的现象或是某一具体碑帖切入的角度和深度,作用却较为直接。这就决定了自己在和别人看到同样字帖的时候,能否有“独到”的观点,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留地”。

对现代非书法专业的人而言,书法的技术始终是一个坎,有的止步于第一阶段,写得太过于粗糙,为“临瞟眼帖”所害;有的学会了“精临”,又被众多琐碎的细节所牵绊,“身在此山中”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在日常书写中,不是经常都会有所感有所悟的,有时写一二十分钟就有体会,有时则会长期麻木。所以,抓住这有体会的灵光乍现一刻,应该是极其重要的,这意味着上了一个台阶,如果此时我们不采取多种方式把它固定下来,那么很快就会退回原来那个台阶,实在是可惜。这个时候,可以用笔详细地记录这一段体会,记录完之后不要停手,继续书写,持续深入地顺着那一丝灵光走向更光明的开阔地带。“悟有顿、渐。学书从摹古人得者,渐也”,所以我们要在不断地学习总结当中,让这样的时刻经常出现。

吴正前


吴正前:书法家是个神圣的字眼,能够载入史册的属凤毛麟角。当代所谓自封或他封的书法家,都是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装饰,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书法家。书法家是个借鉴词语,套用了艺术家、音乐家、舞蹈家等外来词的约定俗成。书法家是擅长书法的行家,受书写者的内在素质、历史规则和现实环境的影响。说起书法家,往往指那些特殊的人,与一般人的区别,不仅表现于自然禀赋,还表现为某种突出的生理机能、敏锐感觉和后天训练的能力,体现在独特的书写技能、创造欲望和充沛的智慧等方面。

毫无疑问,书法家身怀绝技。他们对汉字形态有着超常的体认,对笔墨线条有着无限的亲和力,对点画的粗细长短有着敏锐的感觉,有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手腕和分辨笔墨的眼睛,这些特质是天生的,更是后天养成的。正是他们持之以恒地坚持灵魂和手腕的训练,才达到心手双畅。这种书写和感觉能力的实现,来自于艰苦的临帖训练和对笔墨纸张的感觉过程。

书法家充满七情六欲,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书法家的欲望比一般人的欲望更加强烈丰满,差异性在于创造欲望。书写欲望的创造,不是释放压抑的欲望,而是在没有欲望的时候呼唤欲望。因此,书法家履行着书法对人生的重要意义和使命,让书法成为生命的兴奋剂,焕发生命的神圣光彩。

书法家拥有智慧,其特别之处在于,他能够让智慧在自己的创作中现身。不是王羲之在书写,而是王羲之的人性借助王羲之在书写。在书写与智慧的内在联动中,书法家改变自身,成为智慧的书写化,同时又是智慧显现自身,成为书法的形体化。因此,书法家经过智慧精灵的灌注,演变成超越神性的书写主体。当生活与书法的界限全部消失后,书写者便成了“家”。

一个书法家获得了书写技能、欲望和智慧,但存在着一般与伟大之别。所谓伟大,是指那些天才书法家。天才被赋予自然特征,具有卓越的书写才能,能够独创和制定书写规则。他的书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写,而是开创性书写,体现了一种新的划时代的现象和形态。

作为一般书写者,如若心里装着“书法家”,自觉完成了从“练”到“创”的转换,通过书写满足了内心渴求,释放了生活压力,享受了孤独的书写乐趣,即使练了一辈子书法,成不了书法家又何妨呢?

芮新丰


芮新丰:若问“练了一辈子书法,为何还成为不了书法家”这个问题,如评价他人,着实很难。但若扪心自问,倒可聊抒胸意。

2005年成为一名中国书协会员以来,我曾一度纠结于“书法家”这个称呼,不知何时能“名与实符”。后来,我觉得对“书法家”这一称呼不必太在意。“书法家”是现代词汇,古代只有“善书者”“能书者”等表述。现在,书协会员既有国家级、省级,也有市级、区级,既有“青少年分会”,也有“老年分会”等。既然“书法家”这个称呼可同时适应业余级书法者、非业余书法者,那我又何必庸人自扰,纠结于他人对我的“书法家”这一称呼呢?

称呼可以不在意,但“书法家”的标准在心里不能不在意。有了标准,就要接受检验。简历上“专职书法家”等词条提醒我,要时刻接受“是否已成为一名真正的书法家”这一检验。前行的道路点上需要希望之光,更需要警戒之灯。那就给我自己罗列一个“负面清单”,以供自评自测——草书创作、研究没有明显的建树,学术研究没有系统性;书体单一,不能做到“篆、隶、楷、行、草”五体皆修;“诗、书、画、印”无法做到四全,有明显的薄弱项;尘虑盈心,读书渐少,格局没有打开,学养不能持续积淀;被经典抛弃,不再“与古为徒”,与传统的对话开始走心;被时代抛弃,泥古不化,笔墨不再具有时代气息;浮于表面,无法确立属于自己的笔墨语言,书写中不再能打动自我,境与神会的状态一去不复返;创造力弱化,无法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江郎才尽,重复自己的那张旧船票。

当下的我,与“负面清单”上有沾染的条目不在少数。可见,我与“真正的书法家”距离不小。好在“一辈子”留给我的时间还算不少——那就只争朝夕,争取“负面清单”早日清零吧!标准会更新,前方肯定还有新的“负面清单”出现。或许,“练了一辈子书法,为何还成为不了书法家?”这一拷问会伴我一路前行。

黄俊俭:刚才,对于“练了一辈子书法,为何还成为不了书法家”这一话题,诸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强调了作为一个真正的书法家应当具备的字内功和字外功。

我想,在此语境下的“书法家”的概念,其外延应当是宽泛的。一个人练了一辈子的书法也没有写好,究其原因,其根源在于学书方法不正确。而造成学书方法不正确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性格执拗。许多退休的老同志在退休前,在其岗位都小有成就,他们的逻辑是,既然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做好,其他方面也能干得不错。因此,他们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一种错误的逻辑,自己的老本行做得好,并不代表自己在其他方面也能做好。二是不临帖,或者说是看着帖写自己的字。当然,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其固执的性格造成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每天练8个小时以上的书法,还是写不好的原因之一。三是有的人认为自己的钢笔字写得好,毛笔字也应该不在话下,毕竟字的间架结构已经掌握住了嘛。殊不知,钢笔和毛笔是两种不同的介质,一个“硬”,一个“软”,特别是写毛笔字时,许多情况下需要悬肘,况且执笔方法与写钢笔字也不同。驾驭不了毛笔,就无法准确表现字的间架结构。

因此,凡是提出此问题的人,我的建议是作为学书之人,要真正做到虚心,最好能找一个书法老师指导,而且要摒弃错误的观念,对书法有敬畏之心。唯有这样,学书才能步入正轨,才有可能成为一个书法家。

有人开玩笑说,专家的本事是将简单的问题讲得复杂,将复杂的问题讲得深奥。当然,这是一句反话,其想表达的真实意思是应该反其道而行之,将深奥的、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才对。

记得安徽九华寺有一副对联:“非名山不留仙住;是真佛只说家常。”参加此次对话的诸位都是书法家,有的还在全国性的展览中入展、获奖,因此才能根据自己在学书过程中的切身体会,用简洁、平实的话语讲明白这一话题。感谢诸位的参与!

(对话发表于2022年11月16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著有《书法访谈录》《军旅书家访谈录》,曾在南宁、苏州、扬州、厦门,以及马来西亚举办个人书法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