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中权将军一家九口的长征传奇

 兰州家长 2022-11-16 发布于甘肃

有人说:“长征是一首壮丽的史诗,英勇、牺牲和忍耐贯穿它的主旋律。”对于开国少将李中权一家来说,当年在母亲王理诗的带领下举家参加长征、4人在长征途中壮烈牺牲的事迹,正如王理诗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样,为革命的理想信念谱写了一首英勇的壮丽史诗。

丈夫牺牲,举家长征

王理诗与丈夫李惠荣居住在四川达县(今属达州市)东北方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碑牌河乡石家坝,家境贫寒。为了改变面貌,王理诗与丈夫李惠荣从孩子中选中第三子李中权( 1915-2014)去读私塾。1928年,李中权在达县蒲家场第五高小读书时,受到老师、共产党员张爱萍(1910-2003)进步思想的影响,加入共青团,从此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参加工农红军。1933年4月,李惠荣随红军走到大巴山麓的通江河谷边上,为了掩护红军通信员,他戴上红军帽,把敌人引向自己。他在搏斗中杀死两名敌兵,最后身负重伤面牺牲。1935年,红军在撤出川陕苏区时,因儿子李中权参加了红军和共产党,又在本地杀了两个土豪恶霸,王理诗全家无法继续在原处安身。因为国民党反动派只要听说谁家有人参加了红军或共产党,就要把这全家都抓起来杀光。于是,坚毅、果敢的王理诗决定全家参加红军。他们当时立下誓言:“宁肯跟着红军死,决不回家受敌辱!”随红军长征时,王理诗已经53岁。从小裹脚的她以顽强的毅力,挪动着小脚,带领幼小的三个儿女(李中柏、李中衡、李中秋),跟随红军家属和根据地群众,从川东走到川西、艰难前行,左小腹还长了一个毒疮。即使如此,她仍凭着惊人毅力,走过了四条江(嘉陵江、涪江、渠江和岷江),翻过了大雪山,在15个月里,走过了近二万里的路程。

长征途中,母子三次相遇

在长征途中,李中权任红军大金独立第二师政委,率部另路行军,母亲王理诗曾与他三次相遇。第一次是在1935年4月。母子俩在行军中相遇,最初相互都隐瞒着一个不幸的消息,最后还是母亲告诉了儿子,他的父亲已经不幸牺牲。母子俩放声痛哭。王理诗擦着眼泪对儿子说:“娃儿,你要努力革命,把敌人消灭,等革命成功了我们再回家去。咱们穷人不靠红军靠谁呢?”第二次是在1936年3月,在西康省宝兴县城(今属四川省雅安市) ,李中权正准备过草地。那天黄昏,他再次遇见体弱多病的母亲带着他的三个弟妹在赶路。王理诗同儿子彻夜未眠地谈了许多事,问了许多问题,但李中权没有告诉母亲他二哥李中池和五妹李中珍夫妇也在长征中牺牲的消息。第三次是在1936年5月,在西康省丹巴县(今属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的边耳地区,时任大金独立第二师政委的李中权率部在此遇到了带着弟弟妹妹的母亲。此时母亲已病得很重,在两个弟弟的搀扶下吃力地走着。妹妹说:“三哥,怎么办?娘不行了,娘腿肿了,走不动了。”李中权说:“长征要北上,母亲身体不好,但就地安置是不行的。可要是回家去,我们也已经无家可归了,我们家早就没有了。”这时母子之间都心照不宣,这可能就是最后的诀别。在警卫员再三催促下,李中权留下战马、一块大洋和一袋干粮,忍痛与母亲和弟弟妹妹挥泪告别。

三过草地,魂断炉霍

文章图片1

△李中权与妹妹李中秋合影。(李滨供图)1936年7月7日,红四方面军第三次过草地时,走到四川炉霍县东一喇嘛寺附近大草地边,备受毒疮折磨的王理诗再也走不动了,又病又饿。她抓着儿子的手离开了人世。她临终时,还用极虚弱的声音对孩子们说:“娃儿们……跟红军……走……'就这样倒在了长征路上。李中柏、中衡、中秋兄妹用手刨土,一起把母亲埋葬在一眼水井旁,墓边有棵梧桐树。他们哭喊着母亲,久久不忍离去,直到最后一支掩护分队催促才含悲而去。他们追上家属队伍,还拄着母亲留下的拐杖,一直走到陕北。两个月后的一天,李中权在甘南行军中与弟弟李中柏相遇。李中柏告诉他母亲去世的噩耗。李中权悲痛万分,他安慰弟弟说:“我们兄妹现已没有亲爹娘了,我们要继续长征,到陕北去找毛主席、党中央,那里还有我们伟大的母亲——伟大的党, 我们的前途将会是光明的。”靠着坚定的信仰和惊人的毅力,李中权四兄妹终于走完了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在延安,李中权见到了中衡、中秋。李中秋哭着对李中权说:“三哥啊!爹娘、大哥、二哥、五姐都牺牲了,我们没有家了……”李中权忍着泪水慢慢地给她讲道:“我们的母亲和亲人都为革命献身了,过去的家虽然没有了,但现在好了,长征胜利了,我们来到陕北,到了延安,到了党中央所在地,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我们的一切,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党会很好地安排的。你年龄虽小,但也要努力学习,好为革命工作,为伟大的抗战事业奋斗,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建设新中国,以继承许许多多革命先烈和我们父母、兄姊未竟的事业……”

回顾长征,将军忆母泪沾襟

新中国成立后,李中权每当回忆起长征,心总是隐隐作痛,万分思念自己的母亲。可是母亲生前没有留下任何照片。晚年的李中权在家里挂着一幅母亲的画像。那是他找了多位画家,凭自己的记忆描述,让画家们画出来的。李中权将军常常回忆草地痛别母亲的情景,曾作诗道:

家仇国恨忆当年,跟党从军过雪山。草地征途亡父母,悲歌一曲动人寰。

文章图片2

△1937年李中权(左四)、李中秋(左一)、李中柏(左二)、李中衡(左三) 四兄妹在延安合影。(李洋供图)为纪念伟大的红军母亲,李中权将军和弟弟李中柏著有《母亲万岁》一书(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出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之际,李中权将军赋诗一首,题为《思念母亲》:

谁人没有母亲情,我痛长征丧母亲。常日心思终恨事,睡乡梦泪湿头巾。明知永远最终别,不忍回头再看亲。此事绵绵难已矣,留待后世去书评。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91岁的李中权将军说:“往事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尤其是我母亲的身影。....每当想起最后一次告别慈母的情景,我总感悲痛万分。”

王理诗简介

文章图片3

王理诗(1882—1936), 四川达县(今属达州市)人,开国少将李中权的母亲。一家的革命经历极具传奇色彩。全家9人参加红军,5人献出生命,其中4人(包括王理诗及其长子李中泮、次子李中池、女儿李中珍)在长征途中先后牺牲。1937年,其子女在陕北团聚时,只剩下4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