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侵华花了14年,为何入侵印度打一次就放弃了?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2-11-16 发布于浙江

1944年,日本派出10万大军攻打印度,一个照面6万人直接没了,剩下的4万人哭着喊着要回家,“脏神”禁地,恐怖如斯!

当年,轴心国陷入劣势,便将日本一顿吹嘘,希望日本能攻打印度扭转战局,日本被吹得直接飘了,自信满满,当即就决定把印度按在地上一顿摩擦,开战之前还口出狂言,自称天下无敌,结果刚到印度就被人上了一课。

日本3月开战,7月逃亡,短短4个月就输了,而且十万大军折了6万,剩下的4万人也没了再战之力,一心想要逃回日本老家去,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英帕尔战役!

你可能不太理解,二战时期,日军的实力如日中天,甚至可以跟美国角力,对上印度,那就是大人欺负小孩,手拿把掐,怎么会输了呢?而且还输得这么惨!

别着急,看看英帕尔战役的整个过程,你就明白了!

1944年1月7日,日本大本营发出第1776号指令,日军马上便开始制定《英帕尔作战计划》。

英帕尔是印度和缅甸交界处的一座城市,刚好坐落在一条重要的交通线上,乃兵家必争之地,日本如果能攻陷此地,就相当于捏住了印度的咽喉,而且可以将扭转战局,解开轴心国的限制。

日本为了一击必中,调遣第15军为主力,用零散部队辅助,组成了一支十万大军,总指挥官也是一个大佬——牟田口廉也。

牟田口廉也,日本佐贺县人,1910年5月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1917年11月从陆军大学毕业,先后担任参谋本部勤务官、部员、近畿步兵第四联大队长、军务局科员、参谋本部庶务课课长、中国驻屯军步兵第一联队队长等职位。

牟田口廉也,此人是日本发起七七事变时的最高指挥官,也是在卢沟桥打响第一枪的人,日本全面侵华由此人开始,让他去攻打印度,足见日本的决心之坚定!

牟田口廉也战功赫赫,自信满满,根本就没有把印度放在眼中,所以,他根本没打算跟印度打持久战,而是想要速战速决,以雷霆手段将其降服,于是,牟田口廉也制定了作战计划,军队只携带3个星期的口粮,轻装上阵,全速出击!

日军认为,用3个星期的时间击溃英印联军绰绰有余,而且,每攻下一城都能掠夺物资,以战养战!

想法很美好,现实很惨淡,英印联军的确不是日军的对手,他们根本就不跟日军交手,一见到日军就疯狂逃窜,而且跑得速度非常快,日军连他们的人影都看不到,只能看到一座座空城。

值得一提的是,英印联军逃跑之前,那能带走的物资全都带走了,带不走的就直接烧掉,一点东西都不给日军留下,尤其是食物,一粒米都没有留下。

英印联军前面跑,日本军队后面追,双方都没有任何损伤,虽然没有杀敌,但日军非常开心,因为他们的进展十分顺利。

1944年3月底,日军对英帕尔形成了南北夹击之势,随时可以将其覆灭!

形势一片大好,可你别忘记注意时间,日军为了速战速决,只带了3个星期的口粮,如今3周时间已过,他们虽然对英帕尔形成了夹击之势,可是粮食吃完了。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粮食是万万不行的,断粮一天就得丧失战斗力,断粮两天就得出人命,日军开始慌了,马上让后勤部队运输粮食,可当地的环境十分复杂,不是丘陵就是山地,不是森林就是河流,车辆根本无法通行,粮食一时半会也运不过来。

汽车不行,那就用牛羊,驮也得把粮食驮过去,粮食实在不够吃的时候,还可以把牛羊吃掉,日军后勤部队眼睛一亮,为自己想出一个妙计而感到开心,于是,后勤部队就赶着一群牛羊驮着粮食出发了,这一路上可真叫一个热闹,牛哞哞叫,羊咩咩叫,是不是还来一个牛羊合唱!

动静这么大,英印联军不可能发现不了,他们打不过日军主力,但是打一打后勤部队还是很轻松的,于是,日军的粮食补给就被切断了,牛羊也被抢走了。

后勤部队难过了一会之后,马上又开动自己聪明的小脑筋,很快就想到了另一个好办法,用自行车运输物资,有路的时候骑着走,没路的时候推着走,速度也不慢。

不得不说,日本后勤部队的办法还真是多,不过,他们还是失败了,因为印度的雨季来了,倾盆暴雨没日没夜地下,钦敦江原本宽200米,暴雨之后暴涨到1500米,原本一些干涸的小河也变成了汹涌的大河,原本一些小路变成了沼泽,自行车也过不去了。

暴雨之中,地面的运输路线被全部切断,运输机也无法在雷暴天气中飞行,空投物资也是一种奢望,于是,日军彻底断粮了。

1944年4月,前线的日军全面断粮,忍着饥饿在连绵暴雨中战斗。

在全面断粮的情况下,日军的士气一落千丈,这个时候,打仗已经放在第二位了,填饱肚子才是第一位,野草、树皮、蜗牛、老鼠……来者不拒,有啥吃啥!

俗话说,趁他病要他命,日军失去战斗力之后,英印联军当然不会错失这一良机,马上就主动出击,日军毫无反手之力,每次交锋都会损失很多人,而那些活下来的伤员情况也很糟。

物资匮乏,短缺的不仅是食物,还有医疗用品,日军负伤之后,不仅没有药品治疗,而且还整天淋雨,整天泡在水里,印度的水质可不简单,里面什么都有,日军不可避免的感染了,伤口越烂越大,各种疟疾和传染病也开始出现,并在日军中广泛传播,成千上万的日本士兵倒下了。

1944年7月2日,东京大本营宣布停战,准确来说是一场大溃败!

局势转变非常快,之前是印军在前面跑,日军在后面追,现在是日军在前面跑,印军在后面追,一路上,他们发现了很多日军尸体,一个个瘦得皮包骨头,身上长满了脓疮。

在整个英帕尔战役中,印军只消灭了2万日军,有4万日军是饿死和病死的,此战可以说是日军最惨的一战!

此战印度之所以能赢,其实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

所谓天时,指的是雨季到来,切断了日军的后勤补给线,让环境更加恶劣,使日军在饥饿和疾病中挣扎!

所谓地利,指的是丘陵山地、森林江河,这也是日军后勤补给困难的重要原因!

所谓人和,指的是英印联军的紧密配合,敌进我退,敌退我追,这一招学得不错!

天时地利人和,三大优势同时出现,印度能胜也在情理之中!

日本入侵印度,为何输一次就放弃了?

日本一开始没有打算入侵印度,后来是为了帮轴心国扭转局势,这才对印度发起攻势,此战之后,日本就没有对印度出手的理由了,无利不起早!

而且,日本在1944年7月2号战败撤离印度之后,1945就被美国用原子弹炸了,日本宣布投降,二战宣布结束,日本也没机会再对印度动手了,直到今天!

其实我一直好奇一个问题,如果今天的日本和印度来一场正面对决,你觉得谁能更胜一筹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