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宰相“刘罗锅”的书法,比他爸爸刘统勋的还要好!他位列“清书法四家”,启功先生却不看好他!

 墨品书法网 2022-11-16 发布于北京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有一部家喻户晓的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张国立、李保田、王刚和邓婕以出色的演技完成了这部剧情诙谐幽默又针砭时弊的神作。在剧中与和珅斗智斗勇的刘墉,其人物形象也逐渐固定下来。不过,历史上他的真实形象并非如此,不仅不“罗锅”,相反仪表堂堂、诗文书画样样绝顶!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日观峰道人等,他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生于山东诸城。刘墉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是一个妥妥的“官三代”,祖父是知府、父亲刘统勋是首席军机大臣,这也使得他的家教甚严,正因如此,他才能在文学艺术上有如此高的成就。

刘墉政治成就卓著,书法成就也不容小觑,《清史稿》记载:“墉工书,有名于时。”他是乾隆时期“清四大书家”之一,与成亲王永瑆、翁方纲、铁保并列刘墉书法秉承“宁拙毋巧”的原则,一洗馆阁体日益陈俗之弊。

不过,启功先生在诗中表达过对他书法的不解:“刻舟求剑翁北平,我所不解刘诸城。差喜天真铁梅叟,肯将淡宕易纵横。”刘墉书法作品中,有一件《临米帖轴》,可以说将生拙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刘墉学书靠帖,能“集帖学之成也”,其法度出于颜真卿、柳公权、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人,并形成了独特面貌,他的字能融合颜真卿的古拙、苏轼的扁宽、米芾的劲利、赵孟頫的妍美和董其昌的秀润,博采众长,极具观赏性,可能这也是启功先生不解的原因。

《临米帖轴》内容为米芾诗句《与山甫帖》和《捕蝗帖》:“芾启:壁上、山木二帧,暂借一阅。芾启上,山甫早望临辱,王介往。芾拜,承清问,属邑捕蝗,海浦方署,弊邑上赖德芘,雨沾足,必遂小丰,近有秋祭文.上呈可发笑。芾皇恐。海岳二帖。石庵临于丹林诗兴之轩。”

此帖行笔古拙凝实,起笔露锋而入,墨色浓淡变化明显,以“山”“蝗”“海”等字为例,笔势丰满浑厚、转折婉转自然,不以巧示人,而充满朴拙之气,波磔多作收笔回锋。《临米帖轴》结体奇崛,因字赋形,既有瘦劲硬长的,也有左右开张、宽博舒展的,险奇脱俗,饶有趣味。整帖章法不拘法度,字形大小相间、墨色枯润相济,自然生趣。

代书法家徐珂赞刘墉书法:“……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体格屡变,神妙莫测。不夸张的说,以书法上的开创性和精熟度来说,超过其父刘统勋。

现在,我们将刘墉这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临米帖轴》真迹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复制,笔画自然灵动、纤毫毕现,装帧精美,非常适合临摹与欣赏,特向您推荐,期待您的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