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卫生健康,更应是养生健康

 快乐英平 2022-11-16 发布于江苏
来源|百川自主健康学  (ID:bczzjkx)【整理摘编:时英平】
作者|黄开斌
本文摘自《自主健康学要义》一书

引言:

卫生是为了保卫生命健康,养生和厚生则是为了强大生命健康,此三生都是为了维护生命健康的。过去我们健康事业的重点是针对疾病进行诊断和防治,人们一有病就上医院,找医生看病治病,这也就是“卫生健康”的理念了。随着国家发展、时代进步,国人对健康的需求正日益多元化,如今很多人希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国家也已提出要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要从“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全链条的角度来关注老百姓的健康状况。那么,这样仅仅靠被动的“卫生健康”就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得有主动的“养生健康”或“强大健康”方略了。我们国家已经走过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发展之路,接下来就是“强起来”的发展战略了。我们的人体就是一个小国家,随着国家的富强,人的健康发展也应该有个“富养”和“强大”的战略考量了。所以,该是提倡“养生健康”的时候了。


正文:
除了卫生健康,更应是养生健康                      
应该说我们每个人一生都志在学习和掌握三种知识和技能,即一个是“谋生”(包括卫生)的知识,一个是“养生”(或强生)的知识,另一个就是“厚生”(包括创生和摄生)的知识。而谋生的知识在健康领域当然就是指“卫生”知识,可以说人们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谋生”和“卫生”的知识,因为只有生存下来了,才有可能更好地养生和强生,才能厚生和创生。所以说,卫生或谋生是最底层最基本的要求了。
然而,医疗卫生在最近这一百多年来,几乎占领了我们生命健康的全部,大到世界卫生组织,中到各国的卫生部门(或卫健委),小到个人的卫生健康,都是在“卫”了。一个国家的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一个人的生命健康乃至疾病康复,似乎只要“一卫”就“OK”了,现在的新冠疫情也只是在“一卫了之”。试问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是不是就要一个“门卫”就够了呢?当然不是。保卫是必须的,是必要的,但不是最主要的,生产建设或护养成长才是最主要的,所以,对于人的生命健康而言,养生比卫生更重要。
再者,人生宝贵,少看医生。有人就认为,经常去看医生好,可以防病治病或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试想!宝贵的人生难道就是用来每周去看一次医生,然后就天天跟疾病做斗争吗?非也!经常看医生并吃药打针,自身的健康能力岂不都被替代、取缔或消灭了,最后就只能一来医药而苟活了。因此,为了身体的健康和长寿,自己就应该花点时间和精力进行强壮身体的锻炼和滋养心性的修炼。一些不懂自主养生健康的人,一旦健康出了问题,就只会进医院、看医生;如果身体出了大问题,这些人的主要做法就是大把大把地吃药,大把大把地花钱;或者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完全交给医院和医生处置,这样就完全丧失了生命健康的主权。当然,这种想法和做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符合“科学”,特别是很符合“医学科学”的治病理论。但是,它并不符合天道自然或自身健康的原理和道理,你想!就算是现代医药能完全控制住你所生的疾病,或干净彻底地消除所谓的病灶,亦或是手术将你身体的“零件”换新一遍,又能怎样呢!这样你还是一个健康或完整的身体吗?这么“一通操作”下来,还能有健康幸福可言吗?
由此可知,健康不是靠“医”,而是靠“养”。“医”不过就是在医治、干预或干涉人体的一些生命活动,而“养”则是在调养(含护养)、食养(含营养)和修养(濡养)人的生命健康。医治实际上是把人与动物、甚至机器一样看待了,对身体进行无情的整治和修理。人之所以与一般的动物(机器)有本质的区别,其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人拥有使人成为万物之灵者的“心”,这个心是重在“养”的。然而,在许多人看来,作为“形体之君”、“神明之主”的心的作用是有限的,它只可以主宰人的行动,而不能主宰人的健康和生命。人的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及长短是由生命体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而不依“心”的主观意愿所转移(这是被现代哲学给带歪了)。
其实,人的心不仅能指挥身体的活动,还可以左右人的生命和健康,这在中国古代的经学典籍中早就讲得很清楚了。身体的健康活力源于运动,而心神的健康则在于静定。凡是懂得养生健康原理的人,总是会做到动静结合的,时刻保持身心的合一,使静的心神真正成为动的身体的主宰。
因此,我们不仅应该好好地锻炼自己的身体,还应该很好地修炼自己的心性,这也就是自主养生学或自主健康学的真正内涵,它教人们不仅要关注人身,还要关注人心。一个真正关心自己生命、关心自己心性健康和身体健康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身体完全交给医生,交给医院全权处置,而是交由自己的心去发挥其应有的管理身体健康的职能及其强大的功能。在此,百川研究认为,生命应自主自律、健康是自建自强、疾病可自治自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