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鹊巢记(7)

 老魏的新视界 2022-11-16 发布于甘肃
因为回乡,我与小院门口的槐树渐渐熟识起来,也与那些喜鹊走得越来越近。我看到了喜鹊在枝头惊讶地叫着,奔走相告,好像在迎接我这个归来的朋友。喜鹊的生活似乎并没有变,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街巷里靠墙放的木杆让汽车不好行走,于是就去和邻居商量,可否把这些原本用来盘树的长长木杆和云梯立到我家的槐树上,写上他们的名字好辨认,这样既能让每家来的车辆有可停之处,同时也让高杆和横卧在地的云梯各得其所。树上立梯杆,这是自古以来梨乡的传统,没有想到,我这一行动,却干扰了喜鹊正常的生活,引出了后来有趣的故事。
云梯和高杆是家乡人种植“高田”必备的生产工具和盘树用具,一般的古梨树都有十米左右的高度,相当于城市的三层楼高。在这样高度的空中种“高田”,需要有特殊的工具和技能,工具就是家乡独干的云梯,掌握举云梯技能的人就是天把式。一架云梯高者二十一二杠,短者十五六杠。杠指的是独干云梯的梯杠,杠与杠的距离是一尺五寸,两杠距离就是一米。二十杠以上的云梯,有三层楼高。大部分云梯都有五六十斤重,二十杠以上的至少有七八十斤,甚至还有近百斤重的云梯。梯杠越多,重量越重,这样高的云梯才可以配得上老梨树高大的身架。如此沉重而高大的云梯,梯脚部分还安装着两个锋利的铁叉,以便固定。要双手举梯在果园中行走,不仅要有非凡之力,还要能掌控平衡,不让高大的云梯倾倒,有这样超凡能力的人就是什川梨园的“武侠”——天把式。有一次看电视,有表演中幡的,主持人介绍说,这是北京天桥艺人传承了很多代的绝活。当时我心想,你到我的家乡什川来看看,黄河边的天把式,才是撑中幡的高手。
靠在槐树上的云梯和高杆

我少年的时候,曾跟着生产队的天把式一起摘果子,见识过他们的厉害。秋风节气刚过,香水梨就可以摘了,生产队派我去学着摘摘果子。我想,这摘果子有什么可学的,我平时爱爬树,为了给我家里的羊折柳梢吃,大渠上十几米高的柳树,光脚丫子噌噌噌就爬上去了。结果就因为这个,队长让我去搜林子。搜林子也是果园农活中的一句行话。这样的话在梨园很多,拿梯也叫拤梯,用带有绳套的木杆呈立体三角状支撑云梯,叫戗杆子。拤梯的人叫天把式,看梨园叫守园子,提着筐筐承接果子,叫接筐子,在树中间立一根高杆,然后在杆顶绑上若干条麻绳辐射下来,将沉重的梨树枝吊起叫盘树,每一个叫法都是一个生动有趣的劳动场景,也蕴涵着深厚的梨园文化。

摘果子的时候,天把式把云梯拤到合适的地方,戗杆子的人就要举戗杆把梯戗住。戗杆子的大多是女人,这也是技术活,需要看准角度,双臂撑杆,手眼配合才能完成。天把式登梯上树,把果子从空中树枝上摘下后,用一根绳子把带木勾的果筐从空中吊下去,同时喊一声“筐子哎……”树下的人就会快步跑过来,用空筐子把装满果子的筐子换走。所以生产队每年收获果实的时候,梨园里就会有悠长的“筐子……”声此起佊伏。
所谓搜林子,其实就是从梨树主干爬到上面的大树枝上,把天把式从梯上摘不到的树中间部分的梨摘下来。搜林子同样要有专业技能,就是会爬树,不恐高,胆子大。能上柳树,上梨树就更不在话下了,上柳树难度要比梨树高。搜了几天林子,就得到了队长的表扬,天把式海师傅也给予了肯定。这时,我就想着要拤一拤云梯了。每天看着海师傅举着二十一杠的云梯在果园里行走,看起来很轻松,那些高高低低的树沟田埂,在他脚下如履平地,我从心里佩服他,心想,我要能和海师傅一样,举着高高的云梯穿行于梨园当中,做个天把式,是件多么自豪的事情呀……

家乡古老的香水梨树


                   


近期热
1
鹊巢记(1)
2
鹊巢记(2)
3
鹊巢记(3)
4
鹊巢记(4)
5
鹊巢记(5)
6
鹊巢记(6)
7
百岁之梨
8
什字川堡老梨树
“写留言”
老魏进行互动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