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找丢失的玩具

 打烊十点半 2022-11-16 发布于陕西


致君

                                                争争老师

不曾蒙面,何谈相识。说是缘分,却道天涯。

原谅我的唐突,不明姓名,不知性别,甚至君本就不知我的存在,而我却早已将景仰埋于心底。之所以以“君”代之,只为如水之交。

昕桐,是我很是中意的学生,通过他我渐渐了解到君。大隐隐于市,是我最初的感觉,初二学年的古诗词单元,即课内五首,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手法为重。君设置了两篇作文,一则“游记”,一则“寻找丢失的----”(后者要求必须填充具体的东西);昕桐选择了后者,并告知分数特别不理想。通过了解,班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后者,其结果和昕桐一样。

我笑了,因为我清楚君的用意:二者选择,易者为众,此陷阱之一;后者填充,要求限制,不告用意,让学生肤浅地以物写物,此陷阱之二。

君以课本为重,灵活拓展地方式,看似平常,实则确是师者之公德;从业近10载,如君的老师,着实接触不多。机械的填鸭或是彻底创新的哗众取宠;低效反复的抄写抑或是浩如烟海的试卷;一味苛责家长配合抑或课外强制补习,诸如此类的师者众生相,早已模糊了春蚕到死的容颜。遇到君,桑榆满眼碧于心。

作为副手,我带着孩子解读设置陷阱的心,不想误会!

后来的一次周测,看到昕桐的试卷,选择题中D涂改成B,B是正解,但君却给了鲜红的叉号。我很是疑惑,询问孩子,孩子转述君的话,让人自惭形秽:如果什么都能涂抹,万事均可回头,那何为对错!君之严苛是为了彼之谨慎,彼之谨慎是为了彼之人生。君之严苛可以被误读,但彼之人生不能入歧途!

与君的故事,从未开始;与君的故事,已然上演。不曾开始的相遇,却闪耀着早已熟识的气息,于我,幸甚至哉···


寻找丢失的玩具

成人之后,房间里所有的玩具都被遗弃在纸箱里,其实自己挺喜欢的,可惜,总被身边的人诟病:多大了,有没有出息。

原来,一个年轻人有没有出息,不在于你成熟几许,而在于你天真几分。

某日无聊,翻阅手机视频,没有声音的公交车车载录像:一个小女孩抱着自己心爱的小公主,在妈妈的怀里,扭来扭去,活泼机灵,陀螺似的脑袋不时扫向车外,摆动的手臂不时定格在某一个方向,定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东西。

突然,女孩弯弯的手指定在了拥挤的车内,隐隐看到身边的几位乘客脑袋随之而去,又迅速收回,我瞪大了眼睛,只看到一个女人的背包在骚动,心下也已明了,因为就在女子背后一个头戴鸭舌帽的男子,行为鬼祟。显然女人周围的乘客也都察觉,奇怪的是,除了手臂还未放下的小女孩贴在母亲耳边细语些什么,整个画面和谐如初。

座位上的母亲闪电般将孩子搂紧,尤其压紧了她被捞回的手臂,小女孩的脑袋却还在挣扎,小女孩突然笑了,车上的乘客却瞬间紧张了,背包女子迅速将挎包抱于胸前,之后再次恢复了平静。

很快,公交车在某一站停了,只看见鸭舌帽男子刻意挤过人群,路过小女孩时随意的抬起手臂,视频前随着男子背影的小时,小女孩哇哇叫了起来,面部隐隐一丝鲜红在流淌。视频结束,再看配文:小女孩天真一语,小偷刀片报复!

看到这里,内心颇为压抑,也许公众的焦点都落在小女孩的身上,但我视角的留白,却总浮现出那车乘客与女孩母亲的身影。也许我们都应该像小女孩一样,人手一个钟爱的玩具在胸前,让稚嫩的载体碰撞蒙尘的心灵。

当你听见心脏有力的回应,也许我们都成了抱着玩具,且有出息的成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